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论文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7258135 上传时间:2020-10-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剪纸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剪纸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剪纸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剪纸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剪纸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幼儿剪纸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剪纸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在剪纸活动中通过欣赏活动、剪纸活动、创作剪纸活动三种途径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幼儿借助剪纸活动可以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本文通过实践,直接效果表现在进一步丰富了幼儿的审美情感,增强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幼儿的合作、集体精神。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 他认为剪纸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养成独自消遣的好习惯,二是可以练习手筋。”也就是说,剪纸可以使孩子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还可以使他们练出一双灵巧的手,而手巧往往意味着心灵。剪纸作为民间艺术的有机组成部

2、分,融合了剪纸技艺、绘画造型、想象创造和多种审美意识,它特有的文化特色和审美观,传递着民族的思想情感与艺术情趣,作为一项有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也可以成为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就幼儿剪纸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策略与途径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究。纲要指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幼儿园艺术教育应重在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艺术教育是孩子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瑰宝,它渊源于民间的美术活动,具有特殊的审美情趣和魅力,以及很强的动手操作性和创新表现力。我国当代

3、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可见,幼儿极富创造力,若能将剪纸活动融入到幼儿的学习生活中,便能激发幼儿创新的无限可能性。从接触我园省级课题从活动走向课程剪纸活动课程的实践研究到现在已经两年时间了,其间我参与了子课题“剪纸活动组织与实施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在实践中,我们根据幼儿主题活动的不断深入,从主题内容、幼儿兴趣、幼儿剪纸技能发展等多方面出发,以幼儿为本位,设计了一系列幼儿喜爱的剪纸活动,在活动中不仅不断深入巩固、培养了幼儿的剪纸技能,使幼儿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以下是笔者对于幼儿剪纸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方面的粗浅的想

4、法:一、情境化教学“情境化教学”这五个字对于大家来说都并不陌生,从字面上理解,无外乎就是要为幼儿创设轻松、适宜有趣的学习环境,而“所谓情境创设,就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创造一个环境,一个场合,一种气氛,是学生很快地进入到探究学习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领悟人生的哲理,开发学生的潜能,是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教学活起来。”纲要指出,“环境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而环境又可分为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为孩子创设一个轻松开放的学习环境是十分必要的。虽然剪纸活动对于幼儿的小肌肉发展都有一定积极影响,但是对于刚刚接触到剪纸的孩子来说不免有些力不从心,因此,在剪纸活动

5、中为幼儿创设情境也是激励幼儿不断尝试、进步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组织幼儿剪纸活动时,我们可以将情境创设贯穿于整个活动,如小班剪纸活动电话叮铃铃中,就可以将幼儿生活中最熟悉的打电话的情节导入,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叮铃铃,叮铃铃,这是什么东西在响呀?原来是小猫家的电话响了!小兔子很羡慕小猫,也想在家里装一个电话,这样就可以和好朋友保持联系了,它想请小朋友们来帮忙,你们愿意吗?另外,还可以利用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如中班剪纸活动太阳咪咪笑中的导入方式:师:今天老师给你们猜一个谜语,看谁能猜出来是什么?有个老公公,天亮就出来,有朝一日不见它,不是刮风就下雨。(太阳)你喜欢太阳吗?为什么?

6、情境化的导入和指引,能够一下子就吸引幼儿的眼球,激发幼儿帮助别人的情感以及学习剪纸的兴趣等,将原本对于孩子来说比较枯燥的剪纸活动赋予了新的活力。而另一方面,也可将幼儿剪纸技能的学习上情境化,如在大班剪纸活动大嘴巴的导入部分,可这样导入:看,今天谁来和我们做游戏?它是什么形状的?小报纸向我们鞠躬问好呢!(边对边对折)小报纸真厉害了,头都碰到脚了,还对得整整齐齐。哎呀,不好,“啪嗒”一声小报纸摔在我们的手心里了,看它背朝下,头和脚都翘到天上去了!(展示给幼儿看:单边在下,开口向上) 以小报纸鞠躬、摔跤的拟人化情境导入,很吸引孩子的眼球,一下就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通过教师的边讲解边演示,将

7、孩子所要学习的内容很好的融入到了情境当中去,并不先将方法教给他们,而是先给他们观察的机会。“和朋友一起分饼饼”的环节与导入部分所预设的情境层层递进,主要学习头和嘴巴的折、剪,活动中同时将小剪刀拟人化,如在示范剪嘴巴的方法时,以这样的语言引导:小剪刀看见了,和小报纸开个玩笑,悄悄爬上了小报纸的身上。从最边上往上爬,爬出小报纸圆圆的肚皮,再慢慢往下爬。真好玩,就像在走高桥。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层层递进的情境不仅将活动各环节情境化,还将幼儿的剪纸技能的学习过程也巧妙地情境化,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探索,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带领孩子进入新奇的剪纸世界,通过角色情境的导入以及教师生动语言的引导,能够较

8、快的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且很快的接受学习内容。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孩子能够在教师创设的有趣的情境中更自由、更自主、更放松的学习,将自己探索、习得的知识一步一步的提升,将剪纸真正成为最纯粹的“兴趣”。二、先“悦目”后“赏心”“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没有直接功利目的的,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要、提高其审美修养和艺术素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美术活动是幼儿最本真的生命活动、是幼儿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他们进行情感表达与交流的工具”而在幼儿剪纸学习中,不光要学会剪,还要学会欣赏。曾经看过一本关于美术教育方面的书,书中几条有关剪纸欣赏的建议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给我带来了许多的思考。首先,剪纸活动的取材要丰富

9、多彩,又要来源于生活,适合幼儿欣赏。我想,如我们剪纸课题组在教研时提及过的“老鼠嫁女”的剪纸作品,就可以选取适合的内容供幼儿欣赏,通过欣赏细致的剪纸作品、倾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把幼儿带入一个富有民间色彩的剪纸世界中。另外,过年时的一些门饰、春联等,有一些也融入了剪纸,很精致,可以收集一些实物供孩子欣赏,一方面加深对新年气氛的感受,另一方面也在潜移默化地感受着剪纸在我们生活中留下的美丽印记。教师应营造与作品相适应的艺术氛围,让每个幼儿身临其境,在多通道感受中得到美的熏陶。我觉得音乐与剪纸的结合最能够让幼儿更快地进入到相应的情境中,如之前提到过的“老鼠嫁女”,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时,可拉上窗帘,在大屏

10、幕上播放一系列的短片,或是播放一段诙谐幽默的音乐,边放映剪纸作品的图片,边配上生动的解说。其次,很多的剪纸都有一定的寓意或者潜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或历史典故,具有深刻的意义。因此,在引导幼儿欣赏时,一方面应引导幼儿重在观察,关注剪纸作品中的传神之处,另一方面,应多欣赏一些有名的剪纸,并有详细的背景介绍,以此来增长幼儿的见识,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如山东剪纸、北京剪纸等都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及文化背景,对于不同地域剪纸的不同欣赏,为幼儿进行剪纸创作积累了更多相关的认知经验。在欣赏时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幼儿在成长中获得、积累美的熏陶。每个孩子剪纸能力的发展在欣赏剪纸作品时,教师适宜的提问可以有效地调动幼儿

11、的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获得美的感受。如教师可以直接问:“你看了这幅画有什么感觉?”“你想到了什么?”等,通过对能力不同的幼儿的引导,满足不同审美能力和审美经验幼儿的需要。另外,剪纸欣赏活动的组织旨在提高幼儿对剪纸艺术的了解和美的感受,从“悦目”到“赏心”的过程,是引导幼儿在看、听等多感官的欣赏中,将眼睛看到的内容内化为自己对美的理解,于是剪纸活动就不单单是动手操作了,而是欣赏美、感受美的心灵旅程。但欣赏活动不像实际的操作活动那样容易拿捏,教师自身首先要对作品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和了解,在活动过程不仅仅是单纯的展示作品,还在于幼儿在活动中所获得的美的体验,因此,在剪纸欣赏时还可以采用集体和小组

12、交流相结合的形式,让每个幼儿在轻松表达中获得美的熏陶。集体、小组、个别等多种交流形式,让孩子在彼此经验的互换中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丰富自己的审美感受,充分调动欣赏作品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幼儿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三、先“学会”后“会学”我们在设计、执教剪纸活动中思考得最多的应该就是“幼儿能不能学会”这一问题,但是随着剪纸技能要求的不断提升,教师需要讲解的步骤也逐渐增多,这对教师和幼儿来收都是一个挑战。在我班的剪纸教学中,以前都是采用教师先集中讲解后幼儿分组操作的方式来开展的,但是当剪纸步骤增多后,教师在讲解时花费的时间比较多,孩子在记忆剪纸步骤方面就有困难了。陈鹤琴说过:“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

13、探索、去发现的,他自己索求得来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因此,一味遵循教师教、幼儿学的规律,显得整个活动呆板、无趣,因此,将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是,学会容易,会学却不简单,在这一过程中应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幼儿掌握剪纸的规律及方法,如在每次出示剪纸范例时,可引导幼儿以自由讨论的形式,思考折、剪的过程,并通过剪纸范例的外形特征等,分析剪挖时的注意点等。在我班的剪纸教学中,我就以这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在中班上学期末,幼儿学习的剪纸技能已经比较多且全面了,对折剪、镂空剪、目测剪等都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于是在每次的剪纸活动中也逐步引导幼儿思考剪纸方法,如在中班剪纸活动小娃娃中,引导

14、幼儿先观察小娃娃的范例,先引导其思考对折的方法,即长边对折或短边对折,如幼儿的意见不同,则可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理由,“长边(短边)对折后剪出来的小娃娃是什么样子的?”。接着引导幼儿观察对折后画样及剪的方法,“都是由那些图形组成的?”、“先画什么再画什么?”、“画在单边还是双边?”“剪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若幼儿意见不同,可通过个别尝试验证想法,通过实践积累经验,比如对折后要在单边剪,剪的时候只剪到图形交界处就可等。在多次的训练中,孩子们渐渐地能够自己找到折、剪的规律,能够主动通过自己的尝试巩固原有经验,获取新经验,在剪纸的世界中游刃有余。四、先“技能”后“创新”陈鹤琴先生在创立“活教育”理论时

15、,提出“教师要活”。所谓“活”,就是指教师在师幼互动中要具备活的教育思想活的教学手段寻找活的教材,培养活幼儿。在剪纸教学中,技能的学习总是放在第一位的,从最初的撕纸到后来的沿线剪、目测剪、对折剪、镂空剪、画样剪等,都需要幼儿在活动中逐步掌握,而在活动中,除了让孩子墨守陈规式地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以外,怎样让孩子在把握了一种技能后进行思维发散呢?随着学期末的临近,孩子们的剪纸活动也将暂告一段落,在这一学期的剪纸活动中,发现孩子们在不断学习新授剪纸技能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已有剪纸技能的巩固,每每在某个活动中需要回忆以前学过的剪纸技能时,却常常迎来一张张困惑的小脸。之前我们开展过了快乐剪纸活动小娃

16、娃、电话叮铃铃,于是在与幼儿的讨论中,区域游戏、快乐剪纸活动中又有了小娃娃吹泡泡和美丽的藤儿,在小娃娃吹泡泡中,幼儿先利用在报纸上画样的方法报纸剪出报纸小人,然后在空白处剪贴上大小、颜色不同的泡泡,接着添画上小娃娃五官、手里的吹泡器和背景。而在美丽的藤儿中,引导幼儿运用以前学习过的剪螺旋线的方法剪出藤儿,然后在藤儿上运用已有的剪花朵、蝴蝶、树叶等的剪纸经验进行剪贴,丰富藤儿的内容同时注意颜色搭配。在这两个活动中,我们引导将“旧”的剪纸技能再次拎了起来,既引导幼儿不断巩固、复习已有的剪纸经验,同时帮助幼儿积累自主创作的经验。活动中,孩子们对于这些“旧”内容一点也不觉得枯燥无味,反而表现出的是浓浓的兴趣,由于都是孩子们掌握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