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泉小学民族团结校本教材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7256568 上传时间:2020-10-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泉小学民族团结校本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水泉小学民族团结校本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水泉小学民族团结校本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泉小学民族团结校本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泉小学民族团结校本教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族团结教育读本(校本教材)广河县水泉小学 位于水泉乡政府所在地水泉村陈家咀社,是水泉乡中心小学。学校创办于1943年,原名“水泉学堂”。到2007年水泉小学改建为九年义务教育一贯制学校,2010年9月水泉小学正式与广河七中分离。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占地面积11172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2324平方米。配有微机教室1个,用于教学的微机20台;开通了光纤网,有电子白板教室1个;图书4750册,生均13册。学校现有10个教学班,学生390人,其中女176人。学校共有教职工24人,其中女教师10人,专任教师22人,本科10人,大专12人,学历达标率均为100。教师专业职称为小学高级教师3人,小学一级

2、教师10人,待聘教师7人。2012年成立了党支部,现拥有党员15人,其中女6人。今年学校认真落实县上关于教育系统基础管理工作的要求,加大力度投入资金1.2万多元平整美化了校园,为学校采购了盆花、种植了名贵树木等;投入23000元重新粉刷了教室墙裙和楼梯围栏,投入1万多元制作了标志性喷绘,制作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名人名言等。美化了校园,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向常规管理要质量,抓关键、抓细节,向四十分钟要效益。结合我县“五课”教研和“五项素质”达标活动,积极开展集体备课、优秀教师示范观摩课、新教师指导课、外出培训、学习考察等活动,努力为青年教师打造专业成长的平台。我

3、校教学成绩近年来大幅度提高,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成绩出现了100%的好成绩,先后涌现出杨占录、马孝成、马清华、马志红、等10名州、县级先进教师,马菊虹、牛勃等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我校马小虎、马玲、马虎龙、马秀芳等同学在全国英语竞赛中获得二、三等奖。2012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底层党组织”,在2012年全县中小学县级课题研究由我校马孝成组织全体老师参与的课题研究荣获一等奖,学校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 近几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建立健全“两基”巩固提高工作长效机制;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做好流失学生的返校工作。要求各班主任责任到人,对一天不报到的学生学校上门动员,摸清底细,明确情况;两天不到的

4、学生,学校将名单提供给村镇干部,要求动员学生返校;三天不到的按有关规定对未报到的学生发放强制入学通知书,强制入学。做到上学期在册学生一个不能少,并在第一时间上报学区办公室,所有年级不能以任何理由让学生留级、辍学。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两基”成果。 学校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师生安全工作,聘任的法制副校长定期召开专题安全讲座,校长每周召开一次师生安全会议,使得安全知识深入师生心底,我校师生五年来从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总之,我们挥洒泪水,我们播种希望,发展未有穷期,奋进永不言败,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征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只有沿着已经开辟的道路,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把我们的智慧融入其中,把我们的热情融入其

5、中,把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融入其中,让“好”与“快”比翼齐飞,科学发展,水泉小学的明天就一定更辉煌,更美丽!目 录第章 绪 言1、 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和基本原则(1)2、 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2)第2章 我国的民族概况1、 我国的民族组成(3)2、 我国的民族分布(4-8)3、 西北少数民族(9-11)第3章 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民族团结历史见证(12-13)第4章 部分少数民族名人榜1、 部分少数民族名人(14-15)2、 中国近现代部分少数民族名人(16-17)第5章 结束语(21)第1章 序言 -1-第一章 绪言1 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

6、课程性质和基本原则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及党的十八大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育人为本,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牢固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性质: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是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专项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原则: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要立足引导,重在教育。遵循各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坚持专项教育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

7、渗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相结合;过程、方法与目标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体现各民族和地区的特点相结合;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情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巩固,注重实效。2 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中小学设置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针对各民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将民族团结教育的各项活动规范有序安排,保证活动质量。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小学至初中教育阶段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确保教学时

8、间和教学质量。要因地制宜组织好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形式的选择要符合各族学生的年龄特征,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民族观、文化观,增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民族自豪感。除课堂教学主渠道外,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使用多种形式、途径和方法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注意发挥各种民族团结教育方法和途径的综合作用,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充分利用班会、团队活动、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方式,组织开展“民族知识、绘画与手工、演讲、民族歌舞”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竞赛活动;织师生参观互访,相互学习,积极开展各民族学生之间结对帮学等活动。民族团结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

9、任。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从学生所在地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第1章 序言 -2-容。要通过地域性民族特点的介绍,使学生知道家乡的民族特色、风俗文化,关心本地区民族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同时,通过对各地区民族特点和发展现状的了解,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各民族人民的力量,不断增强不同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第2章 我国的民族概况1 我国的民族组成我国是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为: 1、 彝 族 2、白 族 3、 藏 族 4、 傣 族 5、 佤 族 6、 侗 族

10、 7、 哈尼族 8、 苗 族 9、 拉祜族 10、纳西族 11、景颇族 12、水 族 13、怒 族 14、僳僳族 15、独龙族 16、布朗族 17、基诺族 18、羌 族 19、门巴族 20、德昂族 21、阿昌族 22、普米族 23、布依族 24、珞巴族 25、仡佬族 26、回 族 27、东乡族 28、撒拉族 29、保安族 30、维吾尔族 31、土 族 32、裕固族 33、锡伯族 34、俄罗斯族 35、塔塔尔族 36、哈萨克族 37、柯尔克孜族 38、塔吉克族 39、乌孜别克族 40、高山族 41、畲 族 42、黎 族 43、壮 族 44、瑶 族 45、京 族 46、仫佬族 47、毛南族 48、

11、土家族 49、满 族 50、朝鲜族 51、赫哲族 52、蒙古族 53、达斡尔族 54、鄂温克族 55、鄂伦春族 56、汉 族。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16%),习惯上把其余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55个少数民族中,100万人口以上的有壮、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布依、侗、瑶、朝鲜、白、哈尼、黎、哈萨克、傣18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达1800万人;10万至100万人口的有畲、僳僳、仡佬、拉祜、东乡、佤、水、纳西、羌、土、锡伯、仫佬、柯尔克孜、达斡尔、景颇15个民族;不足1万至10万人口的有撒拉、布朗、毛南、塔吉克、普米、阿昌、怒、鄂温克、京、基诺、德昂、乌孜别克、

12、俄罗斯、裕固、保安、门巴、鄂伦春、独龙、塔塔尔、赫哲、高山(不含台湾省高山族人口)、珞巴22个民族,其中珞巴族人口最少,不足3000人。但是它的组成,具有一定的发展过程,下来我们来详细介绍我国56个民族发展的认定过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历代统治阶级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甚至把许多历史上早已公认的民族都说成是汉族的宗支,致使许多少数民族隐瞒、更改了自己的族称,中国的民族成份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实行民族平等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激发了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长期被压迫的许多少数民族纷纷公开他们的民族成份,提出自己的族名。到1953年,汇总登

13、记的民族名称有400多个。为了使我国各少数民族真正实现民族平等,充分享受民族平等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充分发挥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民族识别。第2章 我国民族概况 -3-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经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考察和科学研究,这一阶段首先认定了(包括历来公认的)蒙古、回、藏、满、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僳、佤、拉祜、高山、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羌、撒拉、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鄂

14、伦春、保安、裕固、塔塔尔等38个少数民族。第二阶段:从1954年至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在第一阶段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把民族识别工作引向深入。本阶段对上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所剩族体名称(183个)进行逐一研究,新确定了15个少数民族,即土家、畲、达斡尔、赫哲、仫佬、布朗、仡佬、阿昌、普米、怒、崩龙(后改名为德昂)、独龙、京、毛难(后改名为毛南)、门巴;同时,将普查中自报的74个族体分别归并到已确定的53个少数民族中。第三阶段:从1965年至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这一阶段中,1965年认定了西藏珞瑜地区的珞巴族,1979年认定了云南基诺山的基诺族。至此,我国民族大家庭的

15、成员增加到56个。第四阶段:从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至今。本阶段的民族识别工作除继续为一小部分族体的认定进行调查研究外,主要进行民族成份的恢复、更改和某些族体的归并工作。据统计,自1982年以来,全国恢复、更改民族成份的人数在1200万人以上。我国民族识别工作的顺利进行,解决了民族工作中一个艰巨而复杂的问题,为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有这样一句歌词:56个民族56支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也时时的提醒我们自己,我国有56个名族,而且情同手足,每一个民族都是这个多民族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成员。我国的少数民族,第一是人数多,加起来有1亿人口;第二是居住地域广,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加起来占国土面积的64%,我国两万多公里陆地边境线绝大部分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第三是混居程度高,一个民族常常散布于许多地方,一个地方常常生活着若干民族。在中国,保持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