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之《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教学反思共三套附备课素材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563370 上传时间:2020-10-0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4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三首之《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教学反思共三套附备课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古诗三首之《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教学反思共三套附备课素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古诗三首之《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教学反思共三套附备课素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三首之《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教学反思共三套附备课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三首之《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教学反思共三套附备课素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三首之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教学反思(一) 古诗三首 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课文以 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三首古诗组成。该组教材是围 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的。三首诗描写的是古代儿 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回顾整堂课 的教学,总结如下: 1. 教学效果(思效) 依托动词,表演感悟。 稚子弄冰一诗运用动词准确地写出了孩子的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教学时,我让学生先把诗意弄明白,然后找出诗中孩子的动作“脱、 穿、敲” ,然后让学生模仿诗中的孩子进行表演,也来做一回无忧无 虑的“稚子”,大家纷纷行动起来。表演后,我让学生进行自我和他 人评

2、价,通过评价,学生了解到:稚子弄冰也是小心翼翼,倍加珍惜 的,一块普通的冰, 在孩子眼里是 “银钲” ,是“玉磬” ,是“玻璃(古 代玉石) ” , 而刚才同学们的表演没有把孩子的这份珍惜之情表演出来, 甚至还有的学生趁机闹腾, 经过这样的“抓动词表演评价” , 学生真正理解了“稚子”的天真可爱。 2. 教学收获(思得) (1)读中想象,体会诗的意境。 体会古诗文的意境,是古诗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但同时也是古诗文 教学的难点。在教学四时田园杂兴时,我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插 图, 由画入境,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如诗的第一、二句围绕耘田绩麻,我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

3、麻” 在夏忙中还要干些什么活, 学生会说出很多答案: 插秧、收割、犁地、 积肥等,想象诗人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然后同桌互 相练习,互相表演,让学生在想象中体会农民的艰辛,达到较好的效 果。 (2)古诗所描写的什么季节,是我们学习古诗、理解古诗的一个知 识点。在教学村晚时,我并没有按照教参上的标准答案告诉学生, 而是让学生从诗句、诗意中进行推理。学生从“山衔落日”判断出是 傍晚,从“草满池塘”可以推断出是夏天,再从“寒漪”推断出是秋 天,最后综合起来, 正是“夏末秋初”,这样让夏末秋初更加形象化。 3. 不足之处(思失) 教学四时田园杂兴中,我引导学生借注释,明诗意,悟诗境时, 教

4、学策略过于简单。学生们对诗歌的第四句“也傍桑阴学种瓜”最易 理解,也最容易感受孩子的勤劳,但对诗中体现的孩子的天真可爱, 学生不容易感受。 教学时,我以自己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感悟是不可 取的。 用何种策略引导学生感悟到孩子的天真可爱,应该下功夫琢磨。 教学策略的单一, 导致这一教学环节没有引领学生扎扎实实地进入诗 歌的意境。 4. 改进措施(思改) 小学生阅读能力尚在形成阶段, 要不断地让学生总结课堂上所学到的 阅读方法,并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以一篇带多篇”阅读,使 之形成能力。 古诗中像这样描写儿童活泼可爱的诗篇还有很多,应该 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自己搜集,自己积累,并开展“赛诗”会

5、。 这样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积累这方面知识。 古诗三首之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教学反思(二) 三首古诗都是写的作者童年时候的事情,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时田园杂兴 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田园诗,是其所创组诗 四 时田园杂兴 六十首中的一首, 诗人抓住村庄男女的劳动的场面进行描写,男的 外出劳作, 女的在家忙碌, 就连那小孩也深受家长勤劳品质的影响,学着做一些 力所能及的事, 真实地再现了夏日乡村农忙时的质朴生活,那生活充溢辛劳, 也 充溢恬适, 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扬。 全诗语言平 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 稚子弄冰 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

6、作的七言绝句。全诗四句, 从小孩幼稚嗜 玩的心理特征切入, 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 的 场景。 村晚 是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 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咬住的红红落日以及放牛回 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 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诗人即景而写, 构成 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一、教学效果 (一)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根据七言绝句押韵和断句的特点指导学 生读出诗歌的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味。 (二)在借助注释、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 象诗歌描述的画面,感受诗歌的

7、美好意境,诵出诗人的美好情怀。(三)迁移拓 展阅读,引导学生主动积累。 二、教学收获 教学四时田园杂兴诗句时,其一,我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一边读,一边 充实画面的物象, 丰满图画的内容, 感受田园劳动的繁忙与快乐,感受桑阴下学 种瓜孩子的俏皮可爱,从而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其二,反复地“想象 朗读感受朗读” ,融合起来,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诵 读。并且我适时予以点拨,如抓住“昼”和“夜”感受农民的勤快,抓住“各 当家”联想农民是多么繁忙啊! 这样,田园生活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宁静安详 的生活画面就呈现出来了。 稚子弄冰的诗句稍难理解一些,我采用了小组学习的方式,根据注解, 让学生

8、讨论、想象,也不难理解其意,同时也感受到了古诗的优美,达到了陶冶 情操,提升鉴赏的目的。 教学村晚时,在实践环节我采用“画中延伸,体验成功”这一方法。我 让学生动手添画, 使画面更加完整。 这不仅是给学生起个示范作用,而且让他们 觉得老师和他们是一起学习的伙伴,拉近师生的距离。 学生们个个都画得非常认 真,非常用心。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了古诗内容,又让学生在叙 述中锻炼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言。 三、不足之处 课堂教学效果不如人意。 原因之一: 在教学第一步骤, 给学生自主读诗的时 间有点少,集体朗读不能代替个人自读。 读不好, 教学第二个环节自然不好深入。 原因之二:引导学

9、生借注释,明诗意,悟诗境时,教学策略过于简单。用何种策 略引导学生感悟到孩子的天真可爱,应该下功夫琢磨。“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 儿女各当家” 的忙碌景象, 距离现在学生的生活也比较遥远,如何引导他们感受 农村男女夜以继日、 辛勤劳作的劳动场面, 进入诗歌描写的意境, 读懂作者的情 怀,若适时补充一些人们劳动的画面,学生应该更容易入境。教学策略的单一, 导致这一教学环节没有引领学生扎扎实实地进入诗歌的意境,因而整节课学生始 终游离于诗歌之外。 四、改进措施 今后,我不仅要钻研教材,更要钻研学生,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策略, 达成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考探索,真正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

10、 我今后课堂教学中应该付诸实践的首要任务。 古诗三首之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教学反思(三)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熟读深思,层层深入 在教学四时田园杂兴 时,首先让学生了解诗题及作者, 然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品读、感悟。在熟读诗歌的基础 上,梳理诗中的重点词句,抓住诗中的字眼,理解整首诗的 诗意。通过自学、小组交流、全班反馈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 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 象诗歌的意境,体悟作者表达的情感。最后又为学生补充了 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其他诗句,让学生自己分析、感悟。 二、抓住字眼,品味意境 在教学稚子弄冰 时, 引导学生在

11、反复朗读中细细品味, 鼓励学生抓住相应的字眼,品味到了古诗所传达的意境。 三、以画激趣,读中感悟 在 村晚这首诗的教学中, 改变了古诗教学一味讲解、 生硬体会诗意的传统教法,从插图激趣、读中自悟、延伸阅 读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力求让学生从画中体验古诗的意境, 在个性化朗读中感悟诗意和情感,很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学得轻松, 而且学得快乐, 体现了让学生“乐学”的教学新理念。 备课素材 四时田园杂兴 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 描 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 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稚子弄冰 这首诗写冬天

12、孩子们的一场嬉戏: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 当作 钲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水玉破碎的声音。诗写 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嬉乐与失望,宛然在目。 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 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 池水灌得满满 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 池水波纹中。 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 诗人即景而 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精彩片段: 师: (课件出示“牛”字的小篆。 )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个什么字吗? 生:这是个“牛”字。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这个字弯弯的一笔就像牛的两只角,横着的一笔

13、就像牛的身子, 竖着的 一笔的上面是牛头,竖着的一笔的下面是牛的尾巴。 师:你分析的太正确啦!这的确是个“牛”字,字体是小篆。 师:同学们看到过牛吗? 生:经常见到。 师:在哪里见过的呢? 生:我在电视剧中看到过。 生:我在课本的插图中看到过。 生:我在农村老家看到过爷爷用牛拉车。 生:我在牛奶的包装盒上看到过。 师:奶牛为我们提供营养丰富的牛奶。在农村牛可以用来犁田、拉车,作用 可大了。尤其是在古代,牛是生产劳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师: (课件出示甲骨文的“牧”字。 )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个什么字吗? 生:应该是个“牧”字。 师:这是甲骨文的“牧”字。你能根据“牧”字的形状猜一猜它

14、的意思吗? 生:右边是一只“牛”,左边一个人,人在放牛。 师:你真棒。甲骨文的“牧”字,意思就是表示手拿棍棒牧牛。 师:由“牧”字可以引申出好多的词语。 比如,把牛羊带到草地去吃草叫 “放 牧” ,谁还能说出像这样的词语? 生:放牛、放羊的孩子叫“牧童” 。 生:放牛放羊的大人叫“牧民” 。 生:牧民们集聚的地方叫“牧区” 。 生:牧民们养牛养羊的地方叫“牧场” 。 生:帮助牧民放羊的狗叫“牧羊犬” 。 师: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他吹的笛子叫什么? 生:牧笛。 师:牧笛声音清脆响亮,一般都很短,所以又称短笛。 师: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唱着歌,人们把牧童唱的歌叫什么? 生:牧歌。 师:同

15、学们真棒,用“牧”字组成了放牧、牧童、牧民、牧区、牧场、牧羊 犬、牧笛、牧歌这么多的词语。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牧童”诗,古诗的题目是村晚。这 是宋朝诗人雷震晚年隐居,游览农家之时,在夏天的傍晚看到的一幅画面。 师: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本上的这首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试着理解诗意, 不理解的词语可以看下面的注释或查字典,最后把诗的大体意思说给同桌听听。 (学生自读古诗,理解诗意,同桌互说诗的意思)。 师: (课件出示“漪”) ,谁来读? 生: (朗读) 。 师:谁愿意把整首诗朗读给大家听? 生: (朗读) 。 师:学习诗歌,朗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 技巧,如

16、音调的高低、 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 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 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生: (集体朗读。) 师:谁来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大概意思说给大家听? 生: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池岸。远远的青山,衔着通 红的落日, 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 闪动着让人感到寒意的粼粼波光。那小牧童 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 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却是那么的自由快乐。 师:诗是无形画,朗读古诗时,一般会在脑海里浮现一幅画面。同学们放开 声音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看在你脑海里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生: (自由地放声朗读古诗。 ) 师:谁来把自己脑海里浮现出来的画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读着读着, 我仿佛看到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微波粼粼的池塘里倒映着晚 霞, 泛出金黄的光芒, 一个可爱的小男孩骑着大牛, 吹着短笛,慢慢地向家走去。 生:我看到了晚霞照耀着小山坡,照耀着小山坡下清澈见底的池塘,一个小 男孩横坐在牛背上, 他欣赏着这美丽的画面, 拿起牧笛吹起了优美的小曲,被陶 醉了的牧童好像忘记了要回家。 生:我仿佛看到草慢慢地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