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全编》前言

上传人:五****心 文档编号:146427 上传时间:2016-11-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自清散文全编》前言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朱自清散文全编》前言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朱自清散文全编》前言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朱自清散文全编》前言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朱自清散文全编》前言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朱自清散文全编》前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自清散文全编》前言(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朱自清散文全编前言吴为公李树平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以“五四”时期的成就为最高,影响最大,而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又是这一时期实绩最大,成就最高的;朱自清作为散文大家,他的名字永远和中国现代散文的历史写在一起。 鲁迅曾说:“五四时期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 ”(小品文的危机 )的确, “五四”时期文学的诸门类中,散文的成就最为突出。朱自清在论现代中国的小品文中也高度评价了散文的成就,他说:“最发达的,要算是小品散文。三四年来风起云涌的种种刊物,都有意无意地发表了许多散文,近一年这种刊物更多。小品散文,于是乎极一时之盛。

2、”在背影序中又说:“就散文论散文,这三四年的发展,确是绚烂极了。 ”在这“极一时之盛” “绚烂极了”的散文百花园里,有周作人的隽永,俞平伯的绵密,徐志摩的艳丽,冰心的飘逸,而朱自清先生则以其“真挚清幽的神态”屹立于“五四”散文之林(钟敬文柳花集 ,群众图书公司年初版) ,他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 一 朱自清,年月日出生于江苏东海县一个小官僚的封建家庭,原名自华,号秋实。六岁时随家从东海移居扬州,他成长于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第八中学(即后来的扬州中学) ,并考入北大预科,后转

3、入哲学系。年毕业,到江浙一带做了五年的中学国文教员。年清华学校设大学部,经俞平伯推荐,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中文系主任,从此他一生服务于清华大学。年抗战爆发,他随清华大学迁入昆明,在西南联大任教授,年又随清华大学迁回北平,仍为教授及中文系主任,年月日去世。 纵观朱自清的一生,可以看出他既是一位诗人和散文家,又是著名的学者和教授,更是一名激进的民主斗士。 作为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做过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他与人合作创办了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并且加入了创作新诗的行列,写下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首抒情长诗毁灭 ;同时,他还编选了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 ,并为之写了导言 ,第一次对

4、新诗创作进行了历史性的总结。另外,他还第一次在大学课堂里开设现代文学课程中国新文学研究 ,并且留有讲义稿本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 。无疑,他是“五四”新文学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之一。朱自清对新文学的最大贡献,是他所擅长的散文小品,它们在新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首先,他是继冰心等人之后又一位突出的小品散文家,他以“美文”的创作实绩,彻底打破了复古派认为白话不能作“美文”的迷信,尽了对旧文学示威的任务;其次,他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和“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再次,他的散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匆匆 、 背影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

5、在金锄头文库、 荷塘月色 、 春等名篇,一直被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历来一直被选为大中学校的语文教材,它为培养文学青年和繁荣散文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 作为学者和教授的朱自清,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建树。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尤以古典文学研究和语文教育最为突出。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系统评述诗经 、 春秋 、 楚辞 、 史记 、 汉书等古籍的论文结集,写得深入浅出,至今仍是青年人研究古典文学的入门向导。 诗言志辨是他功力最深的著作,对“诗言志” “诗教” “比兴” “正变”四个方面的诗论,纵向作了精微的考察,理清了它们的来龙去脉和衍变史迹,从而纠正了

6、谬说。他还先后对古诗十九首、乐府、唐宋诗作过深入的研究,对李贺、陶渊明作过认真的行年考证,写有十四家诗钞 、宋五家诗钞 、 陶渊明年谱中之问题 、 李贺年谱等著述。他治学严谨,取材翔实,思想敏锐,他这方面的著述凡近百万言。朱自清始终关心着中学、大学的语文教育,他与叶圣陶联璧,共同著有国文教学 、 精读指导举隅 、略读指导举隅等书。他编过多种教材和课本,临终前还与叶圣陶、吕叔湘合编开明高级国文课本等。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语文教育家,正像叶圣陶说的:“他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 ”(叶圣陶朱佩弦先生 ) 作为民主斗士的朱自清,从青年时代起,他就一直追求光明与真理,为之呐喊歌吟,上下求索。

7、但生活不可避免地给他以时代的苦闷和个人彷徨,以至他较长时间躲进书斋。然而朱自清毕竟是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毕竟为他多灾多难的祖国得以凤凰涅槃而执着地寻找真理和光明,一旦他把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解放斗争联系起来并且自觉地走向人们的时候,他就成为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战士。年他回成都对夫人陈竹隐说:“以后中间路线是没有了,我们总要把路线看清楚,勇敢地向前走。 ”而闻一多遇刺后,他更是不再彷徨,而成为人民斗争行列中的一名坚强斗士。年月后重回北平的两年,是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他执教之余,越来越关心祖国的命运,盼望新中国的诞生,勇敢而坚定地投身到“反饥饿,反迫害”的民主斗争中

8、去。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称赞他大义凛然的骨气,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 综上所述,朱自清的一生是平凡的,但又是可歌可泣的。 二 以歌声涉笔散文领域的朱自清,从年后转向散文创作,以后就一直没有间断过。 朱自清早期的散文收在踪迹和背影里,在这些散文中有一部分是以夹叙夹议手法写的呼吁与诅咒的名篇,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 、 航船中的文明 、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 阿河 、 哀韦杰三君 、 旅行杂记 、海行杂记等。这些散文直接从现实生活取材,从一个角度抨击当时的黑暗社会。在生命的价格七毛钱中写一个五岁的女孩,被

9、其哥嫂以七毛钱的价格卖掉,叙述“一条低贱生命”的故事,这是作者在温州亲眼所见的一幕,文章想象她今后任人宰割的命运,她若长大成人或者卖给人家作妾,或者卖到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妓院沦落风尘。作者愤激地诘问:“这是谁之罪呢?这是谁之责呢?” 。 阿河写了一位十八岁的农家少女阿河的悲剧,她被迫嫁给了一个三十多岁的流浪汉,气得她离家出走去当女佣,后来又被男人抢回去,逼她爹拿钱换人,她爹只得以八十块钱的价格又把她卖给一个有钱的老板。作者义愤地控诉畸形社会为富不仁的罪孽。在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中,写在电车上意外地受到“小西洋人”的侮辱和挑衅,便由这一次突然的“袭击”联想到许

10、多的“袭击” ,从那“小西洋人”的眼光和表情思考他如此蛮横猖狂的原因,勾出一个傲慢的小西洋人的形象,指出这“小西洋人”脸上“缩印着一部中国的外交史” ,喊出了民族平等的正义要求。这在帝国主义横行、北洋军阀卖国求荣的二十年代,有着激励民族意识的现实意义。在哀韦杰三君里则对“三一八”惨案中死难者韦杰三君奉献自己深挚的悼念和敬意,语挚情深,感人肺腑,朱自清对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社会的憎恶是非常明显的。 这时期朱自清的创作主要的还是叙事抒情的散文,这些散文或叙述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或写景状物抒发情怀。 背影写为儿子送行,并艰难地替儿子买来桔子的父亲的“背影” ,作者选择了一个特殊的背影加以烘托,这“背影

11、”是在他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家境日益破败的氛围中予以孕育和刻画的。从而以血和泪掺和的冷涩惨淡的色调,在抒情主人公心灵深处勾画出一个悲剧性的“背影”形象。全文叙事含蓄,将丰富的感情寓于朴素的描写和叙述中,表述了一个辛苦辗转的知识分子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苦于世态炎凉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从一个小康之家的日益没落这一角度,曲折地反映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统治下,中国人民趋于贫困化的现实。 背影写作者的生活感受,写出了真情,写出了情致,使这篇散文在当时获得单篇散文从未曾有过的脍炙人口、争相传诵的巨大影响。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 绿 、 荷塘月色等篇是写景抒情见长的名篇。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从全篇内容看,既有

12、对秦淮河往事的追述,也有自己在秦淮河的见闻和感触;既有对秦淮河夜景的描写,也有对河上歌妓行为的记叙。从表现手法看,有细腻的近景描绘,有疏淡的远景勾勒,有静景有动景,有实景有虚景,起伏跌宕,变化多姿。文章抓住了“灯影”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细针密缕的描绘和渲染,逼真地再现了当时秦淮河的美的境界。又如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是描写一幅画,文题也是画题,作者细腻地描写出了画面形象的位置、色彩和形态,通过具体的描绘,不但生动地写出了画面的内容,而且也传达出了“月朦胧,鸟朦胧”的意境。而在荷塘月色这篇写景抒情散文里,朱自清先诉说自己的不宁的心境,然后描写一个宁静的与现实不同的环境荷塘月色,通过对传统的“

13、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洁的明月的描绘,象征性地抒发了自己的洁身自好和向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总之,这类写景散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流露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而且,无论是叙事散文还是写景散文,篇章布局都是十分精当的,显示出他早期散文漂亮、缜密的特点。 朱自清早期写景散文,语言凝练明净,细腻秀丽,善于以精雕细刻的工夫,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正像他在探讨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时所说的, “逼真等于俗语说的活脱或活像 ,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 ”(说逼真与如画 )在长期的追求中,朱自清描写的造诣很深,在他笔下,无论是梅雨潭的绿色,还是清华园的月光,都写得逼真如画,使

14、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而秦淮河的夜景,那六朝脂粉气的遗迹,更是真实而具体,融情入景,极为成功。 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描绘月光如流水般照着荷花和荷叶用“泻”字;青雾弥漫着荷塘用“浮”字,而荷叶拥挤的情景用“挨”字,还有用“田田”形容叶子的鲜绿茂盛,用“亭亭”比喻荷叶直立之状态,将月光、青雾、荷叶的动态和情态写活了。朱自清十分注意遣词造句的形象性,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用新颖的比喻,唤起读者的联想。 绿是一篇以描写醉人的绿色而著称的千家小品,中间两段文字,描写梅雨潭和它的绿色,作者循着游踪,先写山岩、瀑布和梅雨亭,一路写来,层次井然。作者坐在

15、梅雨亭上,景色尽收眼底:云在头上流着,草丛透着绿意,瀑布冲下,撞击在岩石之上,飞花碎玉般落下,恰如朵朵白梅,又如点点杨花,如此描绘静观的景物,没有雕琢,不加修饰,真如工笔画一般,读来如见其景,如闻其声。接着写梅雨潭的“绿波” ,朱自清没有用“绿油油” “绿如翡翠”一类的形容词,而是用一连串新鲜的比喻,引起人们美好的联想。他说,梅雨潭的绿波“像少妇拖着裙幅” 、 “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 、 “像最嫩的皮肤” 、 “像湿润的碧玉” ,描绘之后又从比较的角度来写“北京什刹海佛地的绿杨”太淡了, “杭州虎跑寺近旁”的“碧草叶”太浓了,“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 。这样通过色的浓淡和光的明暗,将梅雨潭“绿波”的厚、平、清、软的具体景象传达给读者。在白水漈中,朱自清突出描写白水漈瀑布的细和薄,他写那凌虚而下的瀑布, “只剩一片飞烟”似的“影子” ,而这影子像“袅袅的” “软弧” ,像“橡皮带儿”被“微风的纤手”和“不可知的巧手”争夺着。通过“影子”的轻, “软弧”和“橡皮带儿”的软,精密地描写出了白水漈瀑布在微风中的形态,让读者感到它的细和薄。朱自清认为散文写作应写实,作家必须深入观察,努力创新。他说,作家“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 , “正如显微镜一样,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 (山野掇拾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