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编号高二历史世界近现代史第一章 第三节 文艺复兴;第四节 宗教改革人教版知识精讲.doc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6255552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5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74编号高二历史世界近现代史第一章 第三节 文艺复兴;第四节 宗教改革人教版知识精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474编号高二历史世界近现代史第一章 第三节 文艺复兴;第四节 宗教改革人教版知识精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474编号高二历史世界近现代史第一章 第三节 文艺复兴;第四节 宗教改革人教版知识精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474编号高二历史世界近现代史第一章 第三节 文艺复兴;第四节 宗教改革人教版知识精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474编号高二历史世界近现代史第一章 第三节 文艺复兴;第四节 宗教改革人教版知识精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74编号高二历史世界近现代史第一章 第三节 文艺复兴;第四节 宗教改革人教版知识精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74编号高二历史世界近现代史第一章 第三节 文艺复兴;第四节 宗教改革人教版知识精讲.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历史世界近现代史第一章 第三节 文艺复兴;第四节 宗教改革 人教版 高二历史世界近现代史第一章 第三节 文艺复兴;第四节 宗教改革 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世界近现代史第一章 第三节 文艺复兴 第四节 宗教改革 二. 重点、难点: 文艺复兴的情况及其历史意义 三. 课堂教学 第三节 文艺复兴 本节内容是本章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内容, 学生在学习时一定要注意把握文艺复兴的背 景及其历史意义。 文艺复兴运动 14 世纪发源于意大利,以后逐渐扩展到西欧各国。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 1.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背景、条件: 文艺复兴首先兴起于意大利有其必然的历史条件。

2、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 这是其前提条件。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和发展自己的经济,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识 形态领域打破教会的种学世界观, 改变维护封建制的各种传统观念, 进行一场反封建的思想 运动。 意大利曾经是欧洲的文化中心,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和众多人才,也是文艺复兴 产生的重要条件。意大利较多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1453 年拜占廷帝国灭亡后,大 批熟悉拉丁文的学者逃到意大利,带去大量古希腊、罗马的古籍。 14、15 世纪的意大利,处在东西方贸易的中心地位,经济繁荣,这也为文化的发展 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性质: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2.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及实质 文艺

3、复兴时期主要的社会思想是人文主义。它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它的核心是 : 肯定 人, 注重人性、 要求把人、 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人文主义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 科学的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从文艺复兴的起源和指导思想来看,其实质是新兴资产阶 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理解:人文主义的内容和影响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 想。 人文主义的核心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 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反对中世纪神学,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强调人的可贵;反 对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 提倡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

4、求 ; 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 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椎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人类认 识自然,征服自然,以造福人生。 但是也应看到,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文艺复兴运动个人私欲的膨胀、泛 滥和社会混乱。 3.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但丁 但丁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被恩格斯称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在长诗神 曲中,描写现实生活和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具有鲜明 的人文主义色彩。 乔托 画家乔托使绘画艺术改变了中世纪以来的传统, 向现实主义迈进了一步。 画家乔托的壁 画虽然仍以宗教题材为主,但刻画了人物的复杂个性和真

5、实的世俗世界,他被誉为“欧洲绘 画之父”。 彼特拉克 彼特拉克,提倡复兴古典文化,最先提出以“人学”对抗“神学”,被称为“人文主义 之父。” 薄伽丘 薄伽丘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该书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腐化,提倡个性解放,歌颂人 对现世生活的追求。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巨著,为欧洲近代短篇小说开了先河。 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 15 世纪后期至 16 世纪前半期,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达到鼎盛,出现了“美术三杰”: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达芬奇以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作品驰名于 世。米开朗琪罗是雕刻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他的代表作大卫雕像生动准确地表现 了人体的健美和力量。拉斐尔是画家和建筑家,他笔下的

6、众多圣母没有神圣的宗教色彩,而 是人间温柔、典雅,充满人情和母爱的女性。 政治思想家、 历史学家、 军事著作家和诗人马基雅维利以入文主义思想为基础, 以 “人” 的眼光研究政治学说,冲破了神权政治理论的桎梏。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强权 政治”反映了意大利四分五裂的现实和资产阶级要求统一的主张。 (二)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15 世纪后期,新航路的发现刺激了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由意大利 扩展到西欧广大地区。 1. 英国 戏剧家莎士比亚是英国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 他的戏剧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英国的社会 现实,发掘了人类复杂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情感,塑造出丰满的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深

7、刻而 生动地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的成就最高,莎士比亚是英国杰出的戏剧家,一生作品丰富,他 的剧作对英国社会作了广泛而深刻的描述,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他的剧作,不仅在欧洲 的文坛上享有崇高声誉,也为世界各国人民接受和喜爱。 2. 法国 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是作家拉伯雷,他的长篇小说巨人传提倡人的个性解 放,鼓励人们成为“全知全能”的人,去战胜黑暗和愚昧。歌颂“人”的力量和伟大,说明 知识可以使人成为巨人。战胜愚昧和黑暗。 3. 德意志 德意志的人文主义代表者是伊拉斯谟, 他的名作 愚人颂 揭露了教士的愚昧, 对教皇, 主教和封建贵族的贪婪淫逸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4.

8、 西班牙 西班牙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是塞万提斯,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堂吉诃德,描写和 讽刺了趋于衰落的中世纪骑士制度和武侠精神, 揭示出教会的专横、 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困 苦。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欧洲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有力地冲击着封建神学思想,解除了人们的思想枷锁,促进 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这一时期产生了科学,涉及多种学科,其中天文学革命是其代表成 就 1. 天文的成就: 哥白尼 “太阳中心说” 中世纪的欧洲,流行的天文学观点是“天圆地方”“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等。波兰天文 学家哥白尼经过多年的观察和计算,否定了教会支持的上述理论,提出“太阳中心说”。并 写出天体运动论一书,它标志着自然

9、科学开始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因此天体运动 论发表,被当作近代科学的开端。 注意哥白尼学说的巨大意义。 哥白尼在他的名著天体运行论中提出了“太阳中心说” : 地球和行星绕轴自转,并 围绕太阳公转。哥白尼这一学说的意义: 它是人类对天体认识的一个飞跃, 它推翻了统治天文学界 1000 多年的托勒密的 “地 球中心说”;它使人们不被表面现象所惑,对天体运行达到了正确的、科学的认识; 它 推翻了基督教神学关于上帝创世界、选定地球为宇宙中心的谬论,是向教会权威的挑战,促 使自然科学从基督教神学中解放出来,从而得到迅速的发展。 德意志的开普勒继承和发展和哥白尼的思想,指出行星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动。 意

10、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对哥白尼学说的传播更为重要。他自制了一架天文望远镜,通 过对天体的观察证实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 他注重实验和实践, 被视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奠 基者。 学习中注意文艺复兴时的天文学成就与地理知识和政治理论相联系 文艺复兴时自然科学取得巨大成就, 以哥白尼太阳中心说为代表, 推翻了天主教会的地 心说, 布鲁诺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 认为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 而只是许多恒星中的一个。 学习时结合地理知识,认识太阳系构成,地球公转、自转等知识。 布鲁诺坚持真理,最后惨遭杀害,为科学、为真理而献身。残酷的迫害并没有扼杀科学 的发展,德国科学家开普勒,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通过长期观测和科学实

11、践,证实了哥白尼 学说的正确性。日心说战胜地心说这一漫长过程,用政治原理加以分析。 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在其他学科方面也都有很大的发展, 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如数学、 物理学、生理学、医学等。 2. 唯物主义思想家的出现,近代自然科学的发生,促进了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其 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布鲁诺和英国的培根。布鲁诺阐述和捍卫哥白尼的日心说, 并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他在欧洲许多国家宣传唯物主义世界观,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为捍 卫真理而献身,培根是唯物主义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始祖,他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为我们 所熟知。 第四节 西欧的宗教改革 (一)难点释析: 宗教改革不是不要宗教,而是

12、要打破封建教会的独裁,对封建宗教进行改革,争取宗教 自由, 以适应资产阶级的发展需要。 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 封建势力非常强大, 所以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时采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 (二)西欧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实质。 背景: 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是最有势力的封建主集团,也是封建主阶级进行精 神统治的有力工具。 教会的政治权力及其对人民的精神统治, 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 主要障碍。这是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 当时贪污、腐化之风弥漫在教会的特权阶层。教会的专横、腐败、对人民的搜刮, 激起了社会各阶层的不满,使广大农民、城市平民、部分贵族投身于资产阶级领导的宗教改 革运动。 性质:这场

13、 16 世纪兴起于德国,并逐渐波及到西欧诸国的宗教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 质的思想政治运动。 注意思考:为什么在西欧资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总带有宗教色彩? 答:答:西欧资产阶级在解放斗争的最初阶级带有宗教色彩,是因为: “中世纪的历史 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在初期,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力量还比较 弱小, 它的反封建斗争需要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 等到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后, 如到了 18 世纪, 资产阶级便抛弃宗教外衣,开展了直接宣传资产阶级理想的启蒙运动。 (三)宗教改革的经过和意义 本节内容是阅读内容,学生大概知道即可。 1. 德意志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5、16 世纪的德

14、意志,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但政治上处于分裂状态,这种状况便于 天主教会的政治控制和经济压榨, 德意志成为当时欧洲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 被称作 “教 皇的乳牛”。摆脱教会的束缚和压迫是德意志发展资本主义不可少的条件。 16 世纪初,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是西欧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 反对天主教神权统治的政治斗争 ; 中世纪以来,德意志的分裂和软弱使罗马教廷有了掠夺的 机会。教皇利奥十世每年通过教会从德意志搜刮的财富比德意志皇室的年收入还多。到 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德意志和罗马教廷的矛盾成为一切矛盾的焦点。1517 年,罗马教皇派人 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马丁路德坚决反对,提

15、出了“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还提出 简化宗教仪式, 驱逐天主教会势力的主张。 1520 年, 路德公开发起宗教改革, 得到广泛支持, 引发了后来闽采尔领导的大规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16 世 50 年代,德 意志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即各诸侯国有权决定自己臣民的信仰,路德创立的新教派 不仅在德意志的广大地区取得了合法地位,而且传播到德意志以外的一些地区。 2. 加尔文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由德意志迅速波及到西欧各国,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加尔文 的宗教改革, 瑞士日内瓦资本主义发展, 为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6 世纪 30 年代他发表著作, 提出新的神学观点, 否

16、定罗马教皇的权威, 还提出了建立民主教会的主张, 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激进派,影响遍及欧洲。 3. 法国的宗教战争。 16 世纪的法国,不具备宗教改革的条件,没有形成真正的宗教改革运动和新教派。早 在 14 世纪,法国国王就控制了教会,到 16 世纪初,法王成为教会的最高首脑。法国王权强 大,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但仍坚持天主教信仰,反对宗教改革。16 世纪 法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之争,南北两大贵族集团为了各自的利益, 利用西欧宗教改革的旗号,发动了一场宗教战争。因此,法国的宗教改革表现为新、旧教贵 族之间的武装冲突。从 16 世纪 20 年代到 40 年代,路德派和加尔文派先后传入法国。南方 各地的手工业者和雇工,纷纷改信加尔文教。加尔文派在法国称为“胡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