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一-自然科学生物与环境试题.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6252426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与环境一-自然科学生物与环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物与环境一-自然科学生物与环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物与环境一-自然科学生物与环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物与环境一-自然科学生物与环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物与环境一-自然科学生物与环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与环境一-自然科学生物与环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与环境一-自然科学生物与环境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者:杜江 浙江省慈溪市鸣鹤中学 315316自然科学生物部分中考试题精选姓名_ 班级_ 学号_一 选择题 (每题2分)1.目前不提倡使用含磷洗衣粉、一次性塑料饭盒、含铅汽油和剧毒高残留农药等,主要是基于以下哪方面因素 ( )(A)环境 (B)成本 (C)生产工艺 (D)销售2.1998年2月13日,上海最高气温达27,创有史以来2月的最高气象记录。这天的最高气温估计出现在 ( ) (A)午夜2时左右 (B)午后2时左右 (C) 中午12时左右 (D)日出前后3.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 (A)草履虫 (B)结核杆菌 (C)酵母菌 (D)甲肝病毒4.我国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退

2、耕还草”的目的是( ) (A)人们更需要畜产品 (B)人们更需要木材(C)人们更需要粮食 (D)改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状态5.卫生部门规定,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要当场毁形,杜绝重复使用现象发生。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考虑,此项措施是为了 ( )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病原体6.下列引起生态平衡破坏的因素中,属于自然因素的是( ) (A)台风 (B)酸雨 (C)对森林的过量采伐 (D)对草原的过度放牧7.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人口增长必须符合生态规律 (B)人口增长过快会使环境污染加剧 (C)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D)一个

3、地区的人口在自然条件下可以无限制地增加8.为进一步了解血糖调节机能,某校自然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测定了一正常人在不同时期的血糖浓度(在测定期间被测入只在实验室内轻度活动)。下表中最有可能表示此测定记录的选项是 ( ) 测定时间 血糖质量分数选项空腹食用100克葡萄糖后半小时食用100克葡萄糖后2小时(A)0.10.080.14(B)0.140.l0.08(C)0.08 0.10.14(D)0.l0.140.19.若某人肾脏的肾小管发生了病变,则尿液中将出现 ( ) (A)红细胞 (B) 白细胞 (C)葡萄糖 (D)大分子蛋白质10.人体免疫有三道防线:第一道是皮肤和粘膜的屏障作用;第二道是吞噬

4、细胞和体液的杀菌作用;第三道是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和淋巴因子的清除病原体作用。这三道防线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第一道 (B)第二道 (C)第三道 (D)第一、三道11.如图所示的人都有分泌唾液现象,下列有关反射类型的判别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A)甲图是非条件反射 (B)乙图是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C)丙图是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D)丙图是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12.乙型肝炎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之一。现在我国给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是为了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病原体13.右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叶

5、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中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 转动细准焦螺旋转动粗准焦螺旋移动装片调节光圈转动转换器 (A) 一一一 (B) 一一一(C) 一一一 (D) 一一一 14.为预防爱滋病,下列措施有效的是 ( ) (A)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 (B)不吸毒,遵守性道德,坚持一夫一妻制 (C)不食用发霉的花生等食物 (D)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及高度腌制食品1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进化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B)生物由陆生向水生进化 (C)哺乳类由两栖类进化而来 (D)裸子植物由藻类植物进化而来16.为创建国家

6、环保模范城市,今年起我市在学校、商场和居民小区等场所设置了废电池收集箱,其主要目的在于 ( ) (A)回收废电池的外壳材料 (B)回收石墨电极 (C)防止汞、镉、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水源的污染 (D)防止废电池对大气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17.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同时进行 (B)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全部变成热能散失 (C)同化作用就是光合作用 (D)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18.用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细胞细胞质流动时,为提高物象的清晰度,使视野较暗,可采取的措施是 ( )(A)缩小光圈 (B)扩大光圈 (C)换用凹面镜 (D)换用低倍物镜19.将一棵绿

7、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如图所示。分析此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 (A)植物在光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B)液滴是由泥土中的水蒸发后液化而成 (C)液滴是由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液化而成 (D)液滴是由植物蒸腾作用散发的水蒸气液化而成20.带鱼是海洋中的深水鱼类,在市场上没有活的带鱼出售,这是因为带鱼难以养殖。造成带鱼难以养殖的主要因素是 ( ) (A)水温 (B)食物 (C)水的压强 (D)水的溶解氧21.下图是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建立的实验过程示意图,其中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反射图是 ( ) (A) (B) (C)

8、 (D)22.地球上能源的最主要来源是 ( )(A)太阳辐射能 (B)煤 (C)石油 (D)水能23.生物体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 ( ) (A)太阳辐射能 (B)绿色植物的能量 (C)草食动物的能量 (D) 肉食动物的能量24.人们常用“晨穿皮袄午披纱”来形容我国西北某些地区气候的一个特点,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位置 (B)地貌 (C)人类活动 (D)海陆分布25.为提高宁波市的空气质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 扩大绿地面积限制使用含铅汽油工业废气经处理后排放减少农药和化肥的用量 (A)(B)(C)(D)26.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为了控

9、制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下列措施可行的是斯湾 ( ) (A)减少汽车数量 (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CO2 (C)利用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D)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27.2001年2月20日开始,温州市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飞机播种造林工作,用马尾松种子飞播后,采用阔叶树种(木荷、枫香、台湾相思树)人工点播或补植,以形成针阔叶混交林。这样做对于保护生态平衡的价值是 ( ) (A)提高森林的观赏价值 (B)提高树种的成活率(C)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D)降低人工造林的成本28.被子植物的双受精现象是指 ( ) (A)一个精子同时与一个卵细胞和两个极核融合 (B)一个精子与两个极

10、核融合 (C)二个精子分别与两个极核融合 (D)二个精子分别与一个卵细胞和两个极核融合29.2000年,我国开展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为了准确了解人口状况,这次普查抽调和培训了大量调查员,要求他们与被调查人面对面谈话,并做好笔录。这样的人口普查属于 (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直接调查30.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牲口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供实验用的48只绵羊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绵羊用毒性已削弱的炭疽病的病原菌(疫苗)注射,它们感染后没有发病;乙组没有注射。半个月后,对甲、乙两组绵羊同时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疽病病原菌,经过一段时间后,甲组的绵羊全部正常存活

11、,而乙组的绵羊全部死亡。那么,以下分析中错误的是(注:人体的免疫理论也同样适用于绵羊等哺乳动物) ( ) (A)实验的原理是甲组绵羊受到抗原刺激产生抗体获得了免疫力 (B)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实验中甲组绵羊没有发病是由于人工免疫起了作用 (D)根据以上实验结果,炭疽病属于血液传染病30.被狗咬伤的人,应及时注射狂犬病血清,血清中含有的物质和注射血清的措施分别是 ( ) (A)抗体,控制传染源 (B)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C)抗原,控制传染源 (D)抗原,保护易感人群31.生活在田野中的一只东方田鼠所处的环境是( ) 田野中的其他不同种生物阳光、温度、空气、水和土壤等田野中的其他东方田鼠 (A) (B) (C) (D)32.右图中曲线表示人体血管中某种气体含量的变化,则血管B的名称及管内减少的气体分别是 ( ) 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O2 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CO2 组织细胞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