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管理(11)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6321610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PPTX 页数:53 大小:41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贸易管理(11)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对外贸易管理(11)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对外贸易管理(11)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对外贸易管理(11)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对外贸易管理(11)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外贸易管理(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贸易管理(11)(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一、对外贸易管理的概念 对外贸易管理是以国家法律、规章和方针政策为依据,从国家宏观经济利益和对内对外政策的需要出发,对进出口贸易进行领导、控制和调节。,1 对外贸易管理概述,1、弥补市场调节机制的不足。 2、保证对外贸易健康有序地发展。 3、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挑战。 三、对外贸易管理手段,二、实行对外贸易管理的必要性,要建立以法律手段为基础、以经济手段为主、必要的行政手段为辅的对外贸易管理模式。,2、对外贸易立法管理手段,对外贸易立法管理手段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借助法律规范的作用对进出口活动施加影响的一种手段。它具有权威性、统一性、严肃性、规范性的特点。,一、对外贸

2、易立法概述,(一)运用立法手段管理对外贸易的必要性 1、加强外贸立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对外贸易的客观要求。 2、是在国际贸易通行规则下发展对外贸易的需要。 3、是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下发展对外贸易的需要。,(二)外贸立法的发展和完善,1、1949-1977年 对外贸易管理暂行条例暂行海关法海关对国际航行所载货物监管办法发明奖励条件商标管理条例 该时期,由于国家外贸计划和行政命令对控制外贸活动起着主导作用,并行使了带有法律性质的职能,法律手段的作用大大削弱。,2、1978-1991年 涉外经济合同法海关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进口货物许可制度到暂行条例进口货物原产地

3、规则一般商品进口配额管理暂行办法等,3、1992-2001年 对外贸易法合同法公司法票据法仲裁法海商法进口商品经营管理暂行办法出口商品管理暂行办法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技术引进和设备管理规定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4、2001年入世后至今 (废、修、立) 利用外资: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 货物贸易: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 出口许可证管理规定进口许可证管理办法出口商品配额管理办法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保障措施条例 技术贸易: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禁止、限制进口技术管理办法禁止、限制出口技术管理办法 服务贸易: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外商投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外国律师事

4、务所驻华代表机构管理条例旅行社管理条例国际海运条例 知识产权保护:商标法著作权法专利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三)中国对外贸易立法体系,1、国内法渊源 宪法:国际最高权力机关依据特定立法程序制定的 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基本法律 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国务院及其所属部委根据宪法、法律制定颁布的有关对外贸易活动的条例、规定、实施细则、办法等。 地方性规章: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或人民政府制定的调整本地区对外贸易关系的区域性法规。,2、国际法渊源 缔结和参加的国际条约 承认的国际惯例,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对外贸易法1994年版 对外贸易法2004年版,本

5、法适用于对外贸易以及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本法所称对外贸易,是指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1、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对外贸易经营者 第三章货物进出口与技术进出口 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 第五章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第六章对外贸易秩序 第七章对外贸易调查 第八章对外贸易救济 第九章对外贸易促进 第十章法律责任 第十一章附则,(一)对外贸易法 2004年版概述,修改后的对外贸易法的主要变化,1) 对外贸易经营者范围的变化 根据1994年对外贸易法的规定,对外贸易经营者限于根据对外贸易法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和其他组织。这就意味着,自然人不能作为对

6、外贸易经营者从事有关对外贸易活动。 修改后的对外贸易法,将对外贸易经营者定义为: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执业手续,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这样,除法人和其他组织之外的自然人,被纳入对外贸易经营者的范围之内。 2) 由审批制到备案制的转变根据1994年对外贸易法的规定,从事货物进出口或技术进出口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必须具备该法规定的条件,且需经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的许可。也就是说,原来对对外贸易经营者实行的是“审批”的管理体制。修改后的对外贸易法规定,从事货物进出口或者技术进出口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应当向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或者其委

7、托的机构办理备案登记。据此,原实行的“审批”管理体制已转变为“备案”制。,3)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1994年对外贸易法中并没有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内容。修改后的对外贸易法新增加了一章名为“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明确了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对于侵犯知识产权、危害对外贸易秩序的对外贸易活动等可以依法采取有关措施的权力。 4) 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明确禁止 修改后的对外贸易法在“对外贸易秩序”一章中新增了第三十二条和第三十三条,这些条款明确规定,在对外贸易经营活动中,不得违反有关反垄断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施垄断行为及不得实施以不正当的低价销售商品、串通投标、发布虚假广告、进行

8、商业贿赂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5) 对外贸易调查在修改后的对外贸易法中,新增了“对外贸易调查”一章的内容。根据该章的规定,为了维护对外贸易秩序,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可以自行或者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相关调查,可以进行调查的事项包括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国际服务贸易对国内产业及其竞争力的影响;有关国家或者地区的贸易壁垒等。,6) 对外贸易救济在修改后的对外贸易法中,还新增了“对外贸易救济”一章的内容。该章作为“对外贸易调查”一章的延续,规定了在有关对外贸易调查结束后,国家可以采取的若干具体的对外贸易救济措施。 7)法律责任 外贸法对法律责任的规定较弱,处罚手段少,

9、处罚种类较单一,只是集中在撤销对外贸易的经营许可上。严格法律责任,增强监管措施,保证对外贸易法的有效实施。,2、立法宗旨 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保护对外贸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3、适用范围 (1)地域适用范围: 国境内发生的对外贸易行为原则上均适用,单独关税区不适用。 (2)人的适用范围 国家负责有关对外贸易的管理机关;在中国从事货物、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的中国及外国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 (3)时间适用范围 生效、失效时间以及法律对其颁布实施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有无追溯力,(二)对外贸易法的基本原则,1、实行全国统一的对

10、外贸易制度的原则 2、维护公平的、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的原则 3、货物与技术自由进出口的原则 4、逐步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原则 5、平等互利、互惠对等的多边、双边贸易关系原则 6、对外贸易促进原则,三、各类管理立法,货物贸易管理立法 技术贸易管理立法 服务贸易管理立法,(一)货物贸易管理立法,1、货物进出口管理立法: 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配套部门规章 2、货物进出口主要环节立法 (1)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 进出口商品检验法、配套法律规章、与商检管理相关的法律规章 (2)海关管理:海关法、配套法律规章、与海关执法相关的法律、参加的国际海关组织及条约 (3) 外汇管理:外汇管理条例、配套法规规章 3

11、、维护贸易秩序的立法 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保障措施条例,(二)技术贸易管理立法,(1)技术进出口管理立法 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 (2)知识产权保护立法 有关国内立法、参加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条约,(三)服务贸易管理立法,符合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则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 金融业、电信业、旅游业、商业、运输业、专业服务业(法律服务;会计服务;广告服务;建筑设计、工程、城市规划服务),3 对外贸易经济调控手段,一、对外贸易经济调控手段概述 (一)经济调控手段的概念 是指国家通过调节经济变量,对微观经济主体行为施加影响,并使之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间接调控方式。 (二)经济调控手段的特点 1、通过市场

12、机制起作用 2、间接性 3、非歧视性 4、非强制性,(三)实施对外贸易经济调控的必要性 1、是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对外贸易管理的主要手段。 2、是国际贸易通行规则的要求 二、对外贸易税收 (一)对外贸易税收概述 1、概念 对外贸易税收是主权国家为履行公共管理职能,凭借行政权力,依据法律制定的标准,对进出口贸易行使征税权所形成的税收。 2、 作用 保护贸易交往中的利益 有效调控经济运行 增加财政收入,3、分类 进口税:进口关税、进口商品税 出口税:出口关税、出口商品税,仅对进出口商品课征,体现对贸易品和非贸易品在税收上的差别待遇。,又称国内税,是对国内外商品同时课征的税,目的是平衡国内外商品的税负

13、。,我国对外贸易征税主要是通过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商品税完成的,而对出口则实行出口关税的减免和退还出口商品税的措施。,(二)中国关税政策演变关税政策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运用关税达到其特定的经济、政治目的而采取的行为准则。,(三)进出口商品国内税 进出口商品国内税是指对进出口商品征收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我国对进口商品实行征税,对出口商品实行退税。 1、进口商品征税制度:同等征税原则,1、1950-1978年,全面保护的关税政策 2、1979-1991年,有区别地进行保护 3、1992年后,适度保护与适度开放相结合的关税政策,三、汇率与汇率制度 P213 (一)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奖出限入。条

14、件。 汇率应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并能起到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达到正确引导外汇资金合理配置的目的。 (二)汇率制度的演变及其对对外贸易的影响,2、出口商品税的退税制度 出口退税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已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由税务机关根据本国税法规定,将其在出口前生产和流通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的一项税收制度。,汇率制度的演变,第一阶段 1981年之前,单一汇率 第二阶段1981-1985,多重汇率 第三阶段1985-1994,双重汇率 第四阶段1994年-1997单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第五阶段1997-2005.7事实上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第

15、六节阶段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双轨制的作用,(1)保证外贸体制改革顺利进行 P141、142、217 1981年试行贸易内部结算价,对出口企业补偿亏损起了积极作用,尤其是传统外贸体制外的出口企业。1985年1月日,贸易和非贸易汇率统一。 1985年之前外汇留成制度和外汇调剂市场对扩大出口的刺激作用不大。1985年贸易内部结算价取消之后,逐渐成为出口企业补偿亏损的重要手段,对减少国家财政补贴压力,扩大出口贸易起到很大作用。1988-1990,1991

16、-1993两轮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1994年以前的汇率制度:链接,人民币汇率双轨制的作用(续),(2)缓冲了国家既要扩大对外贸易又要稳定国内物价的矛盾。P218 (3)局限性。P218 形成人民币对外的两个核算标准,不利于外汇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 成为阻碍中国复关入世的障碍,外汇留成及外汇调剂制度的演变,1、1979年试行。中央、地方所属企业出口商品外汇留成分别为20%、40%。政府企业各得一半。1982年3-25%的外汇留成。 2、1984年开始正式执行。地方政府同一自留25%,例外:粤闽内蒙古、西藏 3、1988年,把单一外汇留成制改为多元的外汇留成制。(深加工的留成比例高,一般产品低,超计划出口80%,轻工工艺服装70%)例外:粤闽内蒙古、西藏、经济特区 4、1991年,按商品实行不同外汇留成。产业差别的外汇留成取代地方差别占主导地位。,中国政府表明基本立场,针对国际上对人民币汇率的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