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速率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7130355 上传时间:2020-10-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速率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速率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速率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速率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速率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速率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速率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时间:40分钟)选题表知识点题号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1,6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与比较4,7,8,9,11,12,1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3,5,10,14基础过关1.(2017河南洛阳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来表示B.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由浓度单位决定C.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变小,所以用反应物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负值D.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同一时间内、同一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解析: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

2、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A、C错误;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由时间单位和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决定,B错误;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同一时间内、同一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D正确。2.(2016山东德州期末)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C)A.A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将Al粉改为Al片B.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质量分数为98.3%的浓硫酸C.Zn与稀硫酸反应时,适当提高溶液的温度D.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解析:将Al粉改为Al片,减小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速率减慢,A错误;Fe在浓硫酸中钝化,不能生成氢气,B错误;

3、Zn与稀硫酸反应时,适当提高溶液的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C正确;水的浓度是常数,钠和水反应的速率与水的多少无关,D错误。3.(2017湖北模拟)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100 mL 2 molL-1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B.用铝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铝片和浓硫酸反应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C.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 减慢D.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解析:加入氯化钠溶液,相当于对盐酸稀释,盐酸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A错误;改用铝片和浓硫酸反应

4、时,如常温则发生钝化,得不到氢气,B错误;不论该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升温化学反应速率必然加快,C错误;对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减小压强,气体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D正确。4.(2017福建龙岩期末)下表为某学生进行的两组实验:反应物Na2S2O3溶液H2SO4溶液水甲0.1 molL-110 mL0.1 molL-110 mL5 mL乙0.2 molL-15 mL0.2 molL-15 mL20 mL若其他条件均相同,上述两组实验中,对应反应的反应速率关系为(A)A.甲乙 B.甲乙C.甲=乙 D.无法判断解析:甲组溶液的总体积是25 mL,混合溶液中,甲组反应物的浓度c(Na2S2

5、O3)=c(H2SO4)=0.04 molL-1;乙组溶液的总体积是30 mL,混合溶液中,乙组反应物的浓度c(Na2S2O3)=c(H2SO4)=0.033 molL-1。由于甲组中反应物的浓度较大,故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其反应速率较大,即甲组的反应速率大于乙组的反应速率,A项正确。5.(2016福建泉州期末)下列反应中生成H2的速率最快的是(D)金属酸溶液温度AZn0.5 molL-1 H2SO420 BFe1 molL-1HCl20 CAl2 molL-1HCl30 DMg2 molL-1H2SO430 解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物质的性质,四种金属与酸反应时,金属的活泼性越强,化

6、学反应速率越大,其中Mg最活泼,则Mg与酸反应的速率最大,又因选项D中氢离子的浓度、温度都最高,则D中反应速率最快。6.对于化学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用HCl和CaCl2在单位时间内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数据不同,但所表示的意义相同B.不能用CaCO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但可用水来表示C.用H2O和CO2表示的反应速率相同D.可用CaCl2浓度的减少表示其反应速率解析: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其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达意义相同,A正确;CaCO3是固体,H2O为纯液体,不能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B、C错误;CaC

7、l2是生成物,应用其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反应速率,D错误。7.反应2SO2(g)+O2(g)2SO3(g)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3 mol/L,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3 mol/(Ls),则这段时间为(C)A.0.1 s B.2.5 s C.5 s D.10 s解析:v(SO3)=2v(O2)=20.03 mol/(Ls)=0.06 mol/(Ls),则 t=5 s。8.(2017浙江湖州期中)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010 s的化学反应速率v(Z)= 。(3)反应

8、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 。解析:(1)由图像可以看出X、Y的物质的量减小,Z的物质的量增多,则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与化学计量数呈正比,则有n(X)n(Y)n(Z)=(1.20 mol- 0.41 mol)(1.0 mol-0.21 mol)(1.58-0) mol=11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2Z(g)。(2)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0.079 mol/ (Ls)。(3)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395 mol/L。答案:(1)X(g)+Y(g)2Z(g)(2)0.079 mol

9、/(Ls)(3)0.395 mol/L9.一定条件下,H2O2在水溶液中发生分解反应:2H2O22H2O+O2。反应过程中,测得不同时间H2O2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t/min020406080c(H2O2)/(mol/L)0.800.400.200.100.05(1)H2O2的分解反应 (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2)该分解反应02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为 mol/(Lmin)。(3)如果反应所用的H2O2溶液为100 mL,则共产生O2。A.0.08 g B.0.16 g C.1.28 g D.2.4 g解析:(1)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依据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

10、化判断为氧化还原反应。(2)该分解反应02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0.02 mol/(Lmin)。(3)如果反应所用的H2O2溶液为100 mL,则n(H2O2)=0.1 L0.80 mol/L=0.08 mol,由化学方程式定量关系可知,共产生O2 0.04 mol,则m(O2)=0.04 mol32 g/mol=1.28 g。答案:(1)是(2)0.02(3)C能力提升10.温度不变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A(g)B(g),若反应物浓度由0.1 mol/L降到 0.06 mol/L 需 20 s,那么由0.06 mol/L降到 0.036 mol/L所需反应时间应(C)A.等于

11、10 s B.等于12 s C.大于12 s D.小于12 s解析:v(A)=0.002 mol/(Ls),若反应速率不变,则t=12 s,但随着浓度的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故所需时间大于12 s。11.(2017江西赣中南五校联考)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B(g)2C(g)+D(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B)A.1.6 molB.2.8 molC.2.4 molD.1.2 mol解析: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B)=0.5v(A)=0.5 0.1

12、2 mol/(Ls)=0.06 mol/(Ls),所以c(B)=0.06 mol/(Ls) 10 s=0.6 mol/L,所以n(B)=0.6 mol/L2 L=1.2 mol,故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为4 mol-1.2 mol=2.8 mol。12.(2016河南周口期末)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5 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 (Lmin)。求:(1)此时A的浓度c(A)= mol/L,反应开始前容器中的A、B的物质的量:n(A

13、)=n(B)= mol。(2)B的平均反应速率v(B)=mol/(Lmin)。(3)x的值为 。解析:(1)5 min后,n(D)=0.5 mol/L2 L=1 mol,根据3A(g)+B(g) xC(g)+2D(g),生成1 mol D要消耗1.5 mol A和0.5 mol B,设初始时A、B的物质的量均为 n mol,则(n-1.5)(n-0.5)=35,即n=3。c(A)=0.75 mol/L。(2)v(B)=0.05 mol/(Lmin)。(3)n(C)=0.1 mol/(Lmin)5 min2 L=1 mol,n(D)=0.5 mol/L 2 L=1 mol,n(C)n(D)=11

14、,根据 3A(g)+B(g)xC(g)+2D(g),因为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 x=2。答案:(1)0.753(2)0.05(3)213.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实验序号金属质量/g金属状态c(H2SO4)/(molL-1)V(硫酸)/mL溶液温度/金属消失的时间/s反应前反应后10.10丝0.550203450020.10粉末0.55020355030.10丝0.750203625040.10丝0.850203520050.10粉末0.85020362560.10丝1.050203512570.10丝1.05035505080.10丝1.150203410090.10丝1.150304440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由实验可推知,反应物的总能量 (填“”或“=”)产物的总能量。(2)实验4和5表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