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教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284905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28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教案(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堂 教 案题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教案学时12班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培训班任课老师教学目地通过培训使安全生产管理者掌握辨识危险源的方法,能够正确、全面的辨识各岗位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教学重点教学内容: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概述一、相关术语1、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2、风险: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3、危险源辨识:对煤矿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中的危害因素的识别,并分析其产生方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4、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估计和衡量。此过程往往伴随着对风

2、险的排序、分级。5、风险预控: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控制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预防风险出现的过程。6、危险源监测:在生产过程中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监测、检查,并及时向管理部门反馈危险源动态信息的过程。7、风险预警:对生产过程中已经暴露或潜伏的各种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其风险大小进行预期性评价,及时发出危险预警指示,使管理层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的活动。8、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又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指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员工的违规行为;而广义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既包括可能直接导致事

3、故发生的人类行为,也包括可能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管理者的违章指挥行为、不尽职行为。对煤矿的安全管理来说,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属于狭义的不安全行为,而管理者的不尽职行为则属于广义的不安全行为。9、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煤矿本质安全文化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精神,并为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以及安全生产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所在。10、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煤矿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系统中已知的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级,进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小、控制,实现煤矿人-

4、机-环系统的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风险管理过程。11、管理对象:是管理对象单元的一种划分,是对危险源的总结和提炼,是通过管住管理对象实现对危险源的控制或消除。12、管理标准:是一种标尺,是管理对象管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消除或控制危险源的风险的最低要求。管理(对象)标准可以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行业有关标准和企业标准从严制定。13、管理措施:是指达到管理标准具体方法、手段。14、PDCA:是戴明提出的一种循环管理模式,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从管理的计划到改进是一种闭环的管理。 二、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1、一切活动基于风险;是人们居安思危的意识、风险意识、忧患意

5、识增强,牢固树立“生于风险,死于安乐”的意识。2、以预控为核心的闭环管理;3、风险是永存的,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我们每个人每天的工作学习都被风险包围,风险是每个人的影子,我们与风险共舞、睡觉,风险要把我们消灭,因此,我们必须吃透风险,采取规避、转嫁、控制、消除、隔离、减弱风险。4、未遂管理、源头管理、主动管理和动态预控管理;5、以危险源辨识和制定安全管理标准、管理措施为基础的,目标:达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使矿井本质安全化,将风险降到最低,最终达到杜绝责任事故,减少非责任事故的目的。理想目标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原来的安全管理是被动管理、出了事故追究管理责任、也是处

6、方式管理。生命只有一次;人生也只有一次;人是不可代替的,谁都不想受伤;无权剥夺他人的幸福,所有人员都愿意过幸福生活,但劳动事故,使美好愿望付诸东流,下一个或明天可能会轮到你。风险预控主要是针对人是非完善性的,人非本质安全性的,人的本质是会犯错误的,人在无意间会产生疏忽大意、人是会产生错觉的、人具有走捷径的偷懒特性,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由于人的疏忽大意、偷懒、错觉失误造成的事故是较多的,如不留神、发呆、遗忘、错觉、自以为是、不注意、想当然、判断失误、操作失误等,而人的疏忽是无意的,非本意的。三、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组成主要包括:1、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2、管理对象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3、人员

7、不安全行为管理与控制;4、组织保障管理;5、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评价和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图一、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对煤矿危险源进行辨识的过程。(一)危险源辨识1、煤矿危险源辨识是对煤矿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中的危害因素的识别,并分析其产生方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2、煤矿危险源辨识不同与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是检查已经出现的危险,排查的目的是为了整改,消除隐患。而危险源辨识是为了明确所有可能产生或诱发风险的危害因素,辨识的目的是为了对其进行预先控制。3、煤矿危险源辨识的范围是煤矿所有的系统(生产系统、非生产系统)。为了便于辨识工作的开展以及避免遗漏,首先要对整个

8、煤矿进行合理划分,确定危险源辨识的子单元。子单元可以按照空间进行划分,如:采掘工作面现场、采煤工作面现场等;也可以按照劳动组织进行划分,如:采矿部、生产辅助部等;还可以按专业进行划分,如:采掘专业、机电专业等。不管按照哪种方式划分子单元,必须遵循下列原则:(1)独立性。即子单元在危险源辨识范围上尽量独立,不要交叉重叠,不要出现某个对象或某个范围同时属于两个子单元的现象;(2)全面性。即子单元的全体须是整个煤矿系统,不可出现某个对象没有隶属单元的现象;(3)科学性。即子单元的划分必须科学合理,便于后期危险源监测及控制等工作的开展4、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在煤矿安全事故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实际

9、的人员配备条件、机器装备条件、自然地质条件等,综合运用事故树分析法、安全检查表、问卷调查法、标准对照法以及工作任务分析等危险源辨识方法,系统地辨识存在于煤矿上的危险源以及其起因和后果。煤矿危险源的辨识须从人员、机(物)、环境、管理四个方面分别考虑,还需要考虑三种状态(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由于危险源具有潜在性,所以辨识危险源必须考虑各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同时还要考虑过去曾发生过什么事故,从中吸取教训,找出事故的原因,考虑目前系统中存在或潜在什么不安全因素。此外,危险源辨识过程中还要分析各危险源可能导致的风险后果及事故类型。煤矿事故可分为8种,分

10、别为:(1)瓦斯事故:瓦斯、煤尘爆炸或燃烧,煤(岩)与瓦斯突出,瓦斯窒息(中毒)等。(2)顶(底)板事故:指冒顶、片帮、顶板掉渣、顶板支护垮倒、冲击地压、露天煤矿边坡滑移跨塌等。(3)机电事故:指机电设备(设施)导致的事故。包括运输设备在安装、检修、调试过程中发生的事故。(4)放炮事故:指放炮崩人、触响瞎炮造成的事故。(5)水灾事故:指地表水、老空水、地质水、工业用水造成的事故及溃水、溃沙导致的事故。(6)火灾事故:指煤与矸石自然发火和外因火灾造成的事故(煤层自然未见明火逸出有害气体中毒算瓦斯事故)。(7)运输事故:指运输设备(设施)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事故。(8)其它事故:指以上七类事故以外的

11、事故。煤矿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以上所述的煤矿八大事故存在和可能发生的原因是风险辨识的重点工作。危险源辨识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尽量做到不遗漏。(二)煤矿危险源辨识的依据1、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条例、标准和其他要求。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等。2、相关的事故案例、技术标准。3、本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相关信息。4、煤矿事故发生机理。5、其他相关资料。比如:最新颁布的标准、条例、要求等。(三)采用的危

12、险源辨识方法是工作任务分析法。(四)危险源的辨识须从人员、机(物)、环境、管理来考虑。1、人员是指煤矿所有的人员。包括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的所有人员2、机(物)是对系统中设备、设施、材料、工具等的统称。3、环境 (在此指的是环境条件)一方面指的是井下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包括:水文情况、地质构造情况、顶(底)帮情况、地热等;另一方面指人为创造的工作环境条件,包括:工作地点温度、湿度、粉尘、噪声、有毒气体浓度情况、照明情况、供风情况、井下巷道布局情况、工作面布置情况、施工质量情况、巷道路面情况、供电线路布置情况、作业区域警示标志及避灾线路情况等。4、管理在此主要指:组织机构、机构职责、规章

13、制度、操作规程、文件记录、岗位设置、岗位职责、人员配备等。二、风险管理的第二步是风险评估过程。此过程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衡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大小,此过程是对风险(也是对危险源)进行分级的过程。风险评估是评估风险大小的过程。在危险源辨识也即风险识别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确定风险的等级,也就是度量每一个危险源对应的风险水平,这个过程也是对危险源进行分级的过程。通过分级,煤矿就可以有重点有先后地选择应对措施,并最终消减风险。风险评估的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要确定事故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可能性,即概率的大小;其次要估计一旦事故发生,可能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最后,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4、及损失的严重程度估计总期望损失的大小,确定风险等级。危险源辨识及其风险评估通过填表的方式简洁明了。表1-3给出了采用工作任务法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填写的表格范例。说明:1、事故发生 “可能性”的确定方法。对于事故发生“可能性”的确定需要根据以往事故统计或经验来模糊判断。2、损失”的确定方法。对“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确定需要建立的假设的基础之上,即假设在事故实际发生的情况下,估计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失。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多个,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取各种后果中最为严重的一个来确定“可能造成的损失”。3、风险值的确定方法。风险值=可能性损失。4、风险等级的确定方法。将计算得出风险值与矩阵表右下方的“风

15、险等级划分”对照即可得到相应的风险等级。三、风险管理的第三步风险控制过程。此过程又可以细化为: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过程,危险源的监测、预警、控制过程。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危险源辨识(风险识别)结果,确定管理对象、管理主要责任人、监管责任人及监管部门,其次要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针对危险源制定合理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一)针对管理对象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制定辨识出的危险源通过提炼成为管理对象,通过管住管理对象来实现对危险源控制。管理标准应做到“每一条已知规律的风险的产生原因,都应有相应的管理标准予以消除”;管理措施应能够做到“只要员工按照管理措施要求,尽职尽责,每一条管理标准都能够得到落实”。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离不开本质安全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简称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在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明确什么是合格的,什么是不合格的,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条件,这些都需要有相应的标准。而如何从管理的角度保证达到要求的条件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措施。而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是一项系统工程,编审过程中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流程,运行过程中要遵循PDCA运行模式,这一章主要介绍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主要内容、制定原则、制定流程、制定程序及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运行模式。(二)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的目的及具体内容在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