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理论的几个不同观点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6801030 上传时间:2020-10-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7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理论的几个不同观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与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理论的几个不同观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与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理论的几个不同观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与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理论的几个不同观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与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理论的几个不同观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理论的几个不同观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理论的几个不同观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與野中郁次郎的知識創造理論的幾個不同觀點與野中郁次郎的知識創造理論的幾個不同觀點 前言:前言: 幾乎所有討論知識管理理論的論述都會引用野中郁次郎的知識創造理論,無 人不把他的理論當成聖經般的膜拜。對此我想從分析哲學、認知科學、“博藍尼” 的”個人知識 邁向後批判哲學”一書等1幾個觀點中提出不同看法。 野中郁次郎的知識創造理論野中郁次郎的知識創造理論 野中育次郎認為知識可分為外顯知識與內隱知識,而知識創造是經由兩種知 識的互動所產生的。創造過程是經由四個知識轉換模式所形成的知識螺旋產生 的,這四個模式分述如下:2 共同化:從內隱知識到內隱知識。共同化是藉由分享經驗從而達到創造內隱 知識的過程,心

2、智模式與技術性技巧的分享為同一類。個人可不透過語言而自他 人處獲得內隱知識。 外化:從內隱知識到外顯知識。將內隱知識明白表達為外顯觀念(或稱形式 概念3)的過程,透過演繹法、歸納法、隱喻、類比、觀念、假設或模式表達出來。 結合:從外顯知識到外顯知識。將觀念加以系統化而形成知識體系的過程, 這種模式的知識轉化牽涉到結合不同的外顯知識體系;個人透過文件、會議、電 話交談或是電腦化的溝通網路交換並結合知識。 內化:由外顯知識到內隱知識。將外顯知識轉化為內隱知識的過程,和邊 做邊學相關。當經驗透過共同化、外化、結合,進一步內化到個人的隱性知識 基礎上時,它們就成為有價值的資產。 上述四種轉換模式形成的

3、知識螺旋如下圖所示: 1“博藍尼”是內隱知識觀點的創始者,他的內隱知識觀點是在”個人知識 邁向後批判哲學”一書中 提出的。 2 參見野中育次郎與竹內弘高”創新求勝”P81P97 3 參見 “知識創造的螺旋” 野中郁次郎、竹內弘高著,李萌譯,大陸”知識產權出版社 由上述四種模式創造出來的知識內容如下圖所示: 內隱知識 外顯知識 內隱知識 共同化 (Socialization) 共鳴的知識 外化 (Externalization) 觀念性知識 外顯知識 內化 (Internalization) 操作性知識 結合 (Combination) 系統化知識 由上圖的簡單知識螺旋加上個人、組織、企業構面後

4、的組織知識螺旋如下所示: 隱性知識與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的迷思顯性知識的迷思 內隱知識是由博藍尼首先在他在1957年的”個人知識 邁向後批判哲學”一書 中提出,後經野中郁次郎與竹內弘高在”創新求勝”一書中大力的提倡才眾所皆 知。事實上早在古希臘時代就存在類似的探討,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戈拉提出一 個觀念:“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 度”,他認為人的感覺經驗是認識萬物的基礎;而柏拉圖則提出觀念論認為人類 所面對的世界有兩個,一個是物質世界、一個是觀念世界, 物質世界是人感覺 的認識物件,觀念世界是人理智的認識物件;而物質世界是觀念世界的影像,影 像世界的認識不是真認

5、識只可當作一種意見而已非確實的真理,而觀念世界的事 物認識是理智藉直觀之力所獲得的才是真實的知識。這樣的爭論一直延續到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的近現代哲學。近現代哲學的主流是分析哲學以羅素與維根斯 坦為主要代表人物,其研究對象則是語言分析與邏輯分析。羅素認為一個詞語4的 定義有兩種定義方式一種是文字定義用以表達邏輯概念邏輯概念,另一是實指定義用以表 達初初始概念始概念。而文字定義如果不斷的對文字定義內所使用的文字再定義,如此向 前推朔最後必然只剩實指定義5。而實指定義則指向人類大腦的感知覺經驗。由 此可知事實上人類所有外顯知識如果不斷的向前推朔探討,最後必然僅剩內隱知 識,且所有的外顯知識

6、必然蘊含內隱知識的成分並不存在絕對的外顯知識。人類 大腦的感知覺對外在環境的體驗透過文字敘述後便成了外顯知識。野中郁次郎把 內隱知識分為認知型與技能型的內隱知識,我們對認知型的內隱知識再進行分 類,可分為兩類: 4 概念由詞語所表述,因此當我們對詞語定義時其實也是在對概念下定義。 5 見羅素”人類的知識”一書 P289,大陸商務出版社出版 一類是人類大腦如何將感知覺文字化,這類知識牽涉到人類的思維過程與語 言的運用是一種絕對的內隱知識,這類知識屬於認知科學的研究範疇,有興趣的 讀者可參考認知科學的相關資料。 另一類是未經文字敘述的人類感知覺,一個人將感知覺文字化後才能精確的 將知識不斷傳遞給下

7、一代,這種文字化的過程即是柏拉圖所稱觀念化的觀點,對 分析哲學而言則是”定義過程”。誠如前段所敘述的”如何將感知覺文字化”是一種 絕對的內隱知識屬於認知科學的研究範疇;但是人類透過定義、量化等方法將人 類的感知覺標準化後成為主觀或客觀的外顯知識透過社會建構的過程成為知識 體系以便進一步的運用與傳播。 綜上所述,所有的專門知識或日常知識都蘊含外顯知識與內隱知識,我們 無法將所有的知識一刀切成兩類。而所有的外顯知識經不斷的文字定義後最終將 僅剩內隱知識,內隱知識來自人類的感知,因此人類感知覺的經驗是所有知識的 起源。 知識創造的幾個不同知識創造的幾個不同觀點觀點 野中郁次郎認為知識創造需經過四種知

8、識轉換過程:共同化(Socialization)、 外化(Externalization)、結合(Combination)、內化(Internalization)的過程產生。對此 我有幾個不同觀點: 1. 共同化(Socialization)過程不僅只發生內隱知識的傳遞: 一個人在一個群體與社會中,彼此間互動過程中所傳遞的知識不僅含有 內隱知識也包括外顯知識,且彼此所傳遞的內隱知識必須透過外顯知識的 輔助才能完成,單一傳遞內隱知識的成分是非常低的。 2. 外顯知識的產生並非全部來自內隱知識的外化 所謂的觀念性知識指的就是概念性6知識,從內隱知識可外化成外顯知 識這是無庸置疑的,但並非所有的外顯

9、概念性知識全是由內隱知識外化產 生的,也可能是由既有的外顯概念性知識中直接透過歸納產生新概念。兩 種概念經過合併、比較也可產生新概念;而透過增加或消除單一概念的性 質或屬性往往也可產生新概念。若從邏輯實證主義的觀點解釋內隱知識與 外顯知識,我們可把初始概念比喻為內隱知識,而邏輯概念可類比為外險 概念。因此內隱知識外化的過程可視為將人類感知覺轉換成初始概念的過 程,而邏輯概念則直接來自邏輯概念或初始概念的結合而非人類的感知 覺。邏輯概念的創造對知識體系的建構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3. 觀念或概念系統化形成知識體系的過程需要內隱知識的參與 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當一個新概念加入知識體系時,知識體系會有兩

10、 種作用。 同化:同化不會改變知識結構體系,只會增加新概念與知識體系內既有概念 6概念在認知心理學的意義是人腦反應客觀事物本質屬性與特徵的思維形式,由語詞所表述。而 這種概念化過程牽涉到人類思維的抽象能力與想像能力。 的連結。 調節:調節會改變知識結構體系,原來的知識結構體系內的概念間的連結關 係改變了,也新增新概念與既有概念的連結。 但知識體系發生同化與調節的過程就無法用言述說明而需要內隱知識 的參與,因此外顯知識如何結合成為知識體系的過程需要內隱知識才能完 成,而不單只是外顯知識的作用而已。 4. 外顯知識在未結合成系統化的知識體系時即可能內化成內隱知識 事實上依照創造內隱知識的作者博藍尼

11、的觀點來說從外顯知識內化成 內隱知識的過程其實是忘記詞語的表達內容7。從認知心理學來看人類記憶 可分為語言記憶與非語言記憶,另又可分為短時記憶與長時記憶。而外顯知 識內化成內隱知識其實只是語言記憶的短時記憶被轉移到長時記憶一時忘 記而已,但是長時記憶是動態的一個人有時會忘記但不會一輩子都是在長時 記憶。同理外顯知識在未形成系統化知識的知識體系時,知識體系內的某些 概念就可能因不常使用而被移到長時記憶而忘記,當有需要時可能就會被再 移到短時記憶,因此一個概念的詞語定義可能會在短時記憶與長時記憶中不 斷的流動。 結論結論 一門專門知識的系統化是不斷隨事物的演化而不斷變動,依照野中郁次郎 的觀點,知

12、識的創造是由內隱知識的共同化然後外化成外顯知識;在經由外顯知 識的系統化成一知識體系,最後知識體系內化成內隱知識;內隱知識再共同化不 斷的循環創造知識。從以上的幾個不同觀點中可發現野中郁次郎知識螺旋根本就 不存在 , 知識創造過程中的共同化過程其實不僅內隱知識同時也須外顯知識的共 同化。而新知識的創造不僅源自內隱知識,外顯知識也可產生新概念。其次外顯 知識的系統化不僅是外顯知識的結合而已,外顯知識如何系統化就受內隱知識的 控制。最後外顯知識的內化其實是人類大腦將外顯知識從短時記憶搬到長時記 憶,而長時記憶是動態的隨時可能回到短時記憶,因此知識體系內的所有概念都 有可能因使用頻率而隨時在長時記憶

13、與短時記憶間不斷流動。 綜上所述我們可認 為知識螺旋其實是不存在的概念。 作者簡介:作者簡介: 蘇東明蘇東明 Edward Su 目前正專注研究知識管理並致力於推動知識管理目前正專注研究知識管理並致力於推動知識管理 學歷:學歷: 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淡江大學電子計算機科學系淡江大學電子計算機科學系 經歷:經歷: 7 見博藍尼的”個人知識 邁向後批判哲學” P127 “以醫學知識為例”該段內容 英華達電子股份有英華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限公司 - 資訊處協理資訊處協理 英業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英業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網路支援部副理網路支援部副理 飛利浦電子有限公飛利浦電子有限公 司司 - 自動化專員自動化專員 致遠會計師事務所電腦致遠會計師事務所電腦 - 電腦審計組副組長電腦審計組副組長 安侯協和會計師事務所安侯協和會計師事務所 - 電腦審計專員電腦審計專員 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 - 會計制度自動化特約研究員會計制度自動化特約研究員 Mail Address: 部落格:部落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