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诗海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学分认定检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6368800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诗海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学分认定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江苏诗海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学分认定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江苏诗海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学分认定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江苏诗海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学分认定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江苏诗海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学分认定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诗海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学分认定检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诗海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学分认定检测试题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东海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学分认定检测试题(含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国历史前进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制度演进所带来的更加紧密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则使 的躲藏变得愈发困难。这样的窘况,让求隐不能的魏晋士人不得不转而寻求精神上的逃避,他们眼见财富和地位不再 却无能为力,终日周旋于身份认知与生存状况的巨大落差中不得解脱,还要时时 ,唯恐稍有疏忽而招致祸端。正如晋书所说,“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后人提起魏晋风流,无

2、不带着艳羡的语气,言必提“六朝卖菜佣都有烟水色”,殊不知这风雅至极的“烟水色”背后,是多少徒劳无功的苦闷和刻意为之的伪装。就在这 ,连对坐争辩都得规避俗事、政事以避祸的“清谈时代”,玄学家何晏带着一剂名为“五石散”的药方华丽登场,()。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明哲保身 与生俱来 处心积虑 人人自危B. 全身而退 与生俱来 殚精竭虑 人人自危C. 全身而退 天赋异禀 处心积虑 提心吊胆D. 明哲保身 天赋异禀 殚精竭虑 提心吊胆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和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几

3、乎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B. 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几乎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C. 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几乎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D. 朝不保夕的苦闷和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强烈危机感,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从而开启了六朝名士依靠药物逃避现实和自我麻痹的新风尚B. 六朝名士依靠药物自我麻痹和逃避现实的新风尚就此开启了C. 由此开启了六朝名士依靠药物自我麻痹和逃避现

4、实的新风尚D. 六朝名士依靠药物逃避现实和自我麻痹的新风尚因而开启了【答案】1. B 2. B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能力。解答技巧:(1)看词义,抓住近义成语中不同的语素或整个成语的含义,分析各自的侧重点、范围的大小、词义的轻重。(2)看对象,近义成语适用对象不同,有的适用于人,有的适用于物。(3)看褒贬近义成语感情色彩有不同,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4)看语体,有的成语用于书面,有的用于口语。(5)看功能,近义成语语法功能不同,不可乱用。“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现在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全身而退

5、”指为了保全自己,主动地退出曾经与自己有关的事件,并且在离开的时候能够毫无牵挂。语境是指隐士的退出,所以用“全身而退”较为恰当;“与生俱来”表示人一生下来就有;天生。“天赋异禀”形容一个人有异于别人的奇特的天赋或特长,用在此处不恰当。语境是指财富的原有,所以用“与生俱来”;“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语境指为自己的处境担忧,所以用“殚精竭虑”;“人人自危”指每个人都感到危险,不安全。“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这里说的是群体,因此用“人人自危”。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要做好这类题,应该熟记病句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

6、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A项,没有辨明逻辑关系,“患病”是“危机感”和“苦闷”使然,缺谓语;C项,副词“几乎”应该修饰限定动词“使”;D项,语序不当,“朝不保夕”对应“强烈危机感”,“囿于现实”对应“苦闷”。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衔接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联系前文和补出的文字可以看出,“五石散”有“自我麻痹和逃避现实”的作用,并且这种风尚是从何晏开始的,因此可以判定句首要用“从而”或“由此”,“由此”相较“从

7、而”,在时间起始点上更明确所以排除BD选项;且A项中语序不当,自我麻痹的目的是逃避现实。故选C。【点睛】辨析并修改病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常见的病句类型例如,成分残缺或赘余: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中心语残缺,介词残缺,较典型的是介宾短语淹没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修饰语过长淹没中心词造成中心语残缺,结构较复杂造成介词残缺,成分赘余典型的是前后的语意重复,答题是注意划分句子成分,找到残缺的对象。表意不明: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指代不明,划分不明,省略不明和词义内涵不明。句子中出现指代性词语,看指代是否明

8、确;查看句子中的修饰成分,看是否能同时修饰后面的两个词语。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搭配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主谓、动宾、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等,较为典型的是一个词语和后面或前面的两个词语配合,和其中的一个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4.阅读下图,对“人工智能产业链”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人工智能产业链A. 人工智能产业链分为技术支撑层、基础应用层和方案集成层三个层次。.B.

9、关键硬件和算法模型为人工智能产业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层面的支撑。C. 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与人工智能联系最紧密。D. 智慧家电、智慧工业是人工智能产业链的顶端产品,属于方案集成层。【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具体考查流程图。解答此类题目,先确定叙述顺序,方框里的词语不能被遗漏,注意箭头走向,不能违背这一顺序,若横线上出现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不能遗漏,适当增补字词以便衔接连贯。C项,与人工智能联系最紧密不是“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而是方案集成层的智慧家电、智慧工业。故选C。二、文言文阅读(19分)越州赵公救灾记曾

10、巩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躁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

11、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时凡死者,使在外随收瘗之。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

12、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选自曾巩元丰类稿卷十九,有删节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3、 ( )A. 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 输:交纳,献纳B. 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如:往,到去C. 则有间矣 间:差别,差距D. 乐为之识其详 识:知道,懂得6.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B. 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C. 而待熟官为责其偿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D. 与夫先事而为计者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7.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百姓还未闹饥荒之前,赵公就发文属下各县,调查了解,周密布置。B. 赵公担心受灾百姓领取粮食时相互拥挤,要求男女分日领取,每人一次性领取两天的粮食。

14、C. 赵公估计发粮的官吏不够使用,于是把没有实职而居住在境内的官吏召集起来,让他们参与发放救灾粮食。D. 面对旱灾,赵公采取了多种救灾措施,其中有免费发放救灾粮食、以工代赈、鼓励借贷和救养遗弃儿童等。8. 翻译下列句子。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答案】5. D 6. C 7. B 8. (1)按照旧例,官府每年发给穷人救济粮,应当供给三千石就停止。(2)设置卖粮点共十八处,让买粮的人自行到方便的地方去领取粮食。(3)有(愿意)借贷款的老百姓,告诉富人放开贷给他们。【解析】【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

15、义的能力。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D项,“识”,结合“得公所推行”分析,应该译为记载。句意:很乐意把它详细地记载下来。故选D。【6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A项,连词,表目的,来;介词,用。B项,代词,指受粟的量;音节助词,不译。C项,介词,替。D项,指示代词,那;句首发语词。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