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考试管理知识考试要点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7261393 上传时间:2020-10-08 格式:PDF 页数:51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工程师考试管理知识考试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安全工程师考试管理知识考试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安全工程师考试管理知识考试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安全工程师考试管理知识考试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安全工程师考试管理知识考试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工程师考试管理知识考试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工程师考试管理知识考试要点(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要点 大纲考试要求:考查专业技术人员运用安全生产管 理基础理论和方法,辨识、评价 和控制危险有害因素, 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改善生产作业环境,制定安全 制度和规 程,规范从业人员作业行为,增强安全管理的 系统性和有效性,提高企业生产安全事故 预测、预警和 应急救援能力,提高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统计、分析水 平,提高把握生产 安全事故的特点和规律的能力,提高 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 大纲要求:掌握事故、事故隐患、危险源的分类, 运用因果连锁理论、系统安全理论等事故致因理论和方 法,辨识和分析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事故的原因、存在的 隐患和 问题,根据事故预

2、防的基本原则,制定相应的事故 预防措施。 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安全生产管理的概念 就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 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 进行有关决策、 计划、 组织和控制等活动, 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 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 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 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 他损失。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 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 和条件管理等。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即人) ,涉及企 业中的所有

3、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 各个方面。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 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 等。 生产安全事故的定义 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 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是意外事件) 生产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四个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30 人以上死亡,或者 100 人 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 1 亿元以上直接经济 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 或者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 5000 万元以上 1

4、亿元以下 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 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 3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下重 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定义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 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 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 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危险的定义 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

5、能 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与安全相对) 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 (是主观的认识) 一般用风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 风险用生产系统中事故 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结合给出,即: R=f(F,C) R 表示风险,F 表示发生事故的可 能性,C 表示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从广义来说,风险可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 险、技术风险和健康风险等五类。 对于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可分为人、机、环境、管理等 四类风险。 海因里希法则 即在机械事故中,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 的比例为 1:29:300. 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类型的事 故,上述比例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这个统计规律说明 了在进行同

6、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 伤亡事故的发生。 事故法则说明,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 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的苗头和未遂事 故,否则终会酿成大祸。 危险源的定义 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 财产损失、 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一般把危险源划 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 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 质。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有 的 能量越多,发生事故后果越严重。 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 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 包 括物的

7、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 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 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 的可能性,它出现越频繁,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危险源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种环境、一种状态的载体,也 可以是可能产生不期望后 果的人或物。 重大危险源的定义 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 使用或者存储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 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当单元 中有多种物质时,如果各类物质 的量满足下式,就是重 大危险源: 式中: qi单元中物质 i 的实际存在量; Qi物质 i 的临界量; N单元中物质的种类数。 安全的定义 系统工程中的安全概念,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 安全的事物,任何事物中都包

8、含有不安全因素,具有一定 的危险性。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危险性是对安全性的 隶属度; 当危险性低于某种程度时,人们就认为是安全 的。安全工作贯穿于系统整个寿命期间。 本质安全的定义 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 统本身具有安全性, 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 不会造成事故。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 1、失误安全功能 2、故障安全功能 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 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 补偿的。 本质安全是生产中“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 产的最高境界。 第二节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历史分为四个阶段 18

9、世纪中叶,启蒙阶段 20 世纪初,发展阶段,初具现代安全生产管理雏形 20 世纪 50 年代, 现代系统理论, 以系统安全理论为核心的 现代安全管理方法、模式、思想、理论基本形成 到 20 世纪末,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更加丰富,现代安 全生产管理理论、方法、模式及相应的标准、规范更加成 熟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是从生产管 理的共性出发, 对生产管理中安全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 科学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所得出的安全生产管理规 律。 安全生产原则是指在生产管理原则的基础上,指导 安全生产活动的通用规则。 系统原理的含义 管理系统具有 6 个特征,即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 体

10、性、层次性和适应性。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生产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包括各级安 全管理人员、安全防护设备与设施、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和规程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等。安 全生产管理是全方位、全天候且涉及全体人员的管理。 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 1、动态相关性原则。 2、整分合原则。 3、反馈原则。 4、封闭原则。 人本原理的含义 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 导思想,这就是人本原理。 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 1、动力原则。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 3 种动力。 2、能级原则。 3、激励原则。 4、行为原则。 预防原理的含义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 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

11、,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 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这就 是预防原理。 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 1、偶然损失原则。 2、因果关系原则。 3、3E 原则。 (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法制对策) 4、本质安全化原则。 强制原理的含义 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 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 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这就是强 制原理。所谓强制就是绝对服 从。 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 2、监督原则。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这个理论有严重偏见,现已不采用) 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内在倾 向。 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 在

12、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即少数具有事故频发倾向 的工人是事故频发倾向者,他 们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 原因。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海因里希将事故因果链锁过程概括 为以下 5 个因素: 1、遗传及社会环境, 2、人的缺点, 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4、事故, 5、伤害。海因里希用多米诺骨牌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的 因果链锁关系。 博德的因果连锁理论 主要观点包括五个方面: 1、控制不足管理 2、基本原因起源论 3、直接原因征兆。 4、事故接触 5、受伤损坏丶损失 亚当斯(Edward Adams)也提出了与博德因果连锁理论类似 的理论,他把事故的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的不 安

13、全状态称作现场失误。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吉布森(Gibson)提出了事故是一种不正 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意外释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 成伤害的直接原因。应该通过控制能量,或控制作为能量 达及人体媒介的能量载体来预防伤害事故。 哈登(Haddon)认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 移” 。将伤害分为两类:: 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 起的; 第二类伤害是由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主 要指中毒窒息和冻伤。 哈登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造成 人员伤亡事故的伤害取决于能量大小、接触能量时间长 短和频率以及力的集中程度。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14、,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 能量转移,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能量转移造成事故的表现 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电离及非电离辐射、声能 和生物能等形式的能量,都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其中前四 种形式的能量引起的伤害最为常见。 事故防范对策 经常采用的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主 要有下列 11 种: 1、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 2、限制能量。 3、防止能量蓄积。 4、控制能量释放。 5、延缓释放能量。 6、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 7、设置屏蔽设施。 8、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置屏障,在时间或空间上把能 量与人隔离。 9、提高防护标准。 10、改变工艺流程。 11、修复或急救。 轨迹交叉理论

15、 该理论主要观点是: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 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 间,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于同一时 间、同一空间,或者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 相通。则将在此时间、空间发生事故。 轨迹交叉理论作为一种事故致因理论, 强调人的因素和物 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轨迹交叉理论作用原理 轨迹交叉理论将事故的发生发展过 程描述为: 基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 害。具体包括人的因素运动轨迹和物的因素运动轨迹。 1、人的因素运动轨迹 1)生理、先天身心缺陷; 2)社会环境、企业管理上的缺陷; 3)后天的心理缺陷; 4)视、听、

16、嗅、味、触等感官能量分配上的差异; 5)行为失误。 2、物的因素运动轨迹 设计上的缺陷; 制造、工艺流程上的缺陷; 维修保养上的缺陷,降低了可靠性; 使用上的缺陷; 作业场所环境上的缺陷。 在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按 1)2) 3) 4) 5)的方向顺序进行, 物的因素运动轨迹按的方向进行。 轨迹交叉理论突出强调的是砍断物的事件链,提倡采用可 靠性高、结构完整性强的系统和设备,大力推广保险系 统、防护系统和信号系统及高度自动化和遥控装置。 系统安全理论(产生于军事工业、航天工业) 所谓系统安全(System Safaty),是指在系统寿命周期内应 用系统安全管理及系统安全工程原理,识别危险源并使其 危险性减至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时间和成本范 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 系统安全理论的主要观点 1、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改变了人们只注重操作人员的 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故障在事故致因中作用的传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