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戉:早期王权的象征》阅读答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565450 上传时间:2020-10-0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戉:早期王权的象征》阅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戉:早期王权的象征》阅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戉:早期王权的象征》阅读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戉:早期王权的象征》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戉:早期王权的象征》阅读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戉:早期王权的象征 王者,一国之主。 其形三横一竖, 为何这样的构形?汉字早期在表达这个王 字时,以器具“戉”的象形来指代“王”,表明了“戉”即“王”的含义。不过 这个原初的字义,似乎很快就被淡忘了。两周到西汉时期对“王”字的解释,臆 断成分很重。 孔子曰:一贯三为王 。”董仲舒曰:“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 ” 孔子和董仲舒都没有将这个字解释准确。 甲骨文的发现,为推定“王”字的本初意义提供了证据。 文史学家吴其昌说, 戊、戉、戍、成、咸诸字皆由石斧的形状演化而来,其锋刃左右旁向者衍为上述 各字,其锋刃向下时则衍为工、士、壬、王诸字。这个斧头的形状,居然造就了 如此多的字形, 斧头的方向判定了字

2、的意义,让我们见识了古人造字的意趣。考 古学家林沄有专文说王,论“王”字本像无柄且刃缘向下的斧钺之形,本表 示军事统率权,后来这军事统率权的象征演变为王的权杖。 “戉”的象形,是王字定形的基础,这已经成为古文字学家的共识。历史学 家徐中舒也说戉的写法,“像刃部下向之斧形,以主刑杀之斧钺象征王者之权威” 。 甲骨文存在的商代, 钺已经是青铜质, 而戉字的出现却是更早时代的事,良渚文 化陶器上的刻画就是证据。良渚文化玉戉的背后,也许已经有了王权的定义吧。 戉这个字,可以给相关的字形字义更多的提示。有研究者论“辛”,说最早 的甲骨文“辛”,是一把执行最严厉刑法的割人肉用的锋利小刀,三面有刃,字 的下

3、尖或左偏或右偏, 表示刀锋歪斜,类似雕刻刀。这样解释其实并不到位, “辛” 的字形其实是一柄刃部向上的戉,下面那个尖尖其实是柄, 刃在上方, 那些学者 显然是将它认倒了。 再看看带有“辛”字根的“辟”, 甲骨文写成用戉砍掉了一个人的头的样子, 所以这是一种极重的刑罚, 砍头,古代谓之“大辟”。王是下达或者执行 “大辟” 的主体,所以王又有了“辟”这样奇怪的代称, 这与用戉代称王的意义是一样的。 诗经中有辟王,如大雅棫朴有“济济辟王,左右趣之。济济辟王,左 右奉璋”,这里说的“辟王”,就是周天子。汉代贾谊新书审微说到这样 一个故事:卫侯要朝见于周天子, 掌管接见事务的周行人问他的名号,说是叫 “

4、卫 侯辟疆”。周行人郑重地对卫侯说,辟为天子之号,诸侯是用不得的。卫侯不得 已临时更改了自己的名字,如此天子才接受了他的朝见。 古人将天子、辟、璧相提并论。辟之名,可以是天子,也可以就是璧。金文 “璧”字恰恰是借用了辟字的字形,借形亦借义,只是在字下加了个“玉”。璧 是献给天子的,璧因此有了天子的称名“辟”。璧是由辟而来,辟即为戉。在红 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中,都发现过璧形戉,也许透露出了一个信息: 璧与戉之间本来是可以画等号的,都是王权的体现。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17年 03月 28 日12 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王”字的构形是由

5、器具“戉”的象征指代而来的,“戉”像斧头之形,其 锋刃向下,就衍生出了“王”的字形。 B.“辛”的字形是一柄刃部向上的戉,用来执行割人肉的刑罚,但是一些学者 将它认倒了,把它当做一把三面有刃的小刀。 C.“辟”字的甲骨文写成了用戉砍掉一个人的头,而下达或执行砍头刑罚的主 体是王,所以“辟”字又可以用来代称王。 D.“璧”是献给天子的,所以古人造字时借用了代表天子的“辟”字,然后在 字下加上了玉字,于是就是成了“璧”字。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孔子和董仲舒采取臆测方法,没有将“王”字含义解释准确,所以汉字的造 字研究不能有主观想象,而应依据材料,科学推断。

6、B.古人造字仅从斧头锋刃的左右旁向和向下方向,就衍生出了不同的系列字形, 形成了字的意义,由此可见古人造字的童趣。 C.卫侯参见周天子,更改了“辟疆”的名字,才得朝见,可见当时对“辟”字 的用法,有明显限制,不可以随便用这个字取名。 D.判定文字的构形及意义, 可以依据文字象形的特点, 还可以用出土文物进行 佐证,甚至能在原始的刻画中找到蛛丝马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刃缘向下的斧钺之形, 虽然学者林沄认为表示军事统率权,徐中舒认为 主刑杀,但是他们都认为其象征王者权力。 B. 作为斧形的器物,“戉”有石质、青铜质和玉质,良渚文化陶器上的刻画证 明“戉”字的出现在商代青铜材质的钺之前。 C.作者引用大雅棫朴中“辟王”的例子,是为了证明“辟”可以作为王 的代称,这一结构和“戉”代称王是一样的。 D.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中,发现的璧形戉,证实了璧是王权的体 现,所以璧和戉所代表的含意基本是等同的。 阅读答案: 1.B 2.A 3.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