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555035 上传时间:2020-10-02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12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试题含答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试题含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 度。 ”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 曰: “ 宁信度,无自信 也。 ” (选自韩非子) 【乙】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 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 所契者入水球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选自吕氏春秋) 【注】 遽( j ):迅速,急忙。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郑人有且置履者_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

2、坐_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_ 不亦惑乎 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3)你认为【甲】文段中“ 郑人 ” 可笑的地方表现在哪里? (4)有人说,【乙】文段写的是“ 蠢人蠢事 ” ,请简要概括这个“ 蠢人 ” 所做的 “ 蠢事 ” 。 (5)读了【甲】【乙】两则寓言后,你得到的共同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 (1)将要;测量;坠落;迷乱,糊涂 (2)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船停了,(这个 楚国人)从他刻记写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3)尺码是根据脚量出来的,自己亲自去买鞋居然还要先量尺码;买鞋时,尺码忘带,还 要

3、回去拿;别人反问问题的症结所在,他还执迷不悟。 (4)一个渡江的楚人不小心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船上刻下记号,船停后,便从记号处跳入 水中寻找落水的剑。 (5)做事不可以拘泥、死板,要善于变通。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句意为: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且:将要。 句意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度:测量。 句意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坠:坠落; 句意为:不是很糊涂吗?惑:迷乱,糊涂。 ( 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

4、漏、不随意增减内 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中重点词语有。及:等到;罢:散;遂:最终。句意为: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 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中重点词语有止:停;契:刻。句意为: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写的地方 下水寻找剑。 (3)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找到相关句子。从原文中找到原句,在翻 译即可; 从 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 ”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 何不试之以 足? ” 曰: “ 宁信度,无自信也。” 可以看出整人的可笑之处; (4)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细读文章可知这个“ 蠢人 ”

5、 所做的 “ 蠢事 ” ,从 “ 从其所 契者入水球之 ” 可以得出答案。 (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是主观题型。从“ 因循守旧、不知变通” 上回答。 故答案为: 将要;测量;坠落;迷乱,糊涂;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船停了,(这个楚 国人)从他刻记写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尺码是根据脚量出来的,自己亲自去买鞋居然还要先量尺码;买鞋时,尺码忘带,还要 回去拿;别人反问问题的症结所在,他还执迷不悟; 一个渡江的楚人不小心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船上刻下记号,船停后,便从记号处跳入水 中寻找落水的剑; 做事不可以拘泥、死板,要善于变通。 【点评】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

6、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 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 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 用法的词语;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 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 的语句,分析其含义即可; 本题考查学生对比阅读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两文,在此基础上,分析文中的寓意 即可。 【附参考译文】 【甲】有一个将

7、要买鞋子的郑国人,事先量好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 在座位上,去集市时却忘了带上尺码。(郑国人)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道:“ 我忘了带尺 码。 ” 就返回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有 人问(他) “ 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 他回答说: “ 我宁可相信量好的足码,也 不相信自己的脚。” 【乙】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急忙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 “ 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8、鹬蚌相争 赵且伐 燕。苏代 为燕谓惠王 曰: “ 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 , 而鹬啄其肉, 蚌合而箝其喙 。鹬曰: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 今日不出,明 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今赵伐燕,燕赵久相支 , 以 弊大众 , 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惠王曰: “ 善。 ” 乃止。 (选自战国策) 【注】 伐:攻打。 苏代:人名,苏秦的弟弟。 惠王:赵国国君。 曝( p ):晒 太阳。 喙:鸟的嘴巴。 渔者得而并禽之:打鱼的人同时捉住它们。 相支:长久相 持。 以弊大众:而蒙蔽大家(的眼睛)。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赵且伐燕

9、 _ 以弊大众 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3)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 (4)这个故事后来演绎出一个成语,你知道是什么吗? 【答案】 (1)将要;蒙蔽 (2)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的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3)从苏代的角度看: 方法巧妙。用寓言故事(讽喻或类比的方式)引入,使惠王易 于接受。 态度诚恳。为燕赵双方的利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 从惠王的角度看: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4)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解析】 【分析】( 1)“ 且” 是副词,将要;“ 敝” 指使 劳苦(贫困) (2)注意相舍指放过对手;并指全都;故

10、翻译为: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 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 3)我们可以不同的人物角度方面来回答。如从苏代的角度,抓住“ 方法巧妙、态度诚 恳” 等方面来回答;从惠王的角度看,抓住“ 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方面来回答。 (4)从 “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中可知,这个成语应为:鹬蚌相争,渔 翁得利。 故答案为:( 1) 将要; 使 劳苦(贫困) (2)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3)从苏代的角度看: 方法巧妙。用寓言故事引入(讽喻或类比的方式),使惠王易 于接受。 态度诚恳。为燕赵双方的利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从惠王的角度看: 善于听取

11、别人的建议; (4)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点评】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 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 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 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 “ 留”“删”“调”“换”“补” 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 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

12、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 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本题考查积累成语。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 来分析成语和谈启示即可。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杞人忧天 列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 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 “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 “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 “ 奈地坏何? ” 晚之者曰: “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赚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 其坏

13、? ” 其人会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用 “/ ”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二处)。 杞 国 有 人 忧 天 地 崩 坠 身 亡 所 寄 废 寝 食 者。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3)在括号里补充说话者的神态、语气,并说说自己补充的理由。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曰: “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 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 (): “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说读完这则寓言后明白的道理。 【答案】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 身亡所寄 /废寝食者。 (2)那人释然而非常

14、开心,开导他的人也释然而开心。 (3) 有成竹; 半信半疑; 理由:开导的人坚信自己的观点,“ 天” 是由 “ 气 ” 构成的,处处都有“ 气” ,完全不用担心天塌 下来,他希望杞国人也可以停止忧虑。杞国人接受了解释,但是还是根据自己的认知提出 疑惑为什么日月星宿在气中能够不坠落?依旧认为天会塌下来。 (4)寓言告诉我们不要为毫无根据的事情忧虑担心,完全是庸人自扰。在生活中我们常常 会忧虑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比如考试前后的自我否定心理,认为自己不可以,没能力进而 产生无端焦虑的消极心理。实际上我们无需胡思乱想,要相信“ 船到桥头自然直” ,没有砍 是跨不过的;即使处境艰难,也要保持积极豁达的心态

15、,相信前路的“ 柳暗花明 ” 。 【解析】 【分析】( 1)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 /身亡所寄 / 废寝食者。译为: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 不下咽,寝不安席。此题要注意把几个相关的意思划开。 (2)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 舍然 ” :释然,放心的样子。“ 晓” :开导。 (3)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填 写适当的词语。如“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 乎? ” 这是 “ 晓之者 ” 之语,是有根有据信心满满地讲道理,所以第一空应填“ 胸有成竹

16、” 。而 “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是杞人对这种说法的怀疑之语,所以第二个空应填“ 半 信半疑 ” 。 (4)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文言文,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 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或社会实践,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述。如告诉人们生活中不要为不必要的烦恼扰乱情绪, 生活在胡思乱想之中。要学会放开,豁达开朗地对待生活的一切。“ 世上本无事,庸人白扰 之。 ”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状况对于一个人 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平时要注意分析事物之问的联系,防止主观片面性和盲目性。对 于一些确实无法认知和解决的问题,我们也不要陷入无休止的忧愁之中而无力自拔。人生乐 在豁达。 故答案为: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废寝食者; 那人释然而非常开心,开导他的人也释然而开心; 有成竹; 半信半疑; 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