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磨损大修理)解析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7131330 上传时间:2020-10-0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磨损大修理)解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磨损大修理)解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磨损大修理)解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磨损大修理)解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磨损大修理)解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磨损大修理)解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磨损大修理)解析课件(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10/7,1,第15-16讲第九章 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2020/10/7,2,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会逐渐发生磨损。磨损分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种形式。 一、设备的有形磨损 (一)设备有形磨损的概念和成因 机器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所发生的实体的磨损称为有形磨损亦称物质磨损。具体又分为第种有形磨损和第种有形磨损。,第一节 设备的磨损,2020/10/7,3,第种有形磨损:因设备的使用所导致的实体性磨损; 表现为: 设备零部件的原始尺寸、形状发生变化; 公差配合性质发生改变,精度降低; 零部件损坏。 第种有形磨损:因自然力的作用所造成的实体性磨损; 表现为:金属件生锈、腐蚀

2、,橡胶件老化等。,2020/10/7,4,式中: 设备有形磨损程度 零件 的价值 设备零件总数 零件 的实体磨损程度,(二)设备有形磨损的度量,度量设备的有形磨损程度,借用的是经济指标。整机的平均磨损程度 是在综合单个零件磨损程度的基础上确定的。即:,2020/10/7,5,也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 修复全部磨损零件所用的修 理费用 在确定磨损时刻该种设备的 再生产价值,2020/10/7,6,(一)设备无形磨损的概念和成因 无形磨损不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或自然力的作用造成的,所以它不表现为设备实体的变化,而表现为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亦称经济磨损或精神磨损。 无形磨损按形成原因也可以分为两

3、种。,二、设备的无形磨损,2020/10/7,7,第种无形磨损: 因同种设备的生产成本下降进而市场价格的降低所导致的设备贬值(不影响设备的使用价值); 第种无形磨损: 因技术进步进而有新型设备的出现而导致的设备贬值(影响到设备的使用价值)。导致原有设备使用价值降低的程度与技术进步的具体形式有关。,2020/10/7,8,(二)设备无形磨损的度量,设备的无形磨损程度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 设备无形磨损程度 设备的原始价值 等效设备的再生产价值,2020/10/7,9,在计算无形磨损程度时, 必须反映技术进步在两个方面:一是相同设备再生产价值的降低;二是具有较好功能和更高效率的新设备的出现对现有设

4、备的影响。 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 新设备的价值 使用旧设备与对应新设备的年生产率 使用旧设备与对应新设备的单位产品耗费 设备产生率提高指数和成本降低指数,2020/10/7,10,在上式中,当 , ,即新旧机器的劳动生产率与使用成本均相同时 ,表示只发生了第一种无形磨损。 若上式中出现了下述三种情况之一,即表示发生了第二种无形磨损。 (1) 此时 (2) 此时 (3) 此时,2020/10/7,11,三、设备的综合磨损,机器设备在使用期内,既要遭受有形磨损,又要遭受无形磨损,所以机器设备所受的磨损是双重的,综合的。 设备综合磨损的度量可按如下方法进行。 设备遭受有形磨损后尚余部分为 设备遭受

5、无形磨损后尚余部分为 设备遭受综合磨损后的尚余部分为,2020/10/7,12,由此可得设备综合磨损程度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设备综合磨损程度 设备在任一时期遭受综合磨损后的净值 为: 展开并整理得:,2020/10/7,13,从上式可以看出,设备遭受综合磨损后的净值等于等效设备的再生产价值减去修理费用。 要维持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必须对设备的磨损进行补偿。补偿分局部补偿和完全补偿。设备有形磨损的局部补偿是修理,设备无形磨损的局部补偿是现代化改装。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的完全补偿是更换。,2020/10/7,14,设备磨损的分类,2020/10/7,15,物理寿命是指设备无法物理修复时的使用期限

6、,它是由有形磨损决定的。 技术寿命是从技术的角度看设备最合理的使用期限,它是由无形磨损决定的。 经济寿命是从经济的角度看设备最合理的使用期限,它是由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共同决定的,设备的寿命,2020/10/7,16,一、相关基本概念 维修:为保持设备在平均寿命期限内的完好使用状态而进行的局部更换或修复工作。 按其经济内容来讲,这种必要的维修工作可分为日常维护、小修理、中修理和大修理等几种形式。,第二节 设备的大修理及其技术经济分析,2020/10/7,17,日常维护:指与拆除和更换设备中被磨损的零部件无关的一些维修内容; 小修理:为保证设备工作能力而进行的调整、修复或更换个别零部件的修理工作;

7、 中修理:是进行设备部分解体的计划修理,主要内容是更换部分不能用到下次计划修理的磨损零部件;,2020/10/7,18,大修理是最大的一种计划修理,它是在原有实物形态上的一种局部更新。它是通过对设备全部解体,修理耐久的部分,更换全部损坏的零部件,修复所有不符合要求的零部件,全面消除缺陷,以使设备在大修理后,无论在生产率、精确度、速度等方面达到或基本达到原设备的出厂标准。 大修理是维修工作中规模最大、花钱最多的一种设备维修方式,因此对维修经济性的研究,主要是就大修理而言的。所以在对设备进行大修理决策时,必须同设备更新以及设备其它再生产方式相比较。 分类的依据:工作量、工作内容、周期性。,2020

8、/10/7,19,大修理后设备综合质量劣化图,G,2020/10/7,20,关于大修理决策的几个重点:,在进行决策时,必须就其经济性同设备更新以及其他设备再生产方式相比较; 大修理后的设备综合质量很难达到同类型新设备的标准,而且随着大修理次数的增加,设备的综合质量将呈逐步下降趋势; 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延长和大修理次数的增加,大修理的周期会越来越短,其经济性也在逐步降低。,2020/10/7,21,二、设备大修理的经济评价,(一)大修理的经济界限 如果该次大修理费用超过同种设备的重置价值,这样的大修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我们把这一标准看做是大修理在经济上具有合理性的起码条件,或称最低经济界限。即

9、,,式中: 该次大修理费用 同种设备的重置价值 旧设备被替换时的残值,2020/10/7,22,如果大修理后的设备综合质量下降较多,有可能致使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比同种用途的新设备生产的高,这时其原有设备的大修理就未必是合理的,因此还应该补充另外一个条件,即: 式中: 用大修理后的设备生产单位产品 的计算费用 用具有相同用途的新设备生产单 位产品的计算费用,2020/10/7,23, 原设备大修理费用 原设备下一个大修理周期内的价值损耗现值 原设备下一个大修理周期的年均产量 原设备第j次大修理后生产单位产品的经营成 本 原设备本次大修理到下一次大修理的间隔年 数 新设备第1个大修理周期内的价值损

10、耗现值 新设备第1个大修理周期的年均产量 用新设备生产单位产品的经营成本 新设备投入使用到第一次大修理的间隔年数,式中:,2020/10/7,24,(二)设备大修理周期数的确定,设备大修理周期数应由下式求出: 式中: 设备的经济寿命 第j-1次到第j次大修理的间隔期,若j=1时,则表示新设备至第一次大修合理的间隔期 设备大修理的周期数,(9-1),2020/10/7,25,由上式求出的设备大修理周期数是一个时间界限,它表明从经济上看设备应该大修几次。 从经济角度分析,设备不能无止境地进行大修理,原因在于随着大修理次数的增加,修理费用和设备运行费用都会不断增加。,2020/10/7,26,大修理

11、间隔期与运行费用的关系,2020/10/7,27,合理的大修理间隔期可用下述方法求得。 设第 个大修理间隔期内生产单位产品的平均总费用为 ,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则有: 式中: 第 个大修理间隔期内应分摊的设备价值损耗 分别为第 和第 次大修理后的设备价值 第 次大修理的费用 第 个大修理间隔期内生产产品总量 第 个的修理间隔期内设备运行总费用,(9-2),(9-3),2020/10/7,28,假定生产单位产品的设备运行费用呈指数增长,则: 式中: 第 个大修理间隔期初生产单位产品的设备运行费 第 个大修理间隔期内生产单位产品设备运行费用增长系数 第 个大修理间隔期内生产单位产品设备运行费用增

12、长指数,(9-4),2020/10/7,29,又假定设备价值损耗与生产产品的数量呈线性关系,即: (9-5) 式中: 第 个大修理周期内生产单位产品应分摊的设备价值损耗 将式(9-4)、式(9-5)代入式(9-2),可得: (9-6),2020/10/7,30,要使大修理间隔期内生产单位产品的平均总费用最小,须满足: 即: (9-7) 式中, 即为第 个大修理间隔期内可使生产单位产品平均总费用最小的生产量。,2020/10/7,31,若生产单位产品的设备运行费用呈线性增长,即 ,则:,有了各个大修理间隔期内应生产的最佳产量数后,若知道设备在该间隔期内的年生产能力,就不难求出各次大修理的间隔期

13、,然后再根据公式(9-1)找出设备应该大修理的次数。,(9-8),2020/10/7,32,第三节 设备更新及其技术经济分析,一、设备更新的概念 设备更新是修理以外的另一种设备综合磨损的补偿方式,是维护和扩大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设备更新有两种形式。 设备更新的时机,一般取决于设备的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 技术寿命是从技术的角度看设备最合理的使用期限,它是由无形磨损决定的。 经济寿命是从经济的角度看设备最合理的使用期限,它是由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共同决定的。,2020/10/7,33,设备的使用成本包括两个部分: 设备购置费的年分摊额; 设备的年运行费用(操作费、维修费、材料费、能源耗费等)。 设

14、备更新的两种形式: 原型更新:用相同的设备去更换有形磨损严重、不能继续使用的旧设备; 新型更新:用相对更为经济和完善的新设备更换那些技术上不能继续使用或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的旧设备。,2020/10/7,34,二、设备原型更新的决策方法,有些设备在其整个使用期内并不过时,也就是在一定时期内还没有更先进的设备出现。在上述情况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同样避免不了有形磨损的作用,结果将引起维修费用,特别是大修理费用以及其他运行费用不断增加,这时即使进行原型设备替换,在经济上往往也是合算的。这就是原型更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分析设备的经济寿命进行更新决策。,2020/10/7,35,设每年运行成本

15、增加额为 。若设备使用 年,则第 年时的运行成本为: 式中: 运行成本的初始值,即第一年的运行成本 设备使用年数,2020/10/7,36,那么T年内运行成本的年平均值将为:,除运行成本外,在使用设备的年总费用中还有每年分摊的设备购置费用,其金额为: 式中: 设备的原始价值 设备处理时的残值,2020/10/7,37,设备经济寿命的决定,连续函数:求极值 离散表:最低年份,2020/10/7,38,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延长每年分摊的设备费用是逐年下降的,而年均运行成本却逐年线性上升。综合考虑这两个方面的因素,一般来说,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设备使用的年均总费用的变化规律是先降后升,呈“U”型曲线。 年均总费用的计算公式为:,2020/10/7,39,可用求极值的方法,找出设备的经济寿命,亦即设备原型更新的最佳时期。 设 为一常数,令 则经济寿命: 如果设备残值不能视为常数,运行成本不呈线性增长,各年不同,且无规律可循,这时可根据工厂的记录或者对实际情况的预测,用列表法来判断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