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分报告2:现阶段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锁定”效应的分析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7425630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1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分报告2:现阶段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锁定”效应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分报告2:现阶段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锁定”效应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分报告2:现阶段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锁定”效应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分报告2:现阶段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锁定”效应的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分报告2:现阶段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锁定”效应的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分报告2:现阶段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锁定”效应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分报告2:现阶段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锁定”效应的分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阶段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现阶段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 “锁定”效应的分析“锁定”效应的分析 一、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面临的调整压力与当前财政政策的特点一、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面临的调整压力与当前财政政策的特点 (一)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正面临全方位、多层次的调整压力与机遇 长期以来, 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始终存在着两个主要约束条件: 一是经济增长对投资和 出口过度依赖,二是经济增长对要素高强度投入的过度依赖。在 2008 年爆发至今的全球金 融危机中,全球经济面临深度调整,外部需求的扩张短期内难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随着 外需的收缩,曾经严重依赖外需拉动的中国经济减速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

2、内部规模扩张 带来的产能过剩使这一模式难以为继, 而资源环境硬约束强化、 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到来和生 产要素成本的上升, 都对我国由传统的比较优势向新优势转变提出了紧迫要求。 中国经济结 构调整正面临巨大的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压力。 国内外环境的变化, 使得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面 临与日俱增的外部压力和内生动力, 被迫调整和自觉调整两种力量正在汇集, 形成强大而持 久的倒逼机制和正逼机制。 1.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导致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弱化的压力 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具有深远影响的变化, 人口红利持续衰减, 劳动力供求总量压力 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其中结构性矛盾逐步上升,就业难、用工荒并存现象长期化。

3、随着廉价 劳动力的减少、最低工资标准和农民工工资的大幅提高,与周边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 成本低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逐步消退。从最低工资看,2011 年北京、上海、深圳、河南最 低工资标准分别为 1160 元、 1280 元、 1320 元、 1080 元, 比 2005 年分别提高 100、 85.5、 91.3、125。根据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IU)的数据,十多年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大幅增 长近四倍, 单位小时劳动成本由 2000 年的 0.6 美元增加至 20l1 年的 2.9 美元。 与东南亚国 家相比,中国劳动力成本已由 10 年前的偏低转变为偏高,目前相当于泰国的 1.5 倍、菲律

4、 宾的 2.5 倍、印尼的 3.5 倍。 从土地价格看,2011 年末,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水平为 3049 元平方米,是 2005 年末的 2.4 倍, 其中, 商业服务、 住宅、 工业地价分别比 2005 年上涨 174、 267、 32.5。 传统比较优势弱化的结果是,原有传统产业(特别是一般加工制造业)向综合成本低的内陆 地区或周边国家转移。目前这一势头己经相当明显,如重庆、安徽等地的许多产业是从东部 沿海地区转移过来。耐克等国际品牌逐步把制造工厂更多迁至越南等国。美国寇兹(Coach) 公司宣布今后五年中国工厂的订单份额将由 85降至 45,日本无印良品(MUJI)公司计划 三年内

5、把中国合作工厂从 229 家减至 86 家。这种情况将迫使珠三角、长三角一些地方的产 业结构必须进行转型升级,否则就必然会导致这些地区的产业空心化和经济减速的现象。 2.东部沿海地区遭遇增长困惑和转型压力 在改革开放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中国地区经济呈现不平衡增长格局, 全国经济活动持 续向东部地区集中,东部地区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等地 区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极。近年来,由于要素成本全面上涨、人民币持续升值、金融危 机严重影响等,东部地区过去那种以高度消耗资源、高度依赖出口市场、处于产业链低端, 以低工资、低成本、低价格为主要竞争优势的传统发展模式受到严峻挑战。

6、例如,2011 年 上海和北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 7.4和 7.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 0.3 和 13.3,明显低于中部地区 18.2的工业增速和 28.8的投资增速。主观上讲,这些地 区并不是不想让速度更快些,而是有心无力,发展阶段使然。据美国美世咨询公司 2011 年 7 月发布的全球 214 个城市生活成本调查报告,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分别列第 20、21、 38 位,而美国纽约仅排在第 32 位。高水平的生活成本需要有高水平的产业结构来支撑。当 前东部沿海许多地区正在基本完成工业化, 需要向后工业化阶段迈进, 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 的经济结构。现实是,一些城市房价上去了

7、,但产业结构没上去。许多东部地区已经到了只 有调整、转型、创新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越快,发展的空 间越大,发展的速度才能越快。就全国而言,中国经济将从高增长时代进入中速增长时代。 更准确地讲, 我们可能正从以往两位数为常态的高增长时代转入个位数高增长时代。 以往粗 放式高增长的宏观环境已经不再具备。 3. 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加快的压力 2011 年末全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达到 18499 万人,占总人口的 13.7,比上年末增加 0.47 个百分点;65 岁及以上人口达到 12288 万人,占总人口的 9.1,比上年末增加 0.25 个百分点。与 2000 年相比

8、,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 3.38 个百分点,65 岁以上人口比 重上升 2.14 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趋势。由于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和老龄化 速度加快, 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自 2002 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 2011 年为 74.4, 比上年微降 0.1 个百分点。从更长时期的角度看,19902010 年,中国人口的年龄中位数从 25 岁上升到 35 岁,而同期美国从 33 岁上升到 37 岁,日本从 37 岁上升到 45 岁。在过去 40 年中,中国的老龄化速度比日本之外的任何国家都快。未富先老的人口结构将对经济社 会发展将会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4. 外需

9、增速下滑与全球世界经济再平衡的压力。 2012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增速仅为个位数8%增长, 距离10%的全年目标存在一定差距。 对于形成这样低位增长的原因,在出口方面:一是外部需求的持续疲软。当前世界经济仍处 在金融危机之中,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债务问题严重,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信心低迷,需求 严重不足。 欧盟作为我第一大出口市场的地位在今年上半年也被美国所取代。 然而美国经济 回暖的势头也还是不稳固的, 对我出口产品需求没有回到以往应有水平。 二是我们国家的出 口产品的综合成本居高不下, 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出口的快速增长。 三是利用外资的减少, 外商投资对出口的贡献在减弱。这次国际金融危机表明,

10、原有的世界经济循环模式被打破, 全球经济结构失衡亟待解决,再平衡是客观需要,同时也是一个长期过程。从非均衡发展到 均衡发展对各国经济都将产生较大影响, 非均衡发展的过程通常是一个加速发展的过程, 再 平衡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减速发展的过程, 对我国经济增长不可避免会带来影响。 世界经济再 平衡的过程也必然是各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 特别是像中国这样与世界经济紧密联系而又 举足轻重的大国经济,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是我们适应和推动世界经济再平衡的题中应有之义。 当然, 也要防止一些国家借再平衡名义推行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 那样只会延缓世界经济复 苏进程。 5. 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迈入中等发达国家的压力 从

11、国际经验教训看, 能否成功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关键是能否处理好收入分配和科技创 新两大问题。日本通过上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已经成为一个发达而均富 的社会,基尼系数长期低于 0.349。韩国经济从上世纪 60 年代开始起飞,1965 年时基尼系 数为 0.34,1980 年达到最高值 0.39,随后逐步下降,1995 年时为 0.28。从技术创新看,日 本、韩国都经历了从国外引进、学习借鉴的过程,后来高铁、核电、液晶显示等技术进步表 明,日本和韩国都具备了世界领先的自主创新能力。而部分拉美国家则提供了反面教材。正 反两方面的案例表明, 在迈向高收入国家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两大要害

12、问题: 收入分配要公平, 而不能出现贫富悬殊;自主创新能力要增强,而不是总是处于技术追赶、重复引进状态。中 国正处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发展阶段, 未来一段时期人均国民收入达到 1 万美元并不太难, 但 此后向更高收入水平迈进的困难可能会明显加大。 我们需要应对多重挑战, 其中十分关键的 是,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共同富裕;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成创新型国家。这 正是未来经济结构调整的要害所在。 6. 来自资源和环境变化的压力 中国能源资源禀赋不高,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年来,能源资源对外依存 度不断上升。维护 13 亿人口能源资源永续利用,是一个重大课题,需要在“节流”和“开 源”

13、方面下更大功夫,取得更大成效。一方面,要加强节能减排,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这必然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提高经济和产业的技术水平。同时,要调整进出 口结构,更加坚决地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出口,防止出现能耗和污染留在国内,绿色产品 出口国外,而一些外国人士不理解不领情反而出现指责批评的现象。另一方面,要加强国内 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防止对外依存度过高和过快上升,确保处于安全范围。要加大风能、 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尤其要学习借鉴美国等国经验,努力攻克页岩气、油砂等非常规 能源开发难关,提高能源自给率。如果我们不能在能源利用效率和结构上有一个大的提高, 如果不能在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和总

14、量上得到有效控制, 那么就可能像前些年国际上有人提出 “谁来养活中国”那样的说法,说不定还会有人提出“谁来满足中国能源资源需求”问题。 来自能源资源方面的国际压力将会推动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 目前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己 居世界第一位,由于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阶段,而能源以煤为主的结构难以 在短期内出现根本性变化, 因此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还会增加, 与其他国 家的差距可能进一步拉大。 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压力将持续存在, 且有增无减。 这在客观上会促使我们加快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 在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的同 时,赢得自身的发展权利和发展空间。 总

15、而言之, 我国已进入只有调整经济结构才能促进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 推进经济结构 调整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 世界经济在大调整大变革 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 全面复苏可能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 原有的增长模式难 以为继,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孕育着新的突破,国际环境存在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这对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既形成巨大压力和倒逼机制,又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因此,推进经济结 构调整,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深层次问题的根本举措,也是 巩固当前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的迫切需要。 (二)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中存在着重要的

16、周期性不利因素, 这跟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周期变 化是一致的。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也正发生重要的结构性变化,这很可能会降低未来经济增 长的潜在能力。根据高盛 2012 年上半年研究报告的测算,中国 2012 年以来的经济放缓是 由 60%的周期性因素和 40%的结构性因素所造成的。 虽然结构性因素在本次经济放缓中所占 的比例较小, 但现在它们对经济的影响效应要比 2008 年至 2009 年金融危机期间更为严重。 当时结构性因素在经济下滑中只占 10%的比例。 结构性放缓的问题要通过全面深入的经济结 构和金融体制改革来解决。 在解决周期性因素方面, 中国政府偏向于推出一系列经济投资刺 激计划的预调微调政策来实现保增长、 稳增长的目的。 这些政策主要瞄准于加大由政府财政 和银行信贷支持的基础设施投资,以及继续放松货币政策。 我国当前所推行和实施的财政政策本质上是凯恩斯主义的运用, 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特征 一是利用政府投资, 二是利用减税的积极财政政策, 来进行反经济周期和熨平经济波动的政 策操作,已达到稳增长、保增长、促增长的政策目标。而中国政府在推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时 候,主要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