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测试

上传人:学无****5 文档编号:146451608 上传时间:2020-09-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测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单元测试1、1937年3月6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对只可编其部队,而决不许其成立军部或总指挥部。”而到8月18日,蒋介石终于同意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任命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这种变化根源于A. 共产党力量的不断增强B. 日本侵略严重威胁国民政府统治C.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D. 国内外各种抗日力量的不断施压2、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一份宣言提出,承认“三民主义”为今日中国之必需,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苏维埃政府”,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该宣言发表说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A. 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B. 改变了对国民党的认识C. 放弃了自身的奋斗目标D. 主张国

2、共合作进行北伐3、1912年,申报首次出现“中华民族”一词。到1919年底,该词在申报共可检索到30条,1920-1922年共68条,1925年为81条,1928年为183条,1939年更达到372条。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近代中国民族观念开始形成B. 报刊成为传播民族主义主要渠道C. 民族观念得到广泛传播D. 外来侵略促使民族意识逐渐高涨4、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A. 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B. 蒋介石获

3、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C. 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5、1936年8月,中共中央发表的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中明确提出以“民主共和国”的口号代替“人民共和国”的口号,并表示“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共作此调整的原因是()A. 日军改变了对华侵略的方针B.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逐渐完善C. 新民主主义革命形势的变化D. 红军长征取得了决定性胜利6、1932年,国民政府决定将上海、华阴、开封、德州、大沽等兵工厂停办,机器分运巩县、济南和汉阳兵工厂。1935年6月,蒋介石指示兵工署署长俞大维:“凡各兵工厂尚未装成之机器,应暂停止,尽量设法

4、改运于川黔两地,并须秘密陆续运输,不露形迹。”这一做法( )A. 加速了日本侵华步伐B. 意在全力“围剿”红军C. 导致了经济比例失调D. 旨在为持久抗战做准备7、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针对中共关于国共合作的宣言发表谈话称:“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应计较过去之一切,而当使全国国民彻底更始,力谋团结,以共保国家之生命与生存”。这一谈话表明( )A. 国民党对联共抗日态度较积极B. 国民党政府已经正式决定自卫抗战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初步建立D. 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8、1941年,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接受国民党政府的委托,前往美国招募飞行员和机械师,以平民身份参战。8月1日,蒋介石

5、发布命令,正式成立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也就是著名的“飞虎队”),任命陈纳德上校“为该大队指挥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国抗日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和同情B.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推动美国援华力度C. 美国需要中国抗战以减轻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D.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空军力量的不足9、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生动体现了中国军队在印缅战场浴血抗日的情景。早在1942年1 月2日,蒋介石就接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出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等国)最高司令。这表明A. 罗斯福是世界反法西斯盟军最高总司令B. 美国干涉中国内政C. 中国抗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D. 中美两国在

6、抗战时期一直合作抗日10、冯友兰在论及抗战精神时指出:“现在中国与日本打仗,是中国在近代处境最危底时候,但不是中国在近代地位最劣底时候。我们的时代是中国中兴的时代,而不是中国衰亡的时代。”这充分体现了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B.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C.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D.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11、1945年10月,国共两党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 国民党当局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B. 确定军队国家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原则C. 国民党当局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D. 协定的所有内容最终都没有实施12、新华社曾用

7、“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概括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业绩,与之一一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是A. 中共一大、工农武装割据、长征胜利会师、中共七大、七届二中全会B. 中共一大、工农武装割据、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七届二中全会C. 中共二大、南昌起义、遵义会议、长征胜利会师、开国大典D. 中共二大、工农武装割据、长征胜利会师、中共七大、开国大典13、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批准了共产党发起,并协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民主人士召开新政协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全会决议指出:“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在人民民主革命胜利以后,不是可以削弱,而

8、是必须强化。”由此可见,七届二中全会A. 得到中国各个政党的广泛拥护B. 标志着中共成为新的执政党C. 开创了中国新型政治协商制度D. 对建立新型政权作出重要论断14、孙中山在逝世前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A. 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B.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C.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D. 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15、据统计,解放战争时期,山东沂蒙老区人口约420万人,参军和支援前线的就有140万人左右,牺牲在战场上的就有3万多人。后来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成功经验时,特别强调:“有无群众观点是我们同国民

9、党的根本区别。”可见,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是( )A. 国民党丧失美国支援B. 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C. 国共军事实力的失衡D.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并须努力从各工人团体中,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真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中共三大决议材料二:土地革命后,农民“不还租,不还债,不完粮,不纳捐税,工人增加了工资。农民分得土地,好像解下一种枷锁。个个喜形于色”。赣西刘士奇报告材料三:194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它废除了封

10、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根据人教版必修一历史教材改编材料四:1946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二百多万人参军。山东有约五百八十多万人、冀中有四百八十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人民解放军的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主要来自翻身农民。人教版必修一历史教材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共产党是如何“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和“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的?(2)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现象?它与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关系?(3)根据四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答案:1-5BADCC 6-10DADCD 11-15CBDCD16(1)“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吸收工人和国民党左派中的积极优秀分子(或吸收真正革命的优秀分子)。“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进行革命宣传和土地革命。(2)现象:解放区的人民积极踊跃的参加和支持解放战争。关系: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使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民积极支援解放军进行战争。(3)原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团结群众(坚实的群众基础或牢固的工农联盟);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等。第5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