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企业价值评估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46251209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课件)企业价值评估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教学课件)企业价值评估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教学课件)企业价值评估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教学课件)企业价值评估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教学课件)企业价值评估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企业价值评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企业价值评估(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价值评估,本章重点内容,企业价值内涵 企业价值评估的要素 采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时各参数的选择 收益额的预测方法 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第一节企业价值评估及其特点,一、企业的定义及其特点 (一)定义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按照法律程序建立的经济实体,形式上体现为由各种要素资产组成并具有持续经营能力的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二)企业作为一类特殊的资产,具有自身的特点: 1.盈利性 企业作为一类特殊的资产,其经营目的就是盈利。 2.持续经营性 持续经营是保证正常盈利的一个重要方面。 3.整体性 各个要素资产可以被整合为具有良好整体功能的资产综合体。整体性是企业区别于其他资产的一个重要特征。 4.合

2、法性 按照法律程序建立并接受法律约束。,二、企业价值内涵 从资产评估的角度看,企业价值的界定主要从两方面考虑: 一、资产评估揭示的是评估对象在交易假设前提下的公允价值; 二、企业价值取决于要素资产组合的整体盈利能力。 根据评估目的和结果的不同用途分为: 企业资产价值 企业投资价值 企业权益价值,根据企业价值评估的应用范围分为: 市场价值 投资价值 内在价值 公允价值 清算价值,企业价值的特点:,1.企业价值是企业的公允价值,2.企业价值基于企业的盈利能力,3.企业价值有别于账面价值、公司市值和清算价值。,4.企业价值是一个整体的概念,5.企业价值是一个兼顾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概念,三、企业价值评估

3、及相关问题 在中国资产评估协会2004年12月30日颁布的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第三条中明确指出:“本指导意见所称企业价值评估,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对评估基准日特定目的下企业整体价值、股东全部权益价值或部分权益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 不论企业价值评估的是哪一种价值,它们都是企业在特定时期、地点和条件约束下所具有的持续获利能力的市场表现。,企业整体价值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全部付息债务+非付息债务+所有者权益 企业所有者权益价值+全部付息债务价值=企业整体价值 总资产价值 - 非付息债务价值=企业整体价值。 企业股东全部权益价值 即整体价值中由全部股东投入资产创

4、造的价值。非会计报表反映的资产与负债相减后净资产的价值。 股东部分权益价值,企业价值类型,其实就是企业一部分股权的价值,或股东全部权益价值的一部分。 由于存在着控股权溢价和少数股权折价因素,股东部分权益价值并不必然等于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与股权比例的乘积。 在资产评估实务中,股东部分权益价值的评估通常是在取得股东全部权益价值后再来评定。应当在评估报告中披露是否考虑了控股权和少数股权等因素产生的溢价或折价。,企业价值评估特点: (1)评估对象是由多个或多种单项资产组成的资产综合体; (2)决定企业价值高低的因素,是企业的整体获利能力; (3)企业价值评估是一种整体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目的: (1)

5、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的需要; (2)企业并购的需要; (3)企业价值评估是投资决策的重要前提。,企业价值评估的一般范围,1.从产权的角度界定,企业价值评估的一般范围应该是企业产权涉及的全部资产。 2.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包括: 企业产权主体自身拥有并投入经营的部分; 企业产权主体自身拥有未投入经营部分; 企业实际拥有但尚未办理产权的资产等; 虽不为企业产权主体自身占用及经营,但可以由企业产权主体控制的部分。 如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以及非控股公司中的投资部分;企业拥有的非法人资格的派出机构、分部及第三产业;,3.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有效资产和无效资产,企业价值评估中按照具体资产在企业中发挥的功效,划

6、分为有效资产和无效资产。 有效资产 指企业中正在运营或虽未正在运营但具有潜在运营经营能力,并能对企业盈利能力做出贡献、发挥作用的资产。 无效资产 指企业中不能参与生产经营,不能对企业盈利能力做出贡献的非经营性资产、闲置资产,以及虽然是经营性的资产,但在被评估企业已失去经营能力和获利能力的资产的总称。,划分有效资产和无效资产的意义 有效资产是企业价值评估的基础,无效资产虽然也可能有交换价值,但无效资产的交换价值与有效资产价值的决定因素、形成路径是有差别的。 正确界定与区分有效资产和无效资产,将企业的有效资产作为运用各种评估途径与方法评估企业价值的基本范围或具体操作范围,对无效资产单独进行评估或进

7、行其他技术处理。,在界定企业价值评估一般范围及有效资产与无效资产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对于在评估时点产权不清的资产,应划为“待定产权资产”,暂不列入企业价值评估的资产范围,但在具体操作时,应做特殊处理和说明,并需要在评估报告中披露;,在产权清晰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有效资产和无效资产进行区分; 在进行区分时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对企业有效资产的判断,应以该资产对企业盈利能力形成的贡献为基础,不能背离这一原则; 在有效资产的贡献下形成的企业的盈利能力,应是企业的正常盈利能力,由于偶然因素而形成的短期盈利及相关资产,不能作为判断企业盈利能力和划分有效资产的依据;,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对无效资产有两种处理

8、方式: 进行“资产剥离”,在运用多种评估途径及其方法进行有效资产及其企业价值评估前,将企业的无效资产单独剥离出去,无效资产的价值不作为企业价值的组成部分,作为独立的部分进行单独处理,并在评估报告中予以披露; 在运用多种评估途径及其方法进行有效资产及其企业价值评估前,将企业的无效资产单独剥离出去,用适合无效资产的评估方法将其进行单独评估,并将评估值加总到企业价值评估的最终结果之中,并在评估报告中予以披露。,第二节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一、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的基本要点,(一)要对企业的收益予以界定。 企业的收益能以多种形式出现,包括净利润、净现金流量(股权自由现金流量)、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9、企业红利等。 (二)要对企业的收益进行合理的预测。 (三)要选择合适的折现率。,二、收益法的计算公式及其说明,(一)企业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的收益法 1.年金法 年金法的基本公式 P=A/r 式中: P企业评估价值; A企业每年的年金收益; r折现率及资本化率。,年金法的公式变形 将已处于均衡状态,其未来收益具有充分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的企业收益进行年金化处理,然后再把已年金化的企业预期收益进行收益还原,估测企业的价值。,例10-1 待估企业预计未来5年的预期收益额为100万元、120万元、110万元、130万元、120万元,假定本金化率为10%,试用年金法估测待估企业价值。,解: 先计算未来5年

10、的预期收益额的现值 1000.9091+1200.8264+1100.7513+1300.6830 +1200.6209=437(万元) 计算五年预期收益额的等额年金值 A(P/A,10%,5)=437 (万元) A=4373.7907115.3(万元) 计算待估企业价值 PA10%115.310%=1153(万元),2.分段法。 分段法是将持续经营的企业的收益预测分为前后两段。 (1)假设以前段最后一年的收益作为后段各年的年金收益,分段法的公式可写成:,(2)假设从(n+1)年起的后段,企业预期年收益将按一固定比率(g)增长,则分段法的公式可写成:,(二)企业有限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的收益法,

11、1. 一般企业,都应该在持续经营前提下进行,特殊情况下,按照有限持续经营假设进行。 2.企业有限持续经营假设是从最有利于回收企业投资的角度争取在不追加资本性投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最大限度地获取投资收益,直至企业无法持续经营为止。 3.对于有限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企业价值评估的收益法,其评估思路与分段法类似。,三、企业收益及其预测,(一)企业收益的界定 1.在进行界定时首先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企业创造的不归企业权益主体所有的收入不能作为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企业收益。 (2)凡是归企业权益主体所有的企业收支净额都可视为企业的收益。,2.企业收益的表现形式及其选择: (1)企业收益基

12、本表现形式:企业净利润和企业净现金流量 (2)应选择净现金流量作为企业的收益基础,(二)企业收益预测,1.企业的收益预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对企业收益的历史及现状的分析与判断; (2)对企业未来可预测的若干年的预期收益的预测。 (3)对企业未来持续经营条件下的长期预期收益趋势的判断。,注意: (1)对于已有较长经营历史且收益稳定的企业,应着重对其历史收益进行分析,并在该企业历史收益平均趋势的基础上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 (2)对于发展历史不长的企业,要着重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并主要在分析该企业未来发展机会的基础上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 (3)为较为客观地判断企业的正常盈利能力,还必须结合影响企

13、业盈利能力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进行分析。,2.企业收益预测的基本步骤: (1)评估基准日审计后企业收益的调整。 (2)企业预期收益趋势的总体分析和判断。 (3)运用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企业预期收益进行预测。 收益预测分段 前提假设 预测的主要内容 预测的技术方法 保持假设:未来保持不变或者一个递增比例; 预测检验,影响企业及所属行业特定经济及竞争因素; 未来3-5年产品需求量和市场份额的估计; 未来3-5年销售收入; 未来3-5年成本费用及税金的估计; 完成经营目标需追加投资及技术改造的因素; 未来3-5年预期收益的估计。,将预测结果与企业历史收益平均趋势进行比较; 检验影响企业价值评估的敏感性因素;

14、 检验预测的企业收入与成本费用变化的一致性;,四、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及其估测,(一)企业评估中选择折现率的基本原则,1.折现率不低于投资的机会成本。 2.行业基准收益率不宜直接作为折现率,但是行业平均收益率可作为折现率的重要参考指标。 3.银行票据的贴现率不宜直接作为折现率。,(二)风险报酬率的估测,1.在测算风险报酬率的时候,评估人员应注意以下因素: (1)国民经济增长率及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投资风险; (3)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状况及被评估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 (4)企业在未来的经营中可能承担的风险等。,2.风险报酬率可通过以下两种方法估测:

15、 (1)风险累加法。 风险报酬率行业风险报酬率+经营风险报酬率+财务风险报酬率 +其他风险报酬率 (2)系数法 基本思路 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风险报酬率是社会平均风险报酬率与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风险和社会平均风险的相关系数(系数)的乘积。 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行业风险报酬率,、企业的风险报酬率,(三)折现率的测算 1.累加法 累加法是采用无风险报酬率加风险报酬率确定折现率或资本化率;,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用来测算权益资本折现率的一种工具 (2)数学表达式是:,为企业相对于社会平均风险的系数。,3.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模型 (1)原理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模型是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16、和企业负债所构成的全部资本,以及全部资本所需求的回报率,经加权平均计算来获得企业评估所需折现率。 (2)公式,五、收益额与折现率口径一致问题,六、收益期限预测,合同(约定)年限法 永续法 企业整体资产经营寿命法,第三节其他方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一、成本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1.企业评估中的成本法也称资产加和法,是指在合理评估企业各项资产价值和负债的基础上确定企业价值的评估方法。 2.成本法的理论基础也是“替代原则”。 3.成本法具体是指将构成企业的各种要素资产的评估值加总求得企业价值的方法; 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企业整体价值企业负债 企业整体价值=有形资产+无形资产,4.在不同的假设前提下,运用成本法评估出的企业价值是有区别的。 (1)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的各个单项资产评估,应按贡献原则评估。 (2)非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的各个单项资产评估,应按变现原则评估。 5.一般情况下不宜单独用成本法评估一个在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的企业价值(因为成本法容易忽视商誉的价值)。 如果运用成本法评估持续经营的企业,应同时运用其他评估方法进行验证。,二、市场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