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321506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课件(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1 目前对血液流变学检测仪器缺乏全行业统一的标准化指标 2 各个生产厂家的仪器不同(设计原理,检测过程,参数规定),参考值的建立原因,参考值的建立原因,3 血液流变学操作尚无统一的标准,难于制备质控品或标准品 4 多种因素影响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如年龄,性别,地区,而又缺乏大规模人群参考值调查,建立参考值的条件,本地区50岁以上健康男性和女性各60人 无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血液病,慢性支气管炎等重要慢性疾病史,血脂,血糖,血沉,红血球比积,肝肾功能以及血清蛋白电泳均应正常,体重也应在标准体重范围内,建立参考值的条件,切变率的选择 在选择低切变率时,最好设

2、定在1s-1。因为,只有在这个条件下,红细胞聚集性才得到完全又真实地表现。这时的表观粘度最高,并且,这个低切条件要能够稳定一个较长的时间,则对保证检测的重复性达到允许水平(也就是变异系数CV5%)极为重要。,在选择高切变率时,应当是红细胞变形性得到最大的表达。根据基础研究表明,当切变率在180s-1以上时红细胞开始出现被拉破的现象,当切变率上升到200 s-1时,红细胞被拉破明显增多。因此,高切定在150 s-1为宜。,建立参考值的条件,血液流变学报告单中的参数,全血粘度:低切 全血粘度:中切 全血粘度:高切 血浆粘度 红细胞比积 血沉 血沉方程K值,全血还原粘度:低切 全血还原粘度:中切 全

3、血还原粘度:高切 红细胞聚集指数 红细胞电泳指数 红细胞变形指数 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液流变学报告单中的参数,结果分析,注意的几个问题 1、首先必须说明任何一项指标都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尤其是那些通过计算推导出的结果更容易受到数学公式设计本身的缺点而显得不真实。,结果分析,2、一些指标的意义在于表明检查者血液流动或粘度稠度处于何种状态,与可能发生的疾病有一定或何种关系。,结果分析,结果分析,3、由于目前血液流变学仪器在设计和生产上还缺乏全国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质量规范,所以仪器本身的性能相差较大。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有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如定期校正其切变率,使用统一的质控物进行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

4、。,结果分析,4、在分析检测结果时,如果仪器的性能好,操作中质量保证措施到位,那麽它的实际测定值的结果应当和仪器自身计算出来的结果相一致。,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室直接测量的参数有:(1)粘度(2)红细胞比积(3)血沉,结果分析,在这基础上,血液流变仪通过数学公式计算出来的参数有:(1)全血还原粘度(2)血沉方程K值(3)红细胞聚集指数(4)红细胞电泳指数(5)红细胞变形指数 (6)红细胞刚性指数,结果分析,(1)如果一位患者低切变率下的全血表观粘度增高,特别是在同一切变率下的还原粘度也增高,那麽计算出的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电泳指数也应当增高,这才能表明该患者存在红细胞聚集性增高的问题,应当分析

5、其产生的病理机制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分析,(2)如果一位患者高切变率下的全血表观粘度增高,特别是在同一切变率下的还原粘度也增高,那麽计算出的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刚性指数也应当增高,这才能表明该患者存在红细胞变形性减低的问题,应当分析其产生的病理机制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分析,如果实际测量值和计算值之间不符合,那麽问题很可能出现在数学公式本身的问题上,应当以实际测量值为准。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必须引起我们的警觉和注意。,结果分析,这里举个实际例子: 患者男性,60岁,患II型糖尿病3年。最近一次检查空腹血糖8.25mmol/L(148mg/dl),糖化血红蛋白7.9%,血清TC

6、240mg/dl,TG 150mg/dl。血液流变学检查如下:,结果分析,-检测项目 测定值 参考范围-全血表观粘度 200 s-1 4.43 3.51-4.67 30 s-1 6.38 4.67-6.035 s-1 12.37 8.36-9.721 s-1 31.24 18.25-21.81血浆粘度 100 s-1 1.62 1.14-1.38 红细胞比积 0.44 0.40-0.49全血高切还原粘度 7.80 5.12-9.18全血低切还原粘度 68.73 35.20-52.03红细胞刚性指数 3.94 3.14-7.75红细胞聚集指数 7.05 3.91-6.21全血高切相对粘度 2.7

7、3 2.54-4.10全血低切相对粘度 19.28 13.22-19.13红细胞变形指数(TK) 0.75 0.64-1.08-,结果分析,检测结果表明:该患者主要是红细胞的聚集性增高所造成的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增高,此外血浆粘度也偏高(可能与血脂增高有关)。,血液流变学检测临床意义,全血粘度,血液粘度的测定,在缺血性和出血性脑中风的鉴别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意义。在出血性脑中风时,以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降低最明显,它预示将要有出血性血管疾病的发生。在缺血性脑中风时,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其他血液流变学检验指标均增高。其中红细胞压积和全血粘度升高,是造成缺血性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全血粘

8、度,全血粘度的报告方式一般包括高、中、低切变率下的粘度。 血液粘度是衡量血液内磨擦或流动阻力的指标,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因此血液粘度也有一定波动范围。,全血粘度,【正常参考值】: 全血粘度(高切)4.444.9 mpa.s 全血粘度(中切)5.456.35mpa.s 全血粘度(低切)8.239.57mpa.s,全血粘度,临床意义: 增高:血液粘度增高会引起血流阻力增加,使血流速度减慢,最后导致血流停滞,直接影响脏器血液供应,导致疾病。全血粘度增高常见 原因:,全血粘度,1.血浆蛋白异常:如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先天性高纤维蛋白血症等,由于血浆中蛋白的含量异常增高,

9、使血浆粘度增高,进 而使全血粘度增高;另外,血浆蛋白的增加还可导致红细胞的聚集,从而造成全血粘度的增高。,全血粘度,2红细胞数量增多:原发性或继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白血病、高原环境、长期缺氧等造成红细胞增多的疾病,均可伴有血 液粘度的增高。,全血粘度,3红细胞质异常:如红细胞聚集性增加、膜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下降等可使得血液在流动时阻力增加,属此类型血液粘度增高最典型的疾 病为心肌梗塞、冠心病;此外还可见于脑梗塞、糖尿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肺梗塞、视网膜动静脉栓塞、镰状红细胞贫血、异常血红蛋 白病、球形细胞增多症等。,全血粘度,4其他疾病:如雷诺征、高脂血症、肿瘤等。,全血粘度,降低:从

10、引起血液粘度降低的原因来看,主要与红细胞比积的减少有关,可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低血粘度两大类。,全血粘度,1病理性低血粘度:主要是几种出血性疾病引起,如出血性脑中风、上消化道出血、鼻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等。这些疾病的特点是血 液粘度降低与红细胞比积的减少成平行关系,是机体失血后组织内水分向血管内转移而使血液稀释的结果。,全血粘度,因此,这类疾病又叫出血性低 血粘症。另外,尚有一些疾病,如各种贫血症、尿毒症、肝硬化腹水症、急性肝炎等,也表现有低血粘度,但这类血液粘度降低与出血无 关,而与慢性消耗性病理过程有关。因此,这类疾病叫做非出血性低血粘症。,全血粘度,2生理性低血粘综合征:这一类型的特点是血

11、液粘度的降低出现于人体正常生理过程的某一阶段。例如,妇女在月经期以及妊娠期所见 的血液粘度低下均属于此类型。,血浆粘度,血浆粘度主要是血浆的蛋白成分所形成,血浆蛋白对血浆粘度的影响决定于血浆蛋白质的含量。其中以结构不对称并形成网状结构能力大 的纤维蛋白原对血浆粘度影响最大,其次是球蛋白分子,还有脂类等。,血浆粘度,【正常参考值】 1.591.61 mpa.s 其增高最典型疾病有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高脂血症、球蛋白增多症、高血压等。而在测出血浆粘度高的同时,测定血浆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又可从血浆粘度增高中进一步区分出巨球蛋白增多型.,血浆粘度,(以巨球蛋白 IgM增多为特征的原发性巨球蛋白

12、血症,以及球蛋白IgG或IgA增多的多发性骨髓瘤等);纤维蛋白原增多型(如中风、心肌梗塞 、糖尿病等);血脂增多型(如高血脂等);球蛋白增多型(慢性肝炎、肝硬化、肺心病等)以及核酸增多型(急性白血病等),全血还原粘度,在血液粘度检测中 ,除直接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外,又引入了全血还原粘度。因为血液粘度受红细胞压积的影响,红细胞是影响全血粘度最主要的因素 ,在各种剪切率下,全血粘度随HCT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剪切率下全血表观粘度随HCT的增高,呈指数增高,在同一压积时,其表观粘度随剪切率增大而降低。,全血还原粘度,为了消除HCT的影响,便于比较不同血样的粘度,既引入了全血还原粘度(RV)的概念

13、 。全血还原粘度是指红细胞压积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也称单位压积粘度。这样使血液粘度都校正到单位HCT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来说明由于红细胞自身流变性质的变化对于血液粘度影响的 大小。,全血还原粘度,临床意义: 1.若全血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都增高,说明血液粘度大,而且与红细胞自身流变性质变化有关,有参考意义。 2.若全血粘度高全血还原粘度正常,说明HCT高(血液稠)而引起血液粘度大,但RBC自身流变性质并无异常。,全血还原粘度,3. 若全血粘度正常而全血还原粘度高,说明HCT低(血液稀)但RBC自身的流边性质异常(对粘度贡献过大),说明全血粘度还是高,也有参考意义。 4. 若全血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都

14、正常,说明血液粘度正常。,红细胞压积(HCT)测定,红细胞在整个血液中所占的容积,反映红细胞的浓度。血液粘度依赖于HCT,是HCT的函数。血液粘度随HCT的增高而增高。而血液粘度与HCT的关系又随剪切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即剪切率越低,血液粘度随着HCT增高而增高。,红细胞压积(HCT)测定,红细胞主要的功能是运输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因此,HCT的变化不仅影响血液粘度和流量。而且亦影响氧气的运输量,在给定的血流速度下,HCT增高导致红细胞的氧运输量的增加,则有利于组织和器官的供氧,但是,HCT的增高同时又要引起血液粘度的增高,,红细胞压积(HCT)测定,在灌注压不变的情况下,血液粘度的增高又要导

15、致血流量的减少。而血流量的减少最终又导致氧的运输量减少。这两个因素的最适宜配合应该使得HCT和粘度的比值为最大值,这时的HCT实际上就是使氧气运输为最高的压积值,它一般低与正常压积值。,红细胞压积(HCT)测定,正常参考范围:(温氏法)男:0.400.54 女:0.370.47,红细胞压积(HCT)测定,临床意义: 1 增高:临床实践证实,真性RBC增高症、肺心病、充血性心衰、 先心病 、高山病 、烧伤 、脱水等疾病患者均有HCT增高。HCT值能反映病情的程度,可作为疗效判断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有地区差异性,如高山地区健康人 的HCT比平原地区高。,红细胞压积(HCT)测定,2. 降低:贫血、白血病、恶性肿瘤、尿毒症、肝硬化腹水、失血性贫血等疾病,另外,妇女妊娠,月经期也有所下 降。,红细胞压积(HCT)测定,与血液流变性的关系: 1)HCT是影响全血粘度的决定因素之一,HCT增高常导致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