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现象整理

上传人:五****心 文档编号:146652 上传时间:2016-11-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现象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文言现象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文言现象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言现象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文言现象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现象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现象整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季氏将伐颛臾【重点梳理】一、文言实词 1特殊词义(1)何以伐为(语气词,表反问)(2)是社稷之臣也(指示代词,这 )(3)盖均无贫(句首发语词 )(4)则修文德以来之(整治)2词类活用(1) 使动用法。 既来之,则安之 (使来、使安定)/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使来)(2) 名词作动词。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托辞,找借口)二、文言虚词1而(1) 连词,表转折。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2) 连词,表并列。 固而近于费/不患寡而患不均/ 而在萧

2、墙之内也 2之 (1) 助词,的。 是社稷之臣也/是谁之过与/ 吾恐季孙之忧/而在萧墙之内也(2) 代词。 夫子欲之(它)/ 既来之,则安之 (代远人)3且 (1) 连词,而且,并且。 且在邦域之中矣(2) 连词,况且。 且尔言过矣4为(1) 动词,成为。 后世必为子孙忧(2) 语气词,表反问。 何以伐为5也(1) 语气词,表判断。 是社稷之臣也(2) 句中语气词。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3) 句末语气词。 今由与求也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6以(1) 介词,用。 何以伐为(2) 连词,表目的,相当于“以便” 。 则修文德以来之7于(1) 介词,对。 季氏将有事于

3、颛臾(2) 介词,从。 虎兕出于押(3) 介词,在。 龟玉毁于椟中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语气词“也” ,表判断)2疑问句 (1)求!无乃尔是过与(疑问语气词 “与” ,表疑问)(2)何以伐为(疑问代词 “何” 与句末语气词“为” ,表反问)(3)是谁之过与(疑问代词“谁 ”与疑问语气词“与” ,表疑问)3省略句(1)昔者先王以(之)为东蒙主(省动词宾语 “之” ,即颛臾)(2)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国君 )则修文德以来之(省去主语“国君”)(3)(国君 )既来之,则安之(省去主语 “国君”)(4)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

4、之)也(省去宾语“之”)4倒装句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于颛臾有事,介词宾语后置 )(2)何以伐为(以何伐为,宾语前置)(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于柙出,介词宾语后置;于椟中毁,介词宾语后置)(4)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于邦内谋动干戈,介词宾语后置 )【课堂演练】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社稷之臣也 这B则修文德以来之 整治C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指孔子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D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主祭蒙山的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B后世必为子

5、孙忧 何以伐为C而在萧墙之内也 是社稷之臣也D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无乃尔是过与?(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4)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寡人之于国也【重点梳理】一、文言实词1 通假字(1)刚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通“毋” ,不要)(2)无失其时(通“毋” ,不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斑” ,此处指头发花白)(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同 “途” ,道路)2 特殊词义(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2)邻国之民不加少(副词,更、更加 )(3)直不

6、百步耳(只是,不过 )(4)数罟不入洿池(细密)3一词多义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前一个为动词,吃;后一个为名词,食物)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4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 敲鼓)/ 树之以桑(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穿)/ 然而不王者(称王)二、文言虚词1而(1) 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 弃甲曳兵而走 ()(2) 连词,表承接。 或百步而后止()(3) 连词,表转折。 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4) 连词,表并列。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2其(1)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那里” 。 则移其民于河东 ()(2) 代词,

7、作定语成分 移其粟于河内( 代河东的)/ 无失其时(它们的)3之(1)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寡人之于国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 结构助词,的。 察邻国之政/王道之始也(3)衬音助词,无义。 填然鼓之/树之以桑代词,作宾语成分 申之以孝悌之义(指代百姓)/ 未之有也( 代前面所说的事)4焉(1) 句末语气助词。 尽心焉耳矣(2) 代词 斯天下之民至焉( 指代“王”)5然(1) 指示代词,这样。 河东凶亦然/然而不王者(2)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 。 填然鼓之6于(1) 介词,对于。 寡人之于国也(2) 介词,表比较,比。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3) 介词,在。 颁白者不负

8、戴于道路矣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语气词“也” ,表判断)(2)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 “者,也” ,表判断)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3)非我也,岁也(语气词 “也” ,表判断)2疑问句(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疑问代词 与“也”连用,表疑问)(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疑问代词“何”与“如”连用,表疑问)(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疑问代词 “何”在此表示反问)3省略句(1)(寡人)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省去主语“寡人”)(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士兵)弃甲曳兵而走

9、(省去主语“士兵”)(3)以(是) 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以”后省“是” , “以是”相当于“因此”)(4)(梁惠王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省去主语“梁惠王”)(5)(孟子)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省去主语“孟子”) (6)(国家)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省去主语“国家”) (7)(王) 则日:“非我也,岁也。 ”(省去主语“王”) 4倒装句(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于邻国多,介词宾语后置)(2)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介词宾语后置 )(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女戴,介词宾语后置)(4)未之有也(未有之

10、,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课堂演练】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而不王者 名词作动词,称王B树之以桑 名词作动词,种植C河内凶 谷场收成不好,荒年D弃曳兵而走 士兵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尽心焉耳矣 斯天下之民至焉B填然鼓之 树之以桑C以勇气闻于诸侯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河东凶亦然 然而不王者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3)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日:“非

11、我也,兵也。 ”黄花冈烈士事略序【重点梳理】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 (1)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通 “记” ,记述) (2)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 (通“倡” ,倡导)2特殊词义 (1)直可惊天地(简直) (2)滋可痛矣(更加、越发 ) (3)视清季有加(比) (4)满清末造(一个季节或一个朝代的末了) 3古今异义 (1)益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矣 古义:益、更加,副词 今义:滋生,增添 (2)顾自民国肇造 古义:建立 今义:制作 4词类活用 (1)名词为动用法。 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为作传)(2) 形容词用作动词 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 将发扬光大)(3) 使动用法 直可惊天

12、地,泣鬼神( 使惊动,使哭泣)二、文言虚词1之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1) 结构助词,的。 以坚毅不挠之精神/全国久蛰之人心(2)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3)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4) 代词。 吾党菁华付之一炬( 代“吾党菁华”) 2以(1) 介词,凭借。 以坚毅不挠之精神/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2) 介词,因为。 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3) 介词,拿、用。 倘国人皆以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4) 介词,把。 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5) 连词,因而。 不半载而武昌之革

13、命以成(6) 连词,来。 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3且 (1) 连词,表让步,尚且。 甚者且姓名不可考 (2) 连词,表递进。 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4为 (1) 介词,替。 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2) 介词,为了。 草木为之含悲(3) 介词,被。 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 (4) 动词,写作。 余为斯序,既痛逝者 5于 (1) 介词,比。 尤倍重于三十年前(2) 介词,向。 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3) 介词,在。 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而徒感慨于其遗事三、文言句式1省略句(1)风云因(之) 而变色(省动词宾语 “之” ,即“是役”)(2)不半载而武昌之革命以(之 )成(

14、省宾语“之” ,指广州起义)(3)并以(之) 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省动词宾语“之” ,即“斯序”)(4)时予方以讨贼督师(于)桂林(省介词“于”)(5) (是)滋可痛矣(省主语“是 ”,译为“这”)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2倒装句(1)怨愤所积(所积怨愤,定语后置)(2)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读兹编之国人,定语后置)(3)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桂林督师,状语后置 )(4)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余( 于余丐序,状语后置)(5)尤倍重于三十年前(于三十年前尤倍重,状语后置 )(6)而徒感慨于其遗事(于其遗事感慨,状语后置 )3被动句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

15、争之者(为所,表被动)【课堂演练】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明丐序于予 乞丐B主唱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通“倡” ,倡导C顾自民国肇造 建立D满清末造 一个季节或一个朝代的末了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而徒感慨于其遗事B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余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C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D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2)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3)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