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第4单元-第12课《苏武传》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五****心 文档编号:146532 上传时间:2016-1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第4单元-第12课《苏武传》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第4单元-第12课《苏武传》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第4单元-第12课《苏武传》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第4单元-第12课《苏武传》练习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第4单元-第12课《苏武传》练习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第4单元-第12课《苏武传》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第4单元-第12课《苏武传》练习及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第 12 课苏武传留胡节不辱,正气动天地一、基础巩固1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遗:赠送B武帝嘉其义 嘉:赞许C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当:抵押D扶辇下除 除:去掉2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空自苦亡人之地B不顾恩义,畔主背亲C单于召会武官属D信义安所见乎3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反欲斗两主,观祸败B单于愈益欲降之C尽归汉使路充国等D单于壮其节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A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B汉天子我丈

2、人行也C武使匈奴,明年,陵降D皆为陛下所成就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信义安所见乎B何久自苦如此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C汉天子我丈人行也D子卿尚复谁为乎二、精段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1 题。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

3、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

4、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行:辈B私候胜曰 候:拜访C恐前语发 发:泄露D虞常果引张胜 引:带领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现苏武坚贞不屈

5、的一组是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见犯乃死,重负国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武气绝,半日复息单于壮其节A BC D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叙述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的经过,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刻画苏武的浩然正气。B第二、三段写由于苏武副使张胜的唆使,匈奴产生内讧,从而也累及苏武。C从文章内容看,卫律原是汉朝官员,后投降匈奴,但一直有归汉之心。D第 四 段 写 苏 武 为 了 保 持 气 节 , 宁 死 不 受 辱 , 写 张 胜 投 降 匈 奴 , 更 烘 托 了 苏 武 的 气 节 。1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

6、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译文: (2)即谋单于,何以复加?译文: 三、一法一练判断句本文中的判断句有以下三种类型,比较典范。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非汉所望也。汉天子我丈人行也。文言文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来表示判断的句子。常见类型 例句“者,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也”( 省略“者”) 夫战,勇气也。1.“者,也”表判断 “者,”( 省略“也”) 柳 敬 亭 者 , 扬 之 泰 州 人 。” “则” “即” “皆” “耳”表判断(加强语 此乃臣效命之秋也。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气的判断) (五人

7、)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表否定判断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直接表判断)刘备,天下枭雄。今臣亡国贱俘。”表判断的;“是”在先秦很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才开始出现。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问今是何世。12. 指出下列判断句的类型。(1)陈轸者,游说之士: (2)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3)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梁父即楚将项燕: (7)此亡秦之续耳: (8)余为伯儵,余而祖也: (9)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0)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答案1D2C3D4A5C6C 7D8B9B10A11(1)到达匈奴后,备办了一些财物送给单于;单于却更加倨傲了,不是汉朝所期望的。(2)假使谋杀单于,又该用什么更重的处罚呢?12(1)(3)是“者,也”及变体。(4) (7)用副词“乃” “则” “即” “耳”表判断。(8)(10)用动词“为” “是”表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