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敬业与乐业》疑难解析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7429128 上传时间:2020-10-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敬业与乐业》疑难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敬业与乐业》疑难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敬业与乐业》疑难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敬业与乐业》疑难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敬业与乐业》疑难解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扬敬业乐业精神,汲文中特色精华敬业与乐业疑难解析李老师:同学们好,又到了课文疑难解析时段了,请将你们在学习课文敬业与乐业疑惑,向老师我提出吧!回眸一笑: 老师你曾说过, 任何一篇课文都有它的文眼句和主旨句,你能告诉我本文的吗?李老师:“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是本文的文眼句,这是作者的观点。这种观点是对具有敬业精神的人的肯定。作者认为,只有凭着自己的才能, 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一个可敬的人。这一观点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否定了当时中国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职业倾向。桃花流水:老师,“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这句是主

2、旨句吧。李老师:对,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也就是说凡可以称作一件正当职业的,不管是当大总统,还是拉黄包车,就职业性质来说,都是神圣的,劳动价值是相同的,对社会对大众都是有益的。所以说“其性质都是可敬。”一丝不苟: 李老师, 课堂中你曾说过学习本文一个重点是论证方法,你能告诉我,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呢?李老师: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是举例论证。直接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而“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是暗引“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并作分析,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是道理论证和引用论证。这是确立全文论点

3、的基础。第3 自然段,说明无业的害处,这是先从反面论述。第4 自然段,说明有业的重要,这是从正面论述,与第 3 段形成对照,是对比论证。回眸一笑: 那作者在论证 “敬业的重要性”时又是如何层层深入论证的呢?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呢?李老师:作者采用了提出问题(什么是敬业)分析问题(为什么要敬业)解决问题(怎样敬业) 的结构论证的。 先解释什么是敬业, 引用朱熹的 “主一无适便是敬” ,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接着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的呢?为什么该敬呢”;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这部分的论证方法有道理

4、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和事例论证。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 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 正面论述无论做什么都要 “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是对比论证。春暖花开:李老师,我发现文中喜欢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如:“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 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 ”这里就使用了两个 “简直” ,再如“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运用两个“不必羡慕”,老

5、师你能给讲讲这样做的好处吗?李老师:两个“简直”,语气是有所加强的,表明作者对待懒人的态度是毫不留情的,辛辣严厉的。两个“不必羡慕”是针对世俗的心理提出的告诫。杨柳青青: 老师,文章结尾 “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 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中的“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怎样呢?李老师: 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他认为做事必须具备责任心,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第 1页共 3页有责任心, 有趣味, 发扬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专心致志做到圆满, 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 。李老师:今天咱班疑难解析群的讨论到此结束,老师希望同学们扬敬业

6、乐业精神,汲文中特色精华,过学习合理生活。同学们,88。【雨果简介】维克多雨果(1802 226 188 5522) ,出生于法国的贝桑松。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 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1882 年他出版了第一部诗集颂诗与杂诗。 1827 年,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的发表,标志着雨果的文学创作进入了浪漫主义时期。 1831 年,雨果发表了他的代表作之一巴黎圣母院。 1851 年,他因反对路易波拿巴的独裁专制、参加共和党人的起义而被通缉、放逐,从此开始了长达19 年的国外流亡生活,代表作悲惨世界(

7、 1862 )、海上劳工( 1866 )都创作于这一时期。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 年,其作品包括26 卷诗歌、 20 卷小说、 12 卷剧本、 21 卷哲理论著,合计79 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主要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即钟楼怪人)、悲惨世界、 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秋叶集、颂诗集、心声集、静观集、光与影等。他几乎经历了19 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1885 年死于巴黎,法国人民为他举行了国葬。雨果名言: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

8、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我们。【词语辨 析】【领略领悟领会】都是动词,都有“从某种事物中体会到”的意思。“领会”是理解其中的意思或了解其中的意味;如“我们一定要领会文件的精神;“领略”除了有“领会”的意思外,还有“欣赏 “、”体验”的意思, 着重指感触, 其对象往往是高尚而富有韵味的事物。如“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领悟” 理解领会,侧重于明白了什么道理,“他的话我领悟了。”【后悔 懊悔 悔悟】都有“因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而认

9、真悔过”的意思。 “后悔”词义较为单纯, 重在事后追悔,如:他后悔自己没有听老师的话,以致考试失败了;“懊悔”重在现在的情绪, 悔恨自己。 如:这件事给班级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我内心感到万分懊悔; “悔悟”重在醒悟。如:经过警察的教育,他悔悟过来,决心重新做人。“懊悔”可带宾语。【勃然大怒 怒不可遏】 都有“发怒、大怒”的意思,“勃然大怒”侧重于突然发怒、发怒的样子。如;上帝走到男人和女人面前追问他们,什么是爱情。可是,他们也无法向他解释。于是上帝勃然大怒。“怒不可遏”侧重于这种愤怒无法控制。如:“这是什么?”他问大天使。“忠诚。大天使答道,但还是解释不清楚。上帝怒不可遏。第 2页共 3页第 3页共 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