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哲学部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432244 上传时间:2020-09-30 格式:PPT 页数:245 大小: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讲-哲学部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5页
第二讲-哲学部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5页
第二讲-哲学部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5页
第二讲-哲学部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5页
第二讲-哲学部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讲-哲学部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哲学部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课件(2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哲学部分,第二篇 恩格斯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888年单行本序言,导 论,恩格斯的伟大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写于1886年,最初发表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刊物新时代杂志第四期上。这是一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及其根本原理的经典著作,后经恩格斯修订后,于1888年出版了单行本。文章经过恩格斯修改后,前面加了一篇序言,同时他还把马于1845年春写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单行本的附录,也一并印行,以加深读者对全文历史背景的了解。,终结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重要的哲学专著。它以浓缩的形式再现了唯物主义的发展历程,以科学的态度审视和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2、和唯心主义的错误,以精辟的语言阐述了现代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今天,重读终结别有一番意义。在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各种思想的碰撞和挑战。如何正确对待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如何全面理解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唯物主义,以及如何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指导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重温一个多世纪前革命导师恩格斯的教诲,会对我们有许多新的启迪。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发展,需要批判地继承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精华。在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要注意弘扬传统的优秀的唯物主义思想,批判唯心主义思想,在对传统的和外来的文化进行“综合创新”中,必

3、须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中心思想,全书通过分析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吧哈哲学,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批判继承关系,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从而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结构分析,正文共有四章,有一个结束语、一个序言。 第一章是对黑格尔哲学作全面的评述,阐述唯物辨证法的基本思想;第二章和第三章是对费尔巴哈哲学作全面的评述,第三章主要分析批判费尔巴哈在宗教哲学和道德哲学中的历史唯心主义;第四章是前三章的概括,是全书的核心部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结束语里面分析1848年革命以后德国

4、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理论的态度,阐明哲学的阶级性,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历史背景,终结一书的写作,既有直接原因,又有深刻的历史原因。恩格斯在序言中从三个方面说明了写作的原因: 1、系统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多年的心愿。 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关系,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界限,全面论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恩格斯40多年前的愿望。,1845年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巨著,实现了他们的这个愿望。在这本书里,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批判了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哲学,而且还批判了

5、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缺点;不仅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观点,而且还批判了“真正社会主义”的反动谬论;不仅叙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论,而且还提出了他们基本已经形成的新的世界观。第一次较为系统地研究、制定和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但是,由于反动当局的阻扰,这本书在马克思、恩格斯生前始终未能出版。此后40多年,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在一些著作中论及过黑格尔哲学,但都不够全面系统。至于尔吧哈,则再也没有回顾过。直至19世纪80年代,由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和思想理论战线斗争的需要,恩格斯认为有必要重新回到这个题目上来,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以实现他和马克思多年的心愿。,2、国际共产

6、运动和思想战线斗争需要(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恩格斯全面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关系。 19世纪40年代80年代这40多年中,马克思主义已从在欧洲徘徊的一个“幽灵”,发展为“远在德国和欧洲境界以外,在文明世界的一切语言中都找到了代表”以指导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的思想武器。面临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共产主义运动的日益高涨,资产阶级除了残酷镇压工人运动之外,在思想上把攻击的矛头直接指向马克思主义,他们企图用早就“终结”了的德国古典哲学以对抗马克思主义哲学。,新黑格尔主义:是一个复活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或宣扬类似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哲学流派。19世纪下半期最早出现于英国和美国。主要代表有英国

7、的格林、布拉德雷、鲍桑克、凯尔德等,美的罗伊斯等人。 20世纪上半期,新黑格尔主义成了德国、意大利等国的主要哲学流派,德国的主要代表有克罗齐、金蒂雷等。 新黑格尔主义者不回避世界观的问题,即世界的本质、本原是什么的问题,并大致模仿黑格尔模式对这个问题作了公开的唯心主义回答。不过他们往往又给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涂上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他们承袭并发挥了黑格尔哲学中所包含的宗教神秘主义倾向,并力图将黑格尔的理性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反理性主义融合在一起,使前者从属于后者。 他们大都利用黑格尔辩证法的某些概念,对某些旧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作了些揭露,但从整体上说抛弃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往往把辩证法变

8、成了诡辨。 他们大都承袭并发挥了黑格尔伦理政治学说的反动方面,使之适应帝国主义时代的反动资产阶级的需要。尽管个别黑格尔主义者标榜民主、自由,但新黑格尔主义总的倾向是把社会当作一个有机体,鼓吹国家权力至高无上,个人对国家、社会要绝对服从。这种观点往往成了法西斯式的独裁统治的理论根据。,新康德主义: 世纪下半期和世纪初在西方流行的一个力图复活康德哲学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早期的代表是德国哲学家李普曼和朗格。 李普曼在年提出的“回到康德那里去”的口号标志着这个流派的产生,朗格通过歪曲感官生理学来宣扬康德的唯心主义,驳斥唯物主义。他认为人的感性知觉以至人的全部经验都不反映外部世界,而决定于人的感官生理结

9、构,外部对象只是提供刺激,使感官固有的能量兴奋起来,一切规律性、必然性、因果规律都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由人的器官的生理结构所决定的,康德的“自在之物”只是一个“极限概念”,表明认识的界限。,世纪年代后,新康德主义成了德国资产阶级哲学中的占主导地位的流派,并发展为若干支派。 新康德主义打着“回到康德去”的口号,抛弃了康德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因素,继承并发展了康德哲学中唯心主义先验论、,不可知论和折衷主义思想,他们称唯物主义已经过时,认为应该用康德的伦理唯心主义取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基础”的地位。另外,他们还把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的辨证法和黑格尔的辨证法混为一谈,污蔑马克

10、思主义哲学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简单拼凑,新康德主义当时不仅得到了资产阶级的普遍赞赏,而且还渗透到国际工人运动内部。因此,为了批判当时在德国哲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新康德主义,为了澄清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党中的错误认识,为了澄清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界限,以保证工人运动能够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胜利前进,也有必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全面说明一下。迫于这些情况,恩格斯认为对马克思主义哲与德古典哲学的关系作出科学全面说明是非常有必要的。,、施达克对费尔巴哈作出错误评价直接导致恩格斯“欣然同意”全面评述德国古典哲学。 丹麦哲学家社会学家施达克博士年写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一书。在书中,

11、他一方面反对当时德国哲学界对费尔巴哈的攻击,一方面又对费尔巴哈作了错误评价,认为“费尔巴哈是唯心主义者”。这说明施达克不懂得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也没有真正理解费尔巴哈哲学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所以,当新时代杂志编辑部请恩格斯写一篇评价文章时,恩格斯“欣然同意”了,以便借此机会来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之间关系,偿还他和马克思40多年前的心愿,写下了终结这本重要哲学著作。,第一章 对黑格尔哲学作全面评述,阐述唯物辨证法的基本思想,一、黑格尔的哲学历史背景和阶级本质(12段) (一)恩格斯通过对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回顾,着重指出世纪的德国和世纪的法国一样,哲学革命也为资产阶级革

12、命作了理论准备。 、黑格尔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段)。 黑格尔哲学是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斗争的革命运动在理论上的表现。,世纪末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是当时在德国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哲学,其代表人物有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哲学是唯心主义,费尔巴哈哲学则是唯物主义。德古典哲学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反封建专制,要求社会变革的政治理论,是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准备,即使年革命后的德国资产阶级抛弃了理论,德国古典哲学的阶级性和历史作用仍不可抹杀的。,2、黑格尔哲学的阶级实质和历史作用(2段)。 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思想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要求革命的一面,反映德国资产阶级

13、要求变革现实的情绪。但其唯心主义体系则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软弱无能不敢用革命行动打破封建关系。黑格尔这种哲学也为德国资产阶级企图建立“宪制”的政权而服务的,也是为德国资产阶级走自上而下的道路,通过改良的办法,建立君主立宪作为理论上的准备。,恩格斯在阐述黑格尔哲学的历史作用时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哲学革命是政治变革的前导。哲学革命就是用进步的哲学理论反对和代替落后的、反动的哲学思想,就是用唯物论或辩证法反对和代替唯心论或形而上学。 哲学革命作为政治革命的前导,这在近代社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其中最有代表的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论哲学为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德国古典哲学为1848年德国

14、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二、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37段) (一)、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即是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 1、黑格尔唯心辩法中包含有“合理的内核”(34段) 恩格斯以黑格尔的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为例,分析其唯心主义辩证法中包含的“合理内核”。,恩格斯为什么以此命题分析黑格尔唯心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 第一、这命题在当时引起了最大的注意(引起了误解或对它近视的理解:普鲁士政府资产阶级自由派)。 第二、这命题包含有深刻的辩证法思想。 但这命题又具有局限性: 第一、这命题受到唯心论的束缚。他所讲的现实性、合理性、必然性都是精神性的概念,并不是指

15、物质运动。 第二、这命题不仅表现得十分晦涩,而且是不彻底的,他没有也不可能从中引出革命的结论。,2、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就是辩证法思想(5段) 恩格斯说,根据黑格尔意见,现实性并不是某种社会制度或政治制度在一切环境、一切时间所固有的属性,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事物具有的现实性、必然性也是不断发展的。 恩格斯做出结论:在发展的过程中,以前的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一种新的赋予生命力的东西就会起来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如旧的东西足够理智,不加抵抗即死亡,那就和平代替,为旧的东西抵抗必然性,那就通过暴力来代替。这是一条客观规律。,3、辩证法思想的实质(6段) 通过分析,

16、恩格斯揭示了黑格尔命题的辩证法思想,说明了黑格尔哲学中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是关于永恒发展的思想,就是关于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变化的和内在联系的辩法思想。 恩格斯从唯物主义立场,阐明了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恩格斯说,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就必然承认客观世界的发展是无穷的,而人类的认识、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就是随客观世界的发展,从低到高,从相对接近绝对真理,永远不会穷尽绝对真理。这里就提出了:真理只能包含在认识过程中,包含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之中,人们永远不可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认识的顶峰。,不仅人类认识的发展是无穷无尽的,而且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恩格斯说,把辩证法运用于历史观,必然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没止境的。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不能是永恒不变的,它不过是人类认识发展中一个暂时的阶段。 最后,恩格斯得出辩证法的三个结论:(阅读原文) 第一、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 第二、它本身不过是这一过程在思维着(阅读) 第三、诚然它也又保守的方面(阅读),4、辩证法思想与自然科学中的某些语言是否矛盾(7段), 不矛盾: 第一、辩证法认为整个事物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