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生物八上《第5单元第1章第3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word教案(10)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7426342 上传时间:2020-10-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6.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初中生物八上《第5单元第1章第3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word教案(10)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初中生物八上《第5单元第1章第3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word教案(10)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初中生物八上《第5单元第1章第3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word教案(10)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初中生物八上《第5单元第1章第3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word教案(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初中生物八上《第5单元第1章第3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word教案(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初步确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增强我们适应大自然的意识。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难点: 节肢 动物的结构特点教学方法 :探究式学习方法、提问法、分析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学生分析法等等。主要是突出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探究式学习,突显重要感念。教学过程:第一部分: 由一段动画儿歌蜗牛和黄鹂导入课题,提问学生蜗牛属于哪一类动物。然 后出示本节课题以及学习目标、

2、学习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自己阅读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难点。播放一段有关软体动物的视频,让学生大概了解一下软体动物的类型和生活状态,对于软体动物大致形成一个概念,从心理上消除在学习之前的一些错误认识。按照学生的分组给学生分发一些不同形态的软体动物,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仔细观察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5分钟) 由于本节内容要求的知识比较浅显,所以仅仅要求学生观察河蚌的贝壳性状、花纹和年轮, 柔软的身体的斧足、内脏团和呼吸器官鳃,还有贝壳内部的外套膜。同时用多媒体出示河蚌内部结构解剖图,作为学生寻找和观察以上结构的依据。在寻找和观察河蚌的过程中,也是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和交流、合作学习, 实现探究式学习

3、的方式。然后让各学习小组选出代表来自己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的特点:身体的表面有两片坚硬贝壳,贝壳上面有年轮般的花纹,不同的软体动物其贝壳的形态不同。贝壳的内面紧贴是一层柔软的外套膜,外套膜包裹着河蚌柔软的身体,身体有一肌肉质斧足-是运动器官,里面是更柔软的内脏团,在内脏团的两侧是呼吸器官-鳃。如果同学们仔细观察河蚌的外套膜,也许会寻找到珍珠哪!(为了激发学生观察和学习的兴趣)。知识拓展: 同学们是否知道珍珠是怎样形成的吗?出示河蚌贝壳内部的珍珠和珍珠形成的原因,河蚌的外套膜可以分泌珍珠质,形成河蚌贝壳里面光亮的珍珠层。当外套膜受到沙粒或者异物刺激时,珍珠层会分泌大量珍珠质把异物包裹起

4、来,就形成了光彩夺目的珍珠。然后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的软体动物,增加学生知识面,有乌贼为了逃避敌害而喷射烟雾的图片,还有很多不同的外形很奇特的贝壳。并且让学生简略的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从而让学生形成对于软体动物的概念。并且利用图片出示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最后通过练习题来检测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部分 :出示一组节肢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属于哪一类动物,从而引入本节要学习的第二部分内容-节肢动物。还是通过视频让学生大概了解一下节肢动物的类型和生活习性以及外部形态,从而使得学生对于节肢动物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出示蝗虫的结构模型,让学生结合课本78 页的要求,分组观察并

5、讨论解决所出示的有关问题。( 5 分钟)然后让学生自愿到讲台上分析回答,不到之处由其他学生一一补充分析。并结合学生回答的情况,利用多媒体出示有关问题的答案。观察的要求:1. 观察蝗虫身体胸部、腹部和足、触角的分节情况。提示:胸部分部,腹部和足以及触角分节。2. 观察蝗虫足、翅的着生部位以及翅的特点。提示: 蝗虫的前足、 中足和后足分别着生在前胸、 中胸和后胸上。 前翅革质起保护后翅的作用着生在中胸、后翅膜质着生在后胸。3. 观察蝗虫气门的位置。提示:蝗虫的气门着生在腹部的两侧。4. 轻轻地捏一捏蝗虫的身体,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提示:蝗虫的头部和胸部坚硬有外骨骼保护,腹部稍微柔软一些。讨论的问题

6、:1. 蝗虫的躯体分为哪几部分?2. 蝗虫的足、翅、触角各有何特点?这对蝗虫的生活有何意义?3. 推测蝗虫气门的作用。4. 体表坚硬对于蝗虫有什么意义?小活动: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身体和四肢分节的优点,可以挑选几位学生到讲台上来演示一下 ,在躯干和四肢都不打弯的情况下,来进行走路、奔跑等各种动作。知识拓展: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循环系统都是开管式循环, 血液循环中没有毛细血管, 血液在开放的血窦中由动脉血管流进静脉血管。 而大多数动物和人类都是进行闭管式循环即血液仅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封闭的管道里流动,在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之间由毛细血管连接。问题:蝗虫的呼吸是通过微细气管直接和细胞进行气体交换,那么蝗

7、虫的血液是否还运送氧气?答案:蝗虫的血液循环仅仅运输营养 物质,而氧气是通过微细气管直接与细胞进行气体交换。节肢动物的分类:通过多媒体出示节肢动物分类的图片, 让学生了解节肢动物还可以分为昆虫纲、 珠形纲、多足纲和甲壳纲。并且还配有相应代表动物图片,让学生知道哪些节肢动物才属于昆虫。让学生自己总结节肢动物的 主要特征:身体有很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巩固提升:通过练习题来检测和巩固学生所学习知识点。 有课堂速效达标、 课堂巩固提升、 知识应用。知识应用还可以作为弹性的练习题,来调节课堂时间。课堂反思总结:1.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体表通常有坚硬的外壳。2.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壳或者内骨骼,它们骨骼能随身体的生长而增大。3. 节肢动物的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有的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生长,出现蜕皮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