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编号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单元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6252421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6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46编号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单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546编号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单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546编号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单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546编号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单元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546编号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单元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46编号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单元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46编号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单元试题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113 分33 分)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叉鱼 B手影 C看到地上的书 D凸透镜使光线会聚 2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3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 : “佛光 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 4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D像不变,像到镜

2、面的距离不变 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 B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班,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C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这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 D因为光路可逆,所以甲从平面镜中看到乙的眼睛,乙也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甲的眼睛 6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 能把光线“反向射回去” 。图中是四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 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 7一条光线 AO 从空气中斜射向平静的水面,如图甲所示。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同时 发生反射和折射。在图乙中有四幅描

3、述其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8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 D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 9在探究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 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图中的四幅 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的是() 103D 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 同

4、时拍摄,制成胶片 ; 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 特殊眼镜后, 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 关于3D电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 7 cm 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 2 倍的镜头焦距 11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 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 12 cm 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 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 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 A

5、f甲f乙f丙Bf乙f丙f甲Cf乙f甲f丙Df丙f乙f甲 二、填空题(221 分22 分) 12如图是_(填“日食”或“月食”)成因的示意图。 13雷雨天气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_。激光从地面发向月球, 被月球表面反射回地球,总共用了 2.5 s,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_。 1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静的水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入射角为_, 折射光线_(填“靠近”或“远离”)法线,折射角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入射到空气和水的交界面上时,其传播方向_。 15历代诗人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写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 诗句。诗中写

6、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现象形成的。清澈见底的漓江看起来比实际浅,是 由于光的_现象形成的。 16池中水的深度是 2 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 3.8105 km,月球在池中的像离水面 的距离是_,水中的月是_(填“实”或“虚”)像。 17如图是小刚站在水中的图片,岸上的人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到他,是因为光在他 身上发生了_;水下的腿看上去变短,是因为光从_(填“水中射入空气”或“空气中 射入水”)中发生折射。 18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 _(填“甲透镜”或“乙透镜”)是凹透镜,可用于_(填“近视”或“远视”)眼的矫正。 19如图所示是小阳制作的多用途手

7、电筒,AB 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CD、EF 是 可左右伸缩的套筒,DF 处装入凸透镜。当手电筒先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 于_位置,射出平行光线;在此基础上,作幻灯机使用时,在 AB 处插入幻灯片,接下来 应把套筒向_(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观察到_(填“正立”或“倒 立”)放大的实像。请你再动脑思考指出该手电筒另外一项不同的功能:_。 20 如图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植物叶片上的气孔, 气孔经过物镜所成的是一个放大的 _(填“实”或“虚”)像,此时被观察的叶片到物镜的距离满足条件:_。最后,人眼 通过目镜看到的是_(填“实”或“虚”)像。 三 、作图题(63 分

8、18 分) 21根据图中折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第 21 题图 22如图为一辆轿车的俯视示意图。O 点为司机眼部所在位置,司机在右侧的后视镜 AB(看作平面镜)中能看到车尾 C 点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司机眼睛看到 C 点的光路图。 第 22 题图 23如图所示,人眼在 A 处看到河里 B 处有一白色鹅卵石。从 A 处能用激光手电筒的 激光束照射到白色鹅卵石上。请在上图中粗略画出从 A 处射出的激光束照射到白色鹅卵石 上的光路。 第 23 题图 四、实验探究题(12 分15 分27 分) 24如图甲所示,小丽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 在水平桌面上, 再取

9、两段相同的蜡烛 A 和 B 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 移动蜡烛 B,直到看上去蜡烛 B 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在此实验中: (1)如果有 5 mm 厚和 2 mm 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 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用两 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的关系; (2)小丽将光屏放在蜡烛 B 的位置上, 发现光屏上_(填 “能” 或 “不能” )承接到蜡烛 A 的像,这是因为_。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 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三班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全班分成 7 个小组, 使用焦距都是 10 cm 的凸透镜

10、做实验。最后,老师将各组实验的结果画在了图中。图中 1 和 1,2 和 27 和 7分别表示实验时各组的物和对应像的位置。请你根据实验的要求和图 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光具座水平放置,位于光具座上的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 心应该处于_。 (2)从_两组可以看出,当物体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所成的像是_立、 _的实像。 (3)从 6、7 两组可以看出,凸透镜成虚像时,像与物在_侧,且像是_立的; (4)由图可知成实像时,当物远离凸透镜,则像_(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且像 的大小变_(填“大”或“小”)。 答案:答案: 一、选择题(113 分33 分)

11、1-5 CADCD 6-10 BBACD 11. B 二、填空题(221 分22 分) 12如图是_日食_(填“日食”或“月食”)成因的示意图。 13 雷雨天气时, 总是先看到闪电, 后听到雷声, 这是因为_在空气中光速比声速快_。 激光从地面发向月球,被月球表面反射回地球,总共用了 2.5 s,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 _3.75108_m_。 1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静的水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入射角为 _60_, 折射光线_靠近_(填 “靠近” 或 “远离” )法线, 折射角_小于_(填 “大于” “小 于”或“等于”)入射角 ; 当光线垂直入射到空气和水的交界面上时,其传播方向_

12、不改变_。 15历代诗人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写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 诗句。 诗中写的 “倒影” 是由于光的_反射_现象形成的。 清澈见底的漓江看起来比实际浅, 是由于光的_折射_现象形成的。 16池中水的深度是 2 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 3.8105 km,月球在池中的像离水面 的距离是_3.8105_km_,水中的月是_虚_(填“实”或“虚”)像。 17如图是小刚站在水中的图片,岸上的人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到他,是因为光在他 身上发生了_漫反射_;水下的腿看上去变短,是因为光从_水中射入空气_(填“水中射 入空气”或“空气中射入水”)中发生折射。 18如图所示是两束激

13、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 : _乙透 镜_(填“甲透镜”或“乙透镜”)是凹透镜,可用于_近视_(填“近视”或“远视”)眼的 矫正。 19如图所示是小阳制作的多用途手电筒,AB 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CD、EF 是 可左右伸缩的套筒,DF 处装入凸透镜。当手电筒先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 于_焦点_位置,射出平行光线;在此基础上,作幻灯机使用时,在 AB 处插入幻灯片,接 下来应把套筒向_右_(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观察到_倒立_(填“正 立”或“倒立”)放大的实像。请你再动脑思考指出该手电筒另外一项不同的功能:_取下 套筒上的凸透镜作放大镜

14、使用_。 20 如图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植物叶片上的气孔, 气孔经过物镜所成的是一个放大的 _实_(填“实”或“虚”)像,此时被观察的叶片到物镜的距离满足条件:_fu2f_。 最后,人眼通过目镜看到的是_虚_(填“实”或“虚”)像。 三 、作图题(63 分18 分) 21根据图中折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解: 22如图为一辆轿车的俯视示意图。O 点为司机眼部所在位置,司机在右侧的后视镜 AB(看作平面镜)中能看到车尾 C 点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司机眼睛看到 C 点的光路图。 解: 第 21 题图 第 22 题图 第 23 题图 23如图所示,人眼在 A 处看到河里 B 处有一白色鹅卵石

15、。从 A 处能用激光手电筒的 激光束照射到白色鹅卵石上。请在上图中粗略画出从 A 处射出的激光束照射到白色鹅卵石 上的光路。 解: 四、实验探究题(12 分15 分27 分) 24如图甲所示,小丽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 在水平桌面上, 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 A 和 B 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 移动蜡烛 B,直到看上去蜡烛 B 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在此实验中: (1)如果有 5 mm 厚和 2 mm 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2_ 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用 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大小_的关系; (2)小丽将光屏放在蜡烛 B

16、 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_不能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 蜡烛 A 的像,这是因为_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_。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乙所示), 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蜡烛 B 与蜡 烛 A 的像不能完全重合_。 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三班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全班分成 7 个小组, 使用焦距都是 10 cm 的凸透镜做实验。最后,老师将各组实验的结果画在了图中。图中 1 和 1,2 和 27 和 7分别表示实验时各组的物和对应像的位置。请你根据实验的要求和图 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光具座水平放置,位于光具座上的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 心应该处于_同一高度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