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专项方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285732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3.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开挖专项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土方开挖专项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土方开挖专项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土方开挖专项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开挖专项方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土方开挖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1、工程基本情况序号项目内容1工程名称2工程地址3建设单位4设计单位5监理单位6勘察单位7施工单位2、建筑、结构概况拟建场地位于宁德市蕉城区三屿围垦填海造地区块,三都澳内卢门港湾顶部,本区块已做填土处理。垦区原滩地东连云淡岛,西沿104国道,北临霍童溪出海水道,南隔七都溪出海口,具体见现场平面图。总装车间占地面积138749平方米、建筑面积144724平方米、层高9米、建筑层高为一层、局部二层,建筑完成后室内地坪标高为绝对标高+4.600米。结构形式:基础为桩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主体为钢筋清水混凝土独立柱,屋面为钢网架结构,3、土方开挖概况本工程挖土分两种类型

2、,第一种为承台挖土,第二种为设备基坑挖土,承台共计426个分布整个车间。目前场地自然回填土标高约为室内地坪标高-0.600,挖土深度最深为室内地坪标高-4.500米。承台挖土分以由西向东分四个区域,具体见土方开挖顺序布置图。设备基坑挖土待主体结构完成后地坪施工时进行。由于承台轴线距离较远,现场无需考虑土方外运。4、环境工程条件拟建场地交通便利,离居民区及道路相对较远,因此施工时不会对周围居民及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32土方开挖顺序布置图5、场地土质根据勘察设计报告显示,场地内岩土层结构较为复杂,上部主要为第四纪松散堆积层属海陆交替沉积成因的淤泥、黏性土、砂及卵石层,下伏燕山晚期侵入的花岗岩,在

3、场地表层普遍分布有近期吹填的海砂填土。根据各岩土层的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工程特性等,可将本次勘探深度内的地基土层分为二个系,共13个主层及8个亚层,本次勘察场地内地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第四纪地层(1)填土(Q4ml):黄褐色、灰色,由海砂人工吹填而成,主要成分为细砂,局部含中砂,稍湿饱和,松散状,含少量泥质成分。该层在场地内普遍分布,厚度差异较大。层厚0.9011.20m。(2) 淤泥(Q4m):褐色、灰黑色,软塑流塑,富含有机质,有臭味,局部含粉细砂。压缩系数平均值 1-2=1.54MPa-1,属高压缩性土。切面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较高,韧性高。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0.5010.

4、00m。(3)细砂(Q4al+pl):灰色、褐灰色,湿饱和,松散,矿物成份以石英为主,局部含淤泥团块。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0.705.50m。(4)中砂(Q4al+pl):灰色、褐灰色,湿饱和,松散稍密,矿物成份以石英为主,局部含少量圆砾。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0.905.70m。(5)卵石(Q4al+pl):黄褐色,杂色,饱和,稍密中密,该层卵石在整个场地内部分区域顶部3050cm内相对松散,密实度较低。岩性成份主要以火山岩为主,卵石含量约为55%左右,颗粒呈亚圆形,一般粒径27cm,最大粒径大于10cm。充填物多为中粗砂、圆砾及黏性土,局部黏性土含量较高。卵石分选性一般,级配一般

5、。该层在场地内部分地段缺失,层厚0.608.10m,层顶标高-8.153.58m。(5-1)含卵石中砂(Q4al+pl):灰色、黄灰色,饱和,稍密,矿物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卵石,岩性成份主要以火山岩为主,卵石含量1035%,颗粒呈亚圆形,一般粒径26cm。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0.808.20m。(5-2)含卵石粉质黏土(Q4al+pl):黄褐色、灰黄色,可塑。具灰白色斑块,局部含砂粒,含1030%的卵石,颗粒呈亚圆形,一般粒径25cm。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属中压缩性土。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0.504.60m。(6)粉质黏土(Q4al+pl):灰黄色,局部灰

6、白色,可塑,局部硬塑。具灰白色斑块,黏性较高,局部含少量卵石及砂粒。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高。压缩系数平均值 1-2=0.31MPa-1,属中压缩性土。该层在场地内部分地段缺失,层厚0.5010.80m,层顶标高-12.880.09m。(6-1)卵石(Q4al+pl):黄褐色,饱和,稍密,岩性成份主要以火山岩为主,卵石含量约为55%左右,颗粒呈亚圆形,一般粒径26cm,最大粒径大于10cm。充填物多为中粗砂、圆砾及黏性土。卵石分选性一般,级配一般。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1.002.40m。(6-2) 淤泥质土(Q4m):褐色、灰黑色,软塑,富含有机质。切面光滑,无摇振反

7、应,干强度较高,韧性高。压缩系数平均值 1-2=0.94MPa-1,属高压缩性土。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1.707.40m。(6-3)粉质黏土(Q4al+pl):灰白色,可塑。黏性较高,局部含少量砾石及砂粒。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压缩系数平均值 1-2=0.44MPa-1,属中压缩性土。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1.305.70m。(7) 淤泥质土(Q4m):褐色、灰黑色,软塑,富含有机质,局部含少量砾石及砂粒。切面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较高,韧性高。压缩系数平均值 1-2=0.92MPa-1,属高压缩性土。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0.605.90m,层顶标高-1

8、5.25-2.87m。(8)卵石(Q3al+pl):黄褐色,杂色,饱和,中密为主,局部稍密,岩性成份主要以火山岩为主,卵石含量约为60%左右,颗粒呈亚圆形,一般粒径27cm,最大粒径大于10cm。充填物多为中粗砂、圆砾及黏性土,局部黏性土含量较高,局部夹薄层黏性土。卵石分选性一般,级配一般。该层揭露层厚2.4010.10m,层顶标高-18.62-6.83m。(8-1)含黏性土卵石(Q3al+pl):黄褐色,饱和,稍密为主,岩性成份主要以火山岩为主,卵石含量约为55%左右,颗粒呈亚圆形,一般粒径27cm。充填物为黏性土、圆砾及少量中粗砂,局部夹薄层黏性土。卵石分选性一般,级配一般。该层在场地内局

9、部分布,层厚0.803.50m。(8-2)中砂(Q3al+pl):黄灰色,饱和,中密,矿物成份以石英为主,局部含少量圆砾。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1.004.40m。(8-3)粉质黏土(Q3al+pl):灰黄色,可塑。具灰白色斑块,黏性较高,局部含少量卵石及砂粒。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压缩系数平均值 1-2=0.27MPa-1,属中压缩性土。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0.708.90m。、燕山晚期花岗岩(53c)地层(9)残积黏性土(Qel):褐红色、灰黄色、花斑色,硬塑为主,局部可塑,母岩结构已全部破坏,成份以粉黏粒为主,含少量石英颗粒及次生云母碎片,风化不均匀。干强

10、度、韧性中等低,切面稍有光滑,无摇振反应。压缩系数平均值 1-2=0.22MPa-1,属中压缩性土。该层分布在场地西部,揭露层厚0.8014.30m,层顶标高-10.6112.94m。(10)全风化花岗岩(53c):灰黄色,原岩结构未完全破坏,尚可辨别,矿物成份除石英颗粒外均已风化成次生矿物,岩芯呈砂土状、土状,手捏易散,砂感强,湿水易软化。该层揭露层厚0.602.80m,层顶标高-14.930.69m。(11)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53c):灰黄色,原岩结构清晰可辨,矿物成份除石英颗粒外均已风化成次生矿物,岩芯呈砂土状,砂土手捏易散,湿水易软化。该层揭露层厚0.502.90m,层顶标高-7.5

11、84.28m。(12)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53c):灰黄色,原岩结构清晰可辨,节理裂隙极发育,岩体风化强烈,岩体破碎,岩芯呈碎块状为主,局部呈短柱状,锤击易碎,少量岩质较坚硬,锤击不易碎。该层揭露层厚0.903.60m,层顶标高-7.1210.11m。(13)中风化花岗岩(53c):浅灰色,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差异风化显著,矿物风化痕迹明显,节理不发育,岩芯多呈短柱状柱状,部分长柱状、块状,岩石较新鲜,岩质较坚硬。其RQD指标介于3050%之间,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室内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58.1MPa,岩石坚硬程度属较坚硬岩,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该层揭露最大层厚9.70m,层顶标高

12、-16.886.61m。根据钻探揭示,各基岩风化带中未发现洞穴、临空面、破碎岩体或软弱岩层。各岩土层的岩性特征、埋深、厚度及分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和钻孔柱状图。6、地下水质情况根据勘察设计报告,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1.204.90m,稳定水位埋深0.704.40m,稳定水位标高0.982.30m。地下水属潜水,局部具弱承压性,主要接赋存在填土、砂层及卵石层中,含水层的厚度较大,水量丰富。主要由地下水及地表水补给,与地表水水力联系强,以地下径流排泄。根据调查及邻近工程经验,地下水位年际变幅约23米,35年最高水位标高3.8m,历史最高水位标高5.5m,场地整平标高4.5m。二、编制依据1、本项

13、目施工图纸及勘察设计报告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8、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14)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三、土坡稳定性计算 1、参数信息: 基本参数:条分方法毕肖普法基坑开挖深度h(m)3.9条分块数10基坑外侧水位到坑顶的距离ha(m)3基坑内侧水位到坑底的距离hp(m)4 放坡参数:序号放坡高度L(m)

14、放坡宽度W(m)平台宽度B(m)11.81.50.822.11.21 荷载参数:序号类型面荷载q(kPa)基坑边线距离a(m)荷载宽度b(m)1局部荷载31.5- 土层参数:序号土名称土厚度(m)土的重度(kN/m3)土的内摩擦角()粘聚力C(kPa)饱和重度sat(kN/m3)1淤泥4.517121022 2、计算原理: 根据土坡极限平衡稳定进行计算。自然界匀质土坡失去稳定,滑动面呈曲面,通常滑动面接近圆弧,可将滑裂面近似成圆弧计算。将土坡的土体沿竖直方向分成若干个土条,从土条中任意取出第i条,该土条上存在着: 1、土条自重Wi,2、作用于土条弧面上的法向反力Ni,3、作用于土条圆弧面上的切向阻力或抗剪力Tri,4、土条弧面上总的孔隙水应力Ui,其作用线通过滑动圆心,5、土条两侧面上的作用力Xi+1,Ei+1和Xi,Ei。如图所示: 当土条处于稳定状态时,即Fs1,上述五个力应构成平衡体系。考虑安全储备的大小,按照规范要求,安全系数要满足1.25的要求。3、计算公式: Ksj=(1/mi)(cbi+bihi+qbitan)/(bihi+qbi)sini mi=cosi+1/Fstansini 式子中: Fs -土坡稳定安全系数; c -土层的粘聚力; -土层的计算重度; i -第i条土到滑动圆弧圆心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土层的内摩擦角; bi -第i条土的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