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1)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47426506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X年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X年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X年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X年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1)农业的弱质性,人口的众多性,农村地域的广阔性是中 国三农问题的根本特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 农村建设关键在农村和谐, 难点在农民增收。近年来在市委、 政府及上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作为典型乡区乡镇,农村经济在粮烟支柱的推动下,基本实现了长 足、快速、稳步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但经调查表明,制约全镇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以及影响农村 稳定和持续繁荣的因素依然很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有 许多新的问题和情况亟待解决,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一、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期望和要求1、迫切希望有新的支柱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更有效地解决“三农”

2、问题。XX镇作为农业乡镇,目前农民的经 济收入主要是靠烤烟和粮食,但调查表明,不少烟农从成本、 风险等来考虑,其实不太情愿栽烟或只种点玉米,因为不少农民表示:一株烟从每11月就得开始操劳,要用近 1xxxx月的时间才能变成经济收入,除了生产成本和劳务成本外, 其实所得到的利润实在少得可怜,但除了烤烟和核桃外,乂 一时无法找到更好的产业来发展。为此,不少农民都怀着一 种“不得已而为之”想法来抓这一棵烟,其实都迫切希望各 级政府能够多发展一些适合农村发展的新产业来推动经济 发展,通过更多新产业的发展, 以此来促进新经济组织组建,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促进新 技术、新品种的

3、推广。2、希望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 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有 效途径,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 路。希望各级在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方面有更多扶持政策,以推动农村结构调整既要有虽的扩张,更要抓质的提高。希望加快对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发展。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 业化的重要载体。希望各级部门能够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 集中人力、财力,对有一定规模且科技含虽高、牵动力大的 龙头企业进行扶强扶壮,尽快培植起一批以主导产业和骨干 农产品为基础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尽快改变目前这种“种菜无法卖,种粮无法加工”的局面。希望着力推进农村 专业经济组织

4、建设,不断增强农业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希望 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以促进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3、希望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抓核桃等主导产业促经济发展。只有发展富民产业,使农民增收致富有保障,才能支 撑起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据调查发现,6xxxx的农民都迫切希望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应做好引导,在产业建设中积极 发挥以点带面和典型辐射的带动作用,促进二、三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高农民收入。4、 希望进一步加强村社道路建设。要想富,先彳路, 纵观XX镇的村组公路,道路硕化率低,农民群众希望村民 自治以后,村级组织应从关心热点问题入丑 发动农民,山 资出力,解决村、社道路雨天泥泞、秋季尘飞的局面。5、希望加

5、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要求构筑政 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公共财政职能,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使农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6、希望各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两手抓。在 落实财力投入的同时,希望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 政治工作和基层党的建设,培养农民创造新精神,通过创业 改善自己生活,帮助困难群众致富,共同建设文明富裕和谐 的社会主义新农村。7、 希望以实施提高农民素质为依托,培育新农民。三 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应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 使6xxxx以上的适龄农民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 就业能力的

6、新型农民。8、希望以创建文明村社为先导,塑造新风貌。应着力 整治农村环境,植树造林,美化、净化村容镇貌,尽快改变 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同时,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改 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 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9、希望有好的基层带头人和村级领导班子。农村基层 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也是建设新农村的组织实施者。通过走访发现,全镇 5xxxx的农户认为,现在的村委会 实行“村民自治”以后,没有很好地发挥好自治作用,更有 一部分人认为“根本自治不了,自治就成了一盘散沙”。因 此希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7、创建好班子作为农村各项 工作的龙头,通过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 高农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 组织保障。10、希望以抓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重点。抓农村社会治安要以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突破口,俗话说:游手好闲,人们都有事干了,小偷小摸和聚众赌博现象自然会 销声匿迹;另外要对外来走村串巷的流动人口加以监管,避 免不法行为发生;对村民要适时进行法制教育,严禁邪教等 违法乱纪行为在农村中蔓延。11、希望注重农村教育。孩子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再穷 不能穷教育。从长远考虑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壮大师 资力度,提高教学质虽;积极推进农村教育改革,提高教育 规模和现代化

8、水平,节约资源;减免农村义务教育费、以及 到城市就读借读费,让城乡教育同步发展。12、希望整顿农村药品市场,进一步加大新型合作医疗 的减免力度,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 医疗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大对药品的监督管理,严禁假冒伪 劣和过期药品在农村市场横行。控制药品价格,让农民能够 看得起病,放心看病。二、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突出问题:文化生活单调,基层文化建设滞后。农村文化事业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 根本上改变。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民间文 化遗产得不到发挥和有效保护。村级的文化室名存实亡,适 合农村的各类科普资料缺乏

9、;农村有线电视普及率不足3xxxx,农村文化生活匮乏;导致赌博等不良现象突出。广大 农村群众旧习俗、旧观念束缚严重,思想不解放,干部群众 创新意识不强,不思进取,小农经济意识色彩浓厚、日出而 做,日落而息的小农观念根深蒂固,一方面限制了自身的发 展,另一方面难以接受新文化、新技术和新观念,阻碍着农 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应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引 导农民树立科学观念,消除愚睐、落后的旧思想、旧观念。 镇、村两级应通过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宣传 教育,帮助农民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睐的界限,树立 科学的世界观,从根本上铲除愚睐、迷信赖以存在和蔓延的 社会土壤。各部门

10、应努力抓好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以寓教于 乐、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来占领农村阵 地,抵御和消除不良文化对农村的侵袭。要狠刹封建迷信歪 风,对当前小庙小庵的回潮和愈演愈烈的封建迷信歪风,要 结合农业农村现代化教育,采取教育与惩戒并重的方法,加 大打击和管理的力度。要敏锐注意各类宗教活动在农村中的 新动向,对于非法宗教和宗教不良活动,坚决取缔和制止, 对于民间假道士等封建迷信职业者,应一打到底,彻底净化 农村社会风气;并通过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和宣传教育, 使赌博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所改变。应着力整治农村环境,植 树造林,美化、净化村容镇貌,尽快改变农村的脏乱差现象 同时,扎实开展文明村镇

11、创建活动,改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 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农民群众 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 环境。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要防止“形式多于内容”。即在新农村建设中,应 作出详细的规划和年度计划,并严格围绕所作的规划、计划 内容来实施,在防止只搞宣传发动不注重实施行动的倾向。2、要防止“不联系实际,想当然”的现象。由于受农 业基础、农业推广水平等因素影响,在新农村建设工作,在 制定具体方案过程,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的经济总虽、农民收 入水平、增长速度等因素,尽可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或方案,以缩短村与村、组与组、地区与地区之间差距,以

12、防 止新农村建设乏力。3、要防止“一手硕,一手软”的倾向。经济建设和精 神文明是新农村建设中缺一不可的重要内容,在工作中,应 做到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硕,以促进 新农村和谐发展。4、要防止只注重农村建设,不关心小城镇建设,导致 整体发展缓慢,城镇化水平低,辐射带动力弱,城镇二、三 产业发展缓慢,推动力不强,不能有效吸纳剩余劳动力的现 象。四、农民群众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愿望和要求1、由于农业基础薄弱,希望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中低产田改造等基础设施。2、随着人口增长,饮水问题不断突出,希望有关部门 能够对现有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合理调配使用,以减少用 水纠纷。3、在村组道路建设中,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够适当补 助。4、希望继续加大“整村推进”和“小康村建设”扶贫 项目的实施力度,分步分批实施,最终在所有村、组实施整 村推进”扶贫项目。总之,通过各级部门与广大农民群众的不懈努力,最终 实现“环境优美、村舍整洁、经济繁荣、民主法治、诚信友 爱、安定有序、保障可靠、社会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