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声现象教案

上传人:五****心 文档编号:146511 上传时间:2016-11-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声现象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一章声现象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一章声现象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一章声现象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一章声现象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声现象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声现象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科学之旅(序言)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物理?2、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3、探讨学习物理的方法。重、难点:如何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的兴趣。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器材:电脑、透镜、喇叭、烧瓶、玻璃杯等。教学过程:1、 学生观看第一部分录像科学之旅,引入课题。得出:物理是研究光、电、热、力等现象的科学。2、学生实验:(1) 、凸透镜的使用成像学生讨论,得出结论:3、物理是有趣的:学生观看第二部分录像有趣的物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物理兴趣。4、利用课本图片、资料让学生观察、分析:物理有用吗?有什么用?你在日常生活用到哪些物理知识?学生讨论,得出结论:5

2、、物理是有用的学生观看第三部分录像有用的物理,激发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念。6、探就:如何学好物理?讨论小结如下:(1) 、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2) 、勤于思考,注意理解。(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学生观看第四部分录像怎样学好物理,利用实例说明。小结: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课后:阅读 利略对摆动的研究。板书设计:科学之旅(序)1、 物理是研究光、电、热、力等现象的科学。2、 物理是有趣的。3、 物理是有用的。4、 如何学好物理?(1) 、勤于观察,勤于动手。(2) 、勤于思考,注意理解。(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教学后记: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一

3、、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重、难点:(重)1、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器材:电脑、音叉、鼓、闹钟、真空罩等。教学过程:导学:学生观看第一部分录像各 种各样的声音。引入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学生活动:欣赏影片,回忆情景并思考问题。进行猜想?进行一些振动发声实验,讨论声音产生的共同特征。观察课本、录像里的发声现象,思考声音产生的原因。1、声音的产生:演示实验:(1) 、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

4、。(2) 、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马上停止。(3) 、放一段声音的录像。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4) 、扩展:录制声音2、声音的传播:学生活动:课本 14 页的探究实验。观察分析。(1) 、得出:固体、气体可以传播声音。(2) 、实验 14 页图 1。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学生活动: 月球上的宇航员如何交谈?学生活动:如何证明液体可以传声?(3) 、声波:利用录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声波?同水波进行对比。3、声速: 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学生活动:(1

5、) 、看 15 页的表格内容(2) 、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速度谁快?(3)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m/s。学生活动: 对着远处的高山喊可以听到回声,为什么在教室里讲话听不回声?4、回声:声音的反射。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三、小结: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四、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本节内容,因内容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课外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学习目标:1、知道人耳的构造。2、知道声音在人耳的传播过程。3、了解“双耳效应” ,能分析一些有关的声现象。重、难点

6、:(重)1、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清楚双耳效应。关 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器材:电脑、音叉。教学过程:一、旧课复习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3、声音在 、 体中比 体中传播的快。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二、导学一)引入课题:直接给出问题,引入课题“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学生活动:1通过看书,了解人耳的结构。2进行一些有趣的实验去体验骨传导。例咬住音叉,把耳朵捂住,敲击音叉,是否听到声音。二)1、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在学生了解耳朵的结构的基础上,解释耳朵听到声音的过程2、利用骨传导听到声音3

7、、双耳效应学生活动:观看录象,讨论双耳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三、小结: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三、声音的特性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2、知道什么是频率?频率的应用。3、利用实验去探索影响声音特性的原因。重、难点:(重)1、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清楚双耳效应。关 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器材:电脑、音叉。教学过程:一、复习: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3、声音在 、 体中比 体中传播的快。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

8、度是 。二、新课:引入课题:为什么我们可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1、音调:声音的高低试验:研究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结果: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结论:(1) 、频率:物体一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2) 、人的听觉范围:200000生阅读课本图示2、响度:声音的强弱试验:研究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 结果: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结论:响度与振幅有关3、音色:声音的一个特征。试验:结论:音色决定于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等。三、小结与练习: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

9、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噪声控制的途径难点:噪声的危害以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器材:多媒体电脑、闹钟、纸盒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二、新课教学:放一段录像,先放出一段优美的旋律,然后放出一段嘈杂的声音。然后引入课题:优美的声音使人心情愉快,而杂乱的声音则令人心烦意乱。那么,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它对

10、人有没有危害?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这些声音的产生和或者削弱它呢?1、噪声的来源学生活动(1)阅读课文,分别从物理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找出噪声的含义(2)分组讨论:在你的周围,有哪些是噪声?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噪声的含义: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环境保护角度)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学生活动(1)阅读课文,找出噪声的等级是按什么划分的(2)不同的噪声的等级对人们所产生的危害又是怎样的?(3)认真阅读 噪声分类表。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三条界线:90破坏听力;70影响学习和工作;50影响休息和睡眠。3、控制噪

11、声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复习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引起鼓膜的振动(声源发生处) (声音的传播过程) (人耳)演示实验:让闹钟发出声音,过一段时间后,把纸盒将闹钟罩住,让学生比较前后声音的不同。学生活动(1)观察书本 P 27 图 出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在哪里实施的;(2)分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治理噪声的实际例子,综合实验和学生活动内容,总结得出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3)观看录像。加深对噪声的了解。三、课堂小结:噪声的来源和危害有哪些? 怎样防治噪声?板书设计:教学后记:五、

12、声的利用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教学重点生活中利用声的例子教学器材:多媒体电脑教法与学法:阅读自学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旧课复习:二、新课:学生活动(1)自由说出所了解的利用声的现象;(2)观看相关的录像;(3)讨论对以上的应用例子怎样归类在此基础上,老师综合学生所举的例子和初步的分类方法,进行总结性的讲解。1、声与信息计算:小明向较远的高山大喊一声,经过 到回声,请问:小明距离高山多远?(当时气温是 15)学生算出结果后,清楚回声可以测出距离。(1)介绍蝙蝠采用回声定位来确定目标的位置(2)介绍声呐技术产生的背景以及现代声呐技术的应用方面(3)介绍 B 超在医学上的应用(4)超声波测出金属内部的伤痕2、声与能量介绍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超声振动除结石。三、课堂小结与练习:声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阅读 学世界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