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333教育研究方法.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6251530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都师范大学333教育研究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首都师范大学333教育研究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首都师范大学333教育研究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首都师范大学333教育研究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首都师范大学333教育研究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首都师范大学333教育研究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都师范大学333教育研究方法.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概述(一)教育研究的界说1教育研究的含义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在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2教育研究的意义教育研究能够用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这是教育研究的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意义。正是由于实践中有问题存在,才激起了人们的研究;正是由于有了有关的研究,许多实践中的问题才得以解决。教育的应用性研究的这种意义就十分明确,同样,教育行动研究的意义也在于解决实践问题。今天的教师因为教育研究而对教育问题拥有了许多科学、理性的认识,基于这种认识,他们的实

2、践多了许多科学性,少了一些盲目性。教育研究有助于教育知识的拓展。由于教育研究的不断进行,一方面人们解决了大量的实践问题,另一方面教育研究的知识也得以不断地增加。在增长教育知识方面,教育活动研究具有发现新知识的意义,而教育观念研究和教育学科研究则具有总结和积累知识的意义。教育研究对教师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教育研究既是教育变革自身的要求,同时也是教育研究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是教育创新的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形成独立教育教学风格的要求。要解决教育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情况,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体系。3教育研究的类型质性研究:是通

3、过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长期的体验,然后对事物的“质”得到一个比较全面的解释性的理解。简言之,质性研究指凡是不经由统计程序或其他量化手段而获得研究结果的研究。 人们运用质性研究可以对人的生活、故事、行为以及组织运作、社会运动或人家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具体研究过程一般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搜集原始资料、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行动研究:是一种通过实践来使我们自己和别人的想法和理论得以检验和理论化的过程。教育实践工作参与者与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共同合作,为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进行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范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混合研究:研究者以定量和质性的研究技术

4、相结合,并运用于同一研究之中,即对同一问题以不同方法得出的研究结果进行相互验证的研究范式。 混合研究的倡导者们认定,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其有内在的可以合为一体的和谐,这种和谐可以在各种不同方法的结合中得到体现,也可以在研究的各个环节中得以贯彻定量研究:实现建立研究假设,进行严格的研究设计,按照预订程序收集资料,对结果进行检验的一种研究范式。(二)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1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2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前4点和总结比较重要)群众性。教育科研队伍建设呈现出鲜明的层次性,理论研究队伍少而精,应用研究队伍是中坚,群众性科研队伍宽而厚。队伍的总体构成和绝大多数课题的

5、人员构成都突出反映着专、兼、群相结合,教育科研人员、教育行政人员和第一线校长教师相结合的特点。行政参与并领导教育研究。教育部历任主要领导一直担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组长,部领导和各业务司局领导还承担了从六五规划到九五规划的相当数量的重点课题。一些地方以政府名义召开了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制定了鼓励、扶持政策,对优秀科研成果进行了表彰奖励。研究方法上倾向理论思辨研究,实证研究较少。没有教育研究的质量控制体系。总结:我国的教育研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育研究体系-“中国特色的教育科研体系”,但在研究方法上,其中有不少方法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缺乏自身的规范和标准,特别是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薄弱。并且

6、我们的教育研究与世界相比较还存在较大的差别。我国教育研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不太重要)重思辨分析,忽视对教育实践的研究,不重视典型实验;而在思辨分析中,又往往把教育问题套入某种既定的公式,或者以一定结论为前提,通过推论得出结论;或者从某种固有的经典模式理论出发,到实际中找例证。其结果,由于为深入地研究教育实践,缺乏对教育活动规律的深刻揭示而使教育理论显得十分贫乏。在进行教育研究时,往往采取直线式、绝对化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建国以来,教育领域内的学术研究有不少经验教训,其中,一个问题是没有很好地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作指导,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在纠正某一种片面时又出现另一种片面。对丰富的教育

7、实践经验,缺乏理论的概括总结。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第一线勇于开拓,积极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创造了极其丰富生动的实验,这是我们发展教育科学的重要基础。可是由于不善于把实践问题提炼成科学研究问题进而转化为理论课题,导致研究成果停留在一般经验总结和感性认识阶段。对外国教育理论及学派观点鉴别、批判不够。由于不能很好地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分析当代西方的学术理论思潮,往往走两个极端。或者因循守旧,拒绝接受,一概排斥,或者不加分析,全盘照搬,奉为经典。教育研究的方法,其中有不少方法是从其他学科移植而来的,缺乏自身的规范和标准,特别是研究方法的基础理论薄弱。3教育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三)

8、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1选题阶段2研究设计阶段3搜集资料阶段4整理与分析资料阶段5撰写研究报告阶段6总结与评价阶段二、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选题的主要来源1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2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3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二)选题的基本要求1问题有研究价值应用价值:即实践价值,指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强调的是课题研究所具有的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课题研究,应提出新思想、新观点。理论价值:即学术效益,指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根据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为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

9、教育理论,是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2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3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4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三)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1教育研究的理论界定(理论构思)2教育研究方案的制定(四)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1选题价值论证2相关研究文献综述3课题研究基本思路论证4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论证5课题研究可行性论证三、教育文献检索(一)教育文献概述1教育文献的含义2教育文献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二)教育文献的种类及主要分布1教育文献的等级2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三)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及主要方法1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2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检索工具查找法:检索工具查找法是指利用已有

10、的检索工具查找文献资料。检索工具可分为手动检索工具和计算机检索工具两种。参考文献查找法:参考文献查找法又称追溯查找法,是指根据作者文章和书后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去追踪查找有关文献的方法。3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文献检索中的应用(四)教育文献检索的要求1全面、准确地检索教育文献2撰写教育文献综述报告四、教育观察研究(一)教育观察研究概述1教育观察的含义2教育观察研究的特点(二)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1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观察2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3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4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三)教育观察研究的实施程序1教育观察的实施程序2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法五、教育调查研究(一)问卷研究1

11、问卷测量的特点问卷测量是以问卷的填答作为测验任务,配合相应的评定量表完成的测量。问卷的主题是一组测验题目和与之配合的选项。他们的配合,使所要测量的属性、特征得到呈现并可以在适合的评定体系中得以赋值。2问卷的构成必须能够使所要测量的属性、特征得到呈现;必须能够与一定的评定尺度相配合;必须能够使其对测量属性特征的呈现以及与评定尺度的配合具有合理的解释性。3问题的设计确定测量课题:确定测量课题主要包括测量的目的和主题、测量的性质和范围、测量的对象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建立研究假设:问卷测量作为一种定量研究方式,需要对测量设计的变量间的关系,及需要通过测量来证实的问题,有一个理论上的假设。测量指标的设计:

12、从测量的主题到研究假设,再到设计测量指标,这是一个使概念操作化的过程。问卷形成设计:在获得问卷的总体结构之后,即可设计形成问卷。行程问卷的工作主要是设计测验题目和评定量表以及可以满足评定量表需要的问卷填答选项。(二)访谈研究1访谈法的特点2访谈法的基本类型3访谈研究的基本过程(三)测量研究1测量的含义测量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为事物的属性、特征赋值。测量的实质是赋值,或者说是分配数据;测量的对象是事物的属性或特征;测量的规则是赋值的依据。所以,赋值、对象、规则可以说是测量的三个要素,正确地把握这三个要素,才能深刻理解测量的含义。2测量的类型3测量工具的评价指标六、教育实验研究(一)教育实验研究概述1

13、教育实验研究的含义2教育实验研究的特点3教育实验研究的主要功能4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二)教育实验的基本类型1实验室实验与自然实验2前实验、准实验与真实验(三)教育实验研究的效度1教育实验研究效度的含义2教育实验研究的内在效度3教育实验研究的外在效度(四)教育实验的变量控制1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含义“控制”这个术语表示研究者对整个研究过程的把握与操纵。从广义上说,控制表示研究者能够操纵或选择自变量的变化水平,选择因变量以及测量因变量的方法,控制研究过程中的无关变量;从狭义上说,控制是指对影响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对应关系的无关变量的处理和控制。控制在教育研究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决定研究结果是否

14、确实可靠的重要因素。2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主要方法消除:控制无关变量的最彻底的方式是不让无关变量介入到研究情境中去,完全排斥在自变量和因变量对应关系之外。恒定:有些无法排除的无关变量,可以采取使这些变量在研究过程中保持恒常不变,即所有的被试都接受相同的无关变量,把变量变为常量。均衡:当无关变量无法消除,也不能保持恒定时,研究者可以采取均衡的方法来控制无关变量。通常的做法是设置实验组和控制组,让无关变量产生的作用对实验组和控制组都一致,都保持平衡。抵消:有些实验研究,被试需要在各种不同的实验条件下接受重复测量,由于重复测量,练习、迁移、干扰、疲劳、热身等作用会影响因变量的测量效果,研究者可以采用抵

15、消的方式来控制这类无关变量。随即:随机是科学研究的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随机化指被试的随机取样、随机分组、随机分配实验处理等。通过随机化可以控制大量的无关变量,通过随机化可以把研究中的很多差异平均地分配到每个个体身上去,从而创造均等。盲法:是指采用隐蔽手段,控制实验参与者的偏差或期待的一种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在实验中,如果被试不知道自己在参与实验或正在接受某种实验处理,称之为单盲。如果主试和被试都不知道哪些人接受实验处理,哪些人没有接受实验处理,也不知道实验设计者真实意图,称之为双盲。统计控制法:是指用统计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来排除或削弱无关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五)教育实验设计的主要格式1单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2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