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浙江金华生物学业考试(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547416 上传时间:2020-10-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7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浙江金华生物学业考试(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浙江金华生物学业考试(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浙江金华生物学业考试(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浙江金华生物学业考试(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浙江金华生物学业考试(含答案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5 页) 2017 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 小题,每小题3 分,满分12 分) 1 (3 分) “浙中生态廊道”不仅是深化金华“五水共治”的新战场,也是一条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 化体验于一体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下列关于“浙中生态廊道”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有利于治理水污染 B可以杜绝酸雨的形成 C有利于治理雾霾污染 D有利于保护水域生态系统 B 解析: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是煤、石油大量燃烧生成的酸性气体溶于水后生成显酸性的物质,“浙中生 态廊道”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4 (3 分) (2017?浙江金华)下列关于健康生活的叙

2、述不合理的是() A流感患者属于易感人群 B注意食品卫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C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你的心理更健康 D人的身体需要多种营养素,要做到合理膳食 A 解析:流感患者属于传染源,A的叙述不合理。 7 (3 分) (2017?浙江金华) “义乌小鲵”目前仅见于浙江省少数地区,属于中国稀有两栖动物之一,已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3 年濒危特种红色名录。下列关于“义乌小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无脊椎动物 B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C受精卵通过分裂可以形成多种组织 D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 第 2 页(共 5 页) D 解析:两栖动物属于脊椎动物,A的叙述错误

3、。两栖动物是体外受精,B的叙述错误。细胞的分化可以 形成组织, C的叙述错误。生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D的叙述正确。 10 (3 分) (2017?浙江金华) 图 1 为某微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图 2为该微生物的一种生殖方式模式图。 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图 1 所示的细胞属于真核细胞 B图 2 所示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C与图 1 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没有液泡和细胞壁 D为了减慢该微生物的生长,可以将其保存在较湿润的环境中 A 解析:图1 是酵母菌,含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A 的叙述正确。图2 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没 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

4、,B 的叙述错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细胞核、液泡和叶绿体等结构,C 的叙述错误。微生物的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等,如果将酵 母菌放到较湿润的环境中,会加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D的叙述错误。 14 ( 3 分) (2017?浙江金华)豌豆种子的萌发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来 B在图中的4 个阶段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在 4 阶段表现出的向地性属于感性运动 D有活且完整的胚是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D 解析:豌豆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A的叙述错误。豌豆萌发的初期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 用,当长出叶片后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B

5、 的叙述错误。在4 阶段表现出的向地性,属于感应性,不属于感 性运动,是生物的特征,C 的叙述错误。种子萌发的条件分为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自身条件是有完整有 活力的胚,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并且种子不在休眠期,D的叙述正确。 二、填空题(每题4 分) 18 ( 4 分) (2017?浙江金华) “金华北山”位于浙江中部,植被繁茂,物种丰富。某同学对“金华北山” 的部分物种进行了调查,并画出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简图(箭头表示捕食关系)。图中甲庚表示不同的 特种。请问答: 第 3 页(共 5 页) (1)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含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和。 (2)与农田生态

6、系统相比,“金华北山”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填“强”或“弱” ) 。 (3)该图中共有条食物链。 答案:(1)非生物部分(2)强( 3)5 解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2)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金华北山”生态系统生物种类更 多,营养结构更复杂,因此“金华北山“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强。(3)食物链的起点为生产者,是 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其余的为消费者。图中存在的食物链有:戊庚丁丙、戊甲丁 丙、戊甲乙丙、戊巳甲乙丙、戊巳甲丁丙,共五条食物链。 20 (4 分) (2017?浙江

7、金华) 皮肤是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如图表示人体皮肤对(填“寒冷” 或“炎 热” )刺激的反应示意图。立毛肌收缩等反射活动都要通过才能实现。 答案:寒冷反射弧 解析:当人进入寒冷的环境中,皮肤内的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汗腺不分泌、骨骼肌战栗,因此图中所 示是人体皮肤对寒冷刺激的反应示意图。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立毛肌收缩等反射活动都要通过 反射弧才能实现。 23 ( 4 分) (2017?浙江金华)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显微镜是重要的观察工具。请回答: 第 4 页(共 5 页) (1)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经常发现视野中会有“污物”出现。该同学为了能正确快速判断视野中“污 物”可能存在

8、的位置,画出了如图1 所示的思维导图。请你在图1 方框中填入合适的文字,将该思维导图 补充完整。 (2)该同学在用某光学显微镜观察猪血涂片时,发现该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只有如图2 所示的 4 个镜头。 为了能够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图2 中的镜头A和镜头进行观察。 答案:(1)在装片上在目镜上(2)D(或“ 40” ) 解析:(1)判断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动说明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动,说明不 在目镜上;然后移动装片,污点动说明在装片上,如果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2)显微镜的物镜为螺丝 式,目镜是嵌入式,所以AB为目镜, CD为物镜;显微镜的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9、目镜越长,放大倍 数越小。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 亮度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数目细胞数目就越多。若要在视野内看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的 镜头组合是AD 。 三、实验探究题 31 (8 分) (2017?浙江金华)图1 为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a 为 实验组, b 为对照组。完成图1 所示探究后,将b 装置中的植株取出,放在黑暗的环境中一昼夜。用2 张 大小相等的铝箔在该植株某一叶片绿色部分的相同位置从上下两面盖严,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4 小时后, 去掉铝箔,摘下该叶片。将该叶片进行脱色、

10、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处理。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2所示, 请回答: (1)图 1 中用塑料袋扎紧花盆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A确保植株与玻璃钟罩内空气隔绝 B排除土壤中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干扰 C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对植株根系的影响 D排除土壤土质差异的干扰 (2)将图1 中 b 装置放在某环境中培养一昼夜,测得这一昼夜内该玻璃钟罩内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由此 可知,该植株在这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强度(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呼吸作用强度。 第 5 页(共 5 页) (3) 图 2 中,A时刻叶片经酒精脱色后呈色。B时刻叶片在阳光充足、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填 “能”或“不能” )进行光合作用

11、。 答案:(1)B(2)大于( 3)黄白能 解析:(1)用塑料袋扎紧花盆能确保花盆与外界隔绝气体交换,可以排除土壤中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干扰。 (2)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将图1 中 b 装置放在某环境中培养一昼夜,测得 这一昼夜内该玻璃钟罩内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由此可知,该植株在这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强度 大于呼吸作用强度释放二氧化碳。(3)将 b 装置中的植株取出,放在黑暗的环境中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中 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因此图2 中, A 时刻叶片经酒精脱色后呈黄白色。B 时刻叶片在阳光充足、条件 适宜的环境中,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经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处理后叶片未遮光部分 呈蓝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