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13.1《读书:目的和前提》学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557745 上传时间:2020-10-0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0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13.1《读书:目的和前提》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13.1《读书:目的和前提》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13.1《读书:目的和前提》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13.1《读书:目的和前提》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13.1《读书:目的和前提》学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11 读书:目的和前提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层次,了解层进式的论证结构,掌握文章严谨的逻辑顺序。 2理解并阐释文中的主要内容,学会筛选并整合信息。 3领会作者的思想观点,明确阅读经典对一个人获得教养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了解作者的观点,鉴赏文章的重点语句。 学习运用作者以自身为例论证观点的方法。 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人类获取教养的途径。 【学习过程】 (一)助读链接 一、作者简介 赫尔曼 黑塞( Hesse Hermann,18771962) ,德国作家,诗人。原籍德国,1923 年入瑞 士籍, 以后长期在瑞士隐居乡间。 他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 其代表作 荒原狼

2、 (1927) 曾轰动欧美, 被托马斯 曼誉为德国的 尤利西斯。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 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 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获诺贝尔文学 奖。黑塞一生不在乎世俗,一心追求自我实现,他的文字朴素笨拙没有废话,却有着直戳人心 的力量。 二、相关知识 名人读书方法 1借摘读。旧时代,革命书籍十分是节抄,并且做详细分析,便于理解深刻。 2 / 11 2翻选读。吴昌硕博览群书,曾对门生说:“书不能死读,先翻翻序,看看结尾,不好 不看,好的翻翻,极有价值的才值得花力气精读,要不你有多少心血能花在上面?” 3插缝读。学者顾颉刚陪夫人就诊的时候,也要挟书阅

3、读,若有所得,归来即记在笔记 本上。 35 年间,他记的笔记竟达160 册之多。 4“啃”“悟”读。作家张贤亮当年被打成“右派”下放农场十年,唯一能看的只有一 本资本论,他的读法是“啃”和“悟”。他说:“古时文人三更灯火五更寒,啃的就是四 书五经,依此作底,写起文章来海阔天空,头头是道。”他喜欢美国作家福克纳的作品,但他 从不整篇细读,只是跳着翻看,用文学的悟性体味作者的创作精髓。 5选择读。朱光潜说:要知道读书好比探险,也不能全靠别人指导,自己也须费些工夫 去搜求。别人只能介绍, 抉择还要靠你自己。 他认为:“你与其读千卷的诗集, 不如读一部国 风或古诗十九首 ,你与其读千卷希腊哲学的书籍,

4、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 6重复读。德国哲学家狄慈根说:“重复是学习之母。”对有些难懂的书,他坚持一读 再读,直到懂了记下为止。他说: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问题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 得该问题的肤表的见解, 先剜览许多页和好多章, 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 以求获得精密的知识。 7交叉读。理论家胡乔木共有136 个三米高的大书架,约3 万多册的私人藏书。他没有 什么业余嗜好,休息的一大方式就是同时看五本内容完全不同的书,如哲学、外国小说、政治、 剧本、自然科学类的书,同时交叉着看,以调换脑子,而在调换脑子的同时,又有所得。 8“怪”法读。台湾作家李敖珍视书中的资料,更甚于书本身。他常把书中

5、重要的资料 影印下来,或者直接撕下,再作分门别类的“专集整理”,名曰“吸收日月精华”,等到书中 的“精华”被他吸收光了,这本书对他来说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送、卖、扔,他都没有多大 意见。 (二)语言整合 一、读准字音 1给下列加点的单音字注音 狭隘 ( i )慰藉 (ji ) 瞬 间(sh n)跋涉 (sh) 卷帙 (zh)沉溺 (n) 戕 害(qi n)刹 那(ch) 霎 时(sh)麻痹 (b) 2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3 / 11 累 积累 l i 累 赘 l i 劳累 l i 数 不计其数 sh 数 典忘祖 sh 数 见不鲜 shu 二、写对字形 ji n 缰 绳 ji n 疆 界 j

6、i n 僵 死 闲xi 暇 时光 白璧无xi 瑕 闻名xi 遐 迩 赤lu lu 裸裸 k颗 粒 青k稞 遵xn 循 xn 殉 难 xn 徇 私 松ch弛 骏马奔ch驰 时m o 髦 大chn 氅 三、用对词语 判断下列词语使用得正误并解释。 1水是生命之源泉,水与生命的起源息息相通 。 ( ) 息息相通:呼吸相通,比喻彼此契合无间。 2听说留学国外的儿子生病了,妈妈非常担心,但也只能望洋兴叹 ,帮不上忙。( ) 望洋兴叹:今多比喻力量不足或缺少条件, 面对某事而感到无可奈何。 一般强调自己无能 为力做某事而无可奈何。句意强调路程远,帮不上忙。可改为“ 鞭长莫及 ” 。 3为什么遭受这些苦难的

7、人是我?生活没有给我答案。有时候我快要撑不下去了,想就 算了吧,一劳永逸 地离开这个世界。( ) 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文意是强调“了结自己”, 可改为“一了百了”。 4地方政府要严格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的明确要求,举一反三 ,全面排查,共同管理, 守护祖国的碧水蓝天。 ( ) 举一反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 5近期的学生和老师的几次纠纷把教育推向波峰。有人就意味深长地说,何不回到私塾 时代,教育社会化,市场调节教育收入,大家相安无事,各得其所 。 ( ) 各得其所:原指每一个人都得到满足。后来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三)文意理解 1

8、通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划分文章的结构。 4 / 11 章节内容 一(1)真正的修养 二(25)杰作的作用 三(67)阅读经典的必要性 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内容。 答:这是瑞士作家赫尔曼 黑塞写的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 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 善自我修养。文章阐述读书是获得教养的途径,高视阔步,既有理性思考,也富有感染力,以 亲身体验说明问题,许多论述充溢着对读书的感情。文章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如把不 同的阅读品位作对比,以人成长的不同追求作对比等。文章用的是谈话方式,亲切自然,语言 富有哲理和诗意。

9、 (四)细研精析 1(目标 1关键词语的含义)阅读文章第 1 自然段,简要说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 答:什么是“真正的修养”?作者把它界定为“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同 时指出真正的修养呈现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 呈现的。在这里,作者的意思很清楚: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 2 (目标 2关键句子的含意)作者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 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不矛盾吗? 答:这两句话并不矛盾。在这里“教养”和“修养”的内涵是交叉的。真正的修养不存在 功利的企图, 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而“具体

10、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 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 教养是生存的境界。 3 (目标 3观点态度)作者认为阅读不在于数量,说“有人一生只读过十来本书,却 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 作者倡导的是怎样的一种读书观?为什么通过读书获取教养要和 “个性”“人格”联系在一起? 答:作者认为读书是为了“心的教养”,他倡导的是“爱的阅读”和有效的阅读。善于读 书的人,并不追求数量,而只追求他心灵的获得。作者认为读书人要有爱的追求,要有理想, 要有对知识的敬重。他所说的“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通俗地说,就是读书人 自己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

11、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追求。如果人没有人格,没有个性,他的 阅读也未必能获得教养。 4 (目标 4论证方法)作者是怎样论述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的? 5 / 11 答:作者以儿童阅读的不同发展趋向为例,形象地介绍层次不同的两类阅读。一种是“多 数缺少天赋的人”, 他们把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只能阅读低俗的文字。一种是“为 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的少数人,始终被“新的魅力”所吸引, 他们的阅读过程就是 心智成长的过程,他们面前的世界越来越宽广,从“幼儿园”变成“城市和国家”,直到变成 “全世界”, 变成“天上的乐园和地上的象牙海岸”。文章用这样的对比,再次强调为获得教 养而学

12、习是精神的愉快,同时这种精神追求能不断地进入新的境界。 5 (目标 5分析探究)对经典作品为什么要反复阅读思想家和作家的著作?“过一些 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原 因是什么呢?你有过这样的阅读体验吗?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来谈。 答: 学会读书,懂得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 融会贯通,就能发现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 而人的经验不断增长, 阅读不断地深入,就能不断地从名著中有所发现,这就是所谓的“常读 常新”。 _如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少年读此书,可能仅仅为其中的情节人物所打动,而 有了一定的修养和阅历后,重读此书,可能就会从历史变迁、政

13、治谋略、外交智慧等方面去解 读了。其他如水浒传 、 西游记和红楼梦等,高中时代重读,体会和少年时代已经大 不一样,而人生 每个时期都能从中汲取营养,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五)技法迁移 举例论证 一、教材技法 文章的第六段, 为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作者以儿童阅读的不 同发展趋向为例,介绍层次不同的两类阅读,通过过程和结果的对比,形象地说明阅读能使心 智成长,能使读者面前的世界变得宽广。最后,以个人的阅读体验为例,说明经典作品有持久 的魅力,重复阅读,可以不断地有所感悟,有所发现。 二、名师点拨 举例论证是议论文中的一种方法,是指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通过列举确凿、

14、 充分、有代表性的事实,能够增强论述的力量和说服力。例如哨子一文列举作者从社会生 活中观察到的“猎取恩宠荣禄”“醉心于名望”“积累财产”“寻欢作乐”“爱慕虚 荣”“贪求富贵”这六种哨子现象,论证了许多人“所遭受的人类很大一部分悲苦都是由于他 们对事物的价值作出错误的估价而造成的,都是为他们的哨子付出了太高的代价”。 运用举例论证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多用例子 内容丰富 “多用例子内容丰富”,这样的认识在一些师生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实际教学中,“多 6 / 11 用例子”也的确是某些老师指导写作时强调频率最高的一点,高考阅卷时发现这类例子组合拼 接式的习作实在是大有拥趸的。 其实,只凭“感觉”或“感

15、性”写出来的作文就可能变成简单 的例子叠加,甚至有可能写成表面冠冕堂皇但却经不住推敲的伪劣文字。 2要挖掘事例与论点的内在关联 写作文当然可以用例子,例子选得好、用得巧无疑会令习作内容充实、分析具体,从而得 个理想的分数,而选得好、用得巧应该是建立在对作文题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事实 胜于雄辩”, 并不是说你只要把例子摆出来对方就心服口服了,必须对例子作理性分析,揭示 出例子所蕴涵的使观点得以成立的内在逻辑必然性,或者有助于突破所谈话题认识理解上的关 键节点。总之一句话,要有高质量的思维分析。 如一篇题为专注铸就成功的文章。文章主体部分举了四个例子:李贺“瘦马驮诗”, 肩背“诗囊”,专注

16、写诗,写出千古佳句;王羲之废寝忘食,临池练字,心无旁骛,成为著名 书法家;居里夫人幼时读书一丝不苟,专心致志,才成为著名科学家;杜甫了解人民疾苦,全 身心投入到作诗上,成为伟大诗人。文后的评语认为该文“选用的材料十分典型,给人以丰富 之感”。专注铸就成功中的四个“例证”段落形式上基本一致,都是先概述事例,然后对 事例做简单化的因果分析。解剖其中一段,窥其一斑即可见全豹: 居里夫人小时候读书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她读书时,伙伴们在她身后放了一摞凳子,只 要她一动便会倒下来。但是伙伴们玩耍回来后,她依然在读书,对旁边的凳子丝毫没有察觉。 正因为专注,她才从几吨材料中, 提取出几克镭,才成为著名科学家, 在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 成就辉煌。 三、迁移运用 以“作品和人品”为题,写一作文片段。要求: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 答案: (示例)一个人的心沉在哪里,哪里就是他的福地。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确实极有道理。每个人都有他的降落伞,那是此生此 世个体情感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