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育教学质量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7162625 上传时间:2020-10-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育教学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育教学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育教学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育教学质量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育教学质量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育教学质量(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 日期:7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安远镇中心小学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大教育教学质量监管力度,促进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有序化、效率化,结合武威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教育质量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天祝藏族自治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教育质量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方案、安远镇教育辅导站关于开展“教育质量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方案,依据本校制订的“教育质量提升年”实施方案,我校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为切入点,紧紧抓住“老师、学生”这两个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分析教学管理现状,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办法,制订了班级跟踪督导工作实施方案,并在实践

2、中不断改进创新,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进入了新的局面,教师队伍建设又上了新台阶,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教学成果有了新的突破。一、班级跟踪督导目的跟踪教师,督导执教能力提升;跟踪学生,督导学习提升;跟踪课堂,督导教学的高效;跟踪常规,督导管理规范;跟踪课间,督导习惯养成。二、班级跟踪督导办法1. 成立以校长指导、分管副校长负责、教导主任主抓、值日教师配合的跟踪督导运行机制。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包学科、包班级制度。2、校长包英语学科,副校长包数学学科,教导主任包语文学科。每人每周不少于两节课堂教学跟踪,真正进入课堂教学主阵地,接近与师生的距离,观察师生的“教”与“学”活动,发现“教”与“学”的问题,课后与

3、老师、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改进教学策略。3、每周对学生作业从布置、完成、批阅、辅导进行跟踪,对每个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督促改正。4、值日教师每天跟踪班级卫生纪律情况、“三操两活动”进行跟踪记录,教导每周及时进行汇总反馈,改正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缺失。5、每周查阅教师的业务、政治、听课笔记,关注教师学习。6、每天跟踪班主任工作,对班主任工作进行周量化考核。7、形成班级跟踪督导报告。8、反馈报告,进行二次跟踪督导。三、跟踪督导结果的应用1、作为班主任岗位工作职责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2、评选“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先进集体”的主要依据。3、纳入教师年终绩效工资发放依据之一。4、作为改进学校管

4、理、教师教学方法、班主任改进班级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四、跟踪督导中发现的问题1、教师方面存在的比较集中的问题是一是教师敬业精神不强,对学校常规管理仅落实在应付检查的层面,工作无激情;二是钻研能力不强,不能深入地研究学生、研究教材,导致课堂看似“热闹非凡”,实则平淡无奇,不能真正处理教什么,怎么教,教的效果如何三个问题,从而出现了优等生学得烦,学困生学得厌,中间学生学不透的现象。三是教师耐心不够,我们面对的学生层次不同、家庭教育不同,个体差异性极大,因此教师还是没能真正认识到学困生是影响本班成绩的主要因素,不能静下心来辅导学困生,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教学方式,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的发

5、展。2、学生层面存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知识落实方面等问题。学习兴趣的培养很关键,现在的问题不是学生学不好,而是学生根本不乐意学,所以会出现大面积两极分化的问题。学生学习没有动力,学的很死。学习习惯方面,学生听说读的方面很欠缺,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说读的习惯,写得也不认真。而导致成绩不理想的直接原因就是知识落实不够。学习主动性没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的落实就很难到位。反观教师的教学,在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教师的备课很关键,大部分老师只注重本节课涉及到的知识,讲了哪些,或者说应该讲哪些,而忽略了知识的呈现方式,也就是说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学生比较喜欢的方式,或者说创造很好的知识情景来教学,

6、只是枯燥的知识传知识。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太单调,时间长了,必然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加强集体备课很关键,综合集体的力量,设计比较好的教学情景,教学程序,运用良好的教学手段,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加上老师个人的课堂教学机智,让整个课堂活起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就可以很好的保持和提高。而对于学习习惯的培养和知识的落实方面,如果要找老师的原因的话,可能就是两个方面,教师忽略了学生习惯培养的意识,也就是说,没有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比如英语课,学生从开始的第一个字母书写,从读音,从音标的学习,从学习英语最基本的素养没有严格要求,太注重知识的讲授而没有注重方法;

7、第二个原因就是对学生的管理和要求的问题,不能很好的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老师的要求和管理不到位。听说读写的要求、预习复习的要求,上课的要求,做题考试的要求,教师的管理和要求不能严格规范,就会出现学生学习上“怎么做”的问题,就会出现我们同一个题讲了n次,仍然有同学不会的问题。3. 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管”不到位。许多计划只有安排而无检查、记录、评定,管理者不能走进学生、老师,导致许多活动流于形式,无实效性。二是“理”不及时。每个学科、每个班级、每个学生、每位教师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管理者必须及时发现帮助师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管理者不能起到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导致教学中存在的

8、问题日积月累,出现“积垢难除”的现象。五、今后整改方向1、规范教师批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良好习惯。教导处对各年级批改内容进行细致划分,对教师的批改数量、批改质量、批改方法进行全面监控,做到严格执行制度、细致分析问题、落实有批有改。对所有文字及作品形式的批改,学校将进行随机抽查和月底集中检查,检查时与批改教师面对面交流,发现问题及时指正,月末对总体情况进行评价,月、期末进行批改展示,评比优秀批改教师。2、持之以恒坚持周测与月考工作,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除参加统一进行的期中期末测试外,学校还将举行随堂测、周测与月考。随堂测时,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随机抽查,以检测教师的课堂教学重难点落

9、实情况。周测时,针对不同学科内容设计专项测试。各专科实行随堂检测和月末考核方式,抽取相应比例学生记录成绩,评比等级。各科月考以单元综合测试为主。 3、加强教学质量检测和分析工作,调动教师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兴趣。学校要求各学科教师根据不同年级进行随堂测、一至五年周测、六年级半月测、各年级月测试的考试方式。教师每周上交考评内容,针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再提高,六年级半月进行一次测试,上交试卷和质量分析,同时各班教师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记录跟踪。此次教学质量管理实践中,我们落实了常规工作,找到了教学质量提升的切入点,探索了管理的新途径,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管理模式。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已有经验的前提下继续坚持高标准,追求高品质,寻找新支点,实现新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