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及防范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7258032 上传时间:2020-10-0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0.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及防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及防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及防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及防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及防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及防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与防范 韩 冰 近年来,中小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得到快速发展,对培育银企关系、增强服务功能、优化资 产结构、分散经营风险、增强盈利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 资渠道,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一些中小商业银行经营思想存在偏差,片 面追求市场份额,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放松票据业务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出现诸多违规行为 和风险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影响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中小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 存在的主要风险 融资性风险。 即商业银行签发或贴现无真实交易背景或不能确定有真实交易背景的银行承 兑汇票而形成的风险。主要表现为:无交易合同或使用虚假、无效

2、合同;超合同金额或期限 签发、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无增值税发票复印件、重复使用或伪造增值税发票复印件办理贴 现业务。有的商业银行假借企业名义违规开立账户,借用这些账户自行签发银行承兑汇票, 到其他商业银行贴现,贴现资金回流该行后,增加其存款,自称为“融资性存款”。签发、贴 现无真实交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违反了支付结算办法和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 现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因此,银行不仅存在融资性风险,同时还承担着潜在的法律 风险。 信用风险。 即在没有缴纳保证金或保证金不足的情况下签发、 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导致大量 银行垫款而产生的信用敞口风险。 主要表现为: 一是未按规定比例收取保证金或保证金

3、偏低; 二是对保证金不足额部分担保不足或担保无效, 如担保合同金额小于保证金不足额部分、 担 保企业担保能力不足、质押物不符合相关规定、质押手续办理不及时不规范、由关联企业担 保或企业相互担保、 担保合同无董事会同意的决议等; 三是以本行贷款作为签发银行承兑汇 票的保证金,或将贷款转为定期存款,作为申请承兑的质物。银行的上述做法实际上是把承 兑风险转化为信贷风险,并没有真正落实偿还来源,同时还虚增了存贷款规模。银行通过这 样一种非正常方式扩大存贷款和票据业务的规模,形成了“企业用贷款资金作保证金银行 签发承兑汇票企业到银行贴现企业用贴现得到的资金再作保证金银行再签发承兑汇 票企业再贴现”的怪圈

4、,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信用徒然膨胀,货币信贷成倍数地虚 增扩大,从而形成了信贷泡沫。 道德风险。一是关联企业、关联交易方相互串通,套取银行资金。主要方式为:出票人与 收款人为关联企业或关联交易方, 出票人以一定比例保证金申请承兑, 不足部分由收款人提 供保证担保,最后资金由收款人账户流向出票人账户,实现了资金的逆向回流。二是社会上 的一些不法人员利用伪造、变造票据、“克隆”票据或票据“调包”等欺诈手段,有意识地骗取 银行资金而使银行面临资金损失的风险。三是银行内部人员在办理票据业务时不认真把“三 关”,即票据记载事项合法合规审查关、背书核实关、票据真伪核实关,或是违法违规,盗 用银行票据,而使

5、银行蒙受资金损失。 操作风险。一是先贴后查,逆向操作。有的银行为了争揽业务,增强市场竞争力,要求企 业采取出具承诺书的方式先行贴现, 而查复日期比贴现出账日期晚几天甚至半个月之久。 这 种查复未明即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或质押的做法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 银行资金的安全性 难以保障。二是办理贴现和质押取得的票据背书不合法、不完整。主要表现为票据贴现时空 白背书、多次背书时背书不连续等。这不仅违反了票据法的规定,在发生法律纠纷或出 现票据流失等情况的时候无法主张票据权利,而且容易引发道德风险。 内部管理风险。 一些中小银行票据业务的基础工作较薄弱, 票据保管和使用存在较大的安 全隐患,内部控制不力,

6、导致票据案件屡屡发生,风险损失不断产生。目前大部分中小银行 不同程度地存在档案资料不完整不规范的问题,如承兑协议、商品交易合同等要素不全,承 兑申请人的基础资料不全,业务会办记录不详等。还有些银行存在账实、账账不符,未真正 落实印、证、押“三分管”,印章交接无监交人,保证金记账串户,银行承兑汇票委托收款时 以盖行政公章代替结算专用章等问题。 利率风险与流动性风险。 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较少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业务, 中小企业贷款 和一些规模较小的项目贷款一般是先由中小银行进行票据承兑贴现, 然后由中小银行向四家 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转贴现。中小银行赚取的是票据市场的利差。一旦市场资金紧张,转贴现 利率上

7、升,中小银行就会面临利率风险,严重的还将导致流动性风险。 风险成因分析 经营思想错位, 盲目扩大业务规模。 中小商业银行受经营区域的限制, 普遍存在资金紧张、 经营规模小的问题,而票据业务则具备规模扩张的功能,可以获得额外业务量。因此,中小 商业银行首先把票据业务的发展作为实现规模增长的一个主要手段, 通过向企业发放贷款或 办理贴现,转存为保证金或开具定期存单,再签发票据,如此滚动办理可以实现存款、贷款 的双重增长。其次,票据业务可以稀释不良贷款:通过增加票据资产扩大贷款规模,做大分 母,降低不良贷款率。同时票据业务可以调整利润,增加营业收入:通过票据业务的买入卖 出,提早实现利息收入,调整利

8、润实现状况;贷款转作保证金,银行获得的是贷款利息,而 向企业支付的是存款利息,利差则成为银行的营业收入。 内控建设不完善,风险意识淡薄。中小银行虽然普遍建立了票据业务的内控制度,但票据 业务的操作流程和责任制度不够统一规范和严密, 未能覆盖所有风险点, 不能有效防范风险。 有的银行未将票据融资全部纳入单一客户授信范围,不利于控制和防范单一客户的信用风 险;有的银行“三查”制度执行不到位,对企业信用状况不能充分掌握;有的银行对从业人员 的培训和重要岗位人员的定期轮换尚未形成制度, 不利于防范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还有的 银行受审计人员不足的制约,对票据业务的审计监督比较薄弱。 法制体系不完善。现

9、行的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商业银行汇票承兑、贴现与 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的有些条款过于笼统,对贴现、转贴现、再贴现业务中涉及的 银行承兑汇票的法律法规未作专门的司法解释, 监管中缺少法律依据。 一是对商业银行承兑 业务没有相应的监控指标。在 2002 年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对承兑总量不得超过上年末存款 余额的 5%的控制指标后,未有其他指导性指标出台,对于资产规模小、风险控制能力较低 的中小金融机构来说,缺乏外部约束,容易造成盲目发展。二是对承兑保证金的管理和保证 金的收取方式、数量没有统一的规定,对贷款转保证金的做法没有具体界定和处罚标准。三 是对企业多头开户、重复使用增值税票在多家银行办

10、理贴现缺乏控制措施。 银企信息不对称,票据防伪手段落后。一些企业法制观念薄弱,通过伪造合同或发票,来 骗取银行资金,而相关的信息共享机制还不够健全,如银行与税务部门未实现联网,无法查 询发票的真实性,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中也缺乏票据承兑贴现的信息。另外,一些企业提供的 合同与增值税票不能互相对应, 少数企业无法提供增值税票, 给银行审查真实交易背景带来 难度。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票据签发、查询和签证的系统或机构,票据的电子化程度较低, 使“假票”、“克隆票”有可乘之机。 弱势地位受歧视。 由于中小商业银行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缺乏全国性网络, 对票据的查询 需由大银行代理, 有些代理行歧视小银行的委托,

11、 故意拖延查复的时间, 票据查复速度较慢, 最长的需 1 个月之久,迫使委托行不得不对急用资金的企业先行贴现或对大客户实行见票 即贴的简单审核方式,形成票据业务的操作风险。 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端正经营思想,增强风险防范的意识。中小商业银行要纠正片面追求规模和速度的行为, 正确处理好票据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关系, 不要为了票据收益去承担巨大的垫款风险。 应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指定票据 业务发展目标和规划, 不要盲目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的扩张, 业务的发展应建立在风险可控 的基础上。 加强内部控制,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中小商业银行应坚持“内控优先”

12、原则,以风险管理为 重点,加强票据业务内控制度建设,制定规范、操作性强的出票、登记、查询规程和制度, 强化对票据真实性的审查和检查, 确保票据交易真实性和资金的安全性。 同时对票据业务环 节中的各个风险点进行认真的预测和剖析,对每个风险环节设置“防火墙”,并定期对风险管 理程序进行评估。 中小商业银行还应加强对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 提高对票据业务风险的认 识与把握能力,提高从业人员的防范技能,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执行操作、检查和监 督制度。 修订完善制度,规范票据市场。现行的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商业银行汇票 承兑、 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 等法规的有些条款已不适用于当前票据业务的发展状

13、况, 票据业务中企业当事人的准入退出制度、票据融资的管理、各种票据交易行为管理、票据信 用评估、票据交易的价格约定、资金清算、票据业务的风险准备等制度都应尽快纳入规范化 轨道。从监管的角度来讲,应对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控制作出具体规定:一是将票据融资 全部纳入信贷授权和客户授信范围, 以便于外部监管和内部监控; 二是对票据业务制定指导 性的承兑总量、单户或最大十户的承兑比例监控指标、向异地企业出票的控制制度等,以剔 除票据市场中的泡沫; 三是实行保证金等级管理或规定保证金最低限额, 将票据风险敞口与 资本金规模挂钩,降低银行承兑风险;四是对以贷款作保证金、关联企业套取银行信用等行 为制定明确的

14、界定标准和处罚规定; 五是规定所有金融机构对已办理贴现的增值税票原件加 盖戳记, 注明贴现金额和贴现机构名称, 从源头上堵住重复使用同一增值税票办理贴现的问 题。 加强合规性监管,促进票据业务健康发展。监管部门应充分认识票据业务中潜在的风险, 加大现场检查的力度,重点检查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的贸易背景的真实性、贴现资金流向、 发放贷款作为保证金、票据业务的内控机制和存在的风险等问题,注重对内控的有效性、操 作行为及各个风险点的监管, 进一步加大对票据业务中违规违法的处罚力度, 加强检查监督, 及时纠正和处理违法违规行为,最大限度地防范控制风险。 完善信贷登记咨询系统, 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央行和监管当局应尽快建立银行承兑汇 票签发和贴现业务的数据库,实现票据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网络查询功能,提高业务效率, 实现与税务部门的联网, 及时识别企业提供的增值税票复印件或原件的真伪, 加强真实贸易 背景审查,防范和化解票据风险。 作者单位: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