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教学反思(精选4篇)

上传人:痞** 文档编号:146250122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花教学反思(精选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养花教学反思(精选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养花教学反思(精选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养花教学反思(精选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花教学反思(精选4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养花教学反思(精选4篇)养花教学反思(精选4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养花教学反思(精选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养花教学反思1 一、通过朗读,体会养花拳乐趣。 第一节,一边朗读,一边找出叙写作者爱养花的词句。第二节,通过引读,了解作者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的原因。第三节,抓住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多得些知识决不是坏事,要求想象作者写这些词句时是什么样的神态、心情。 二、引导剖析,领悟养花的乐趣。 第四节是全文重点,要求轻声读课文,说段意、分层次,讲层与层、句与句之间的关

2、系,从而得出:辛勤辛勤操劳,有益身心。接着引导学生剖析:作者有腿病,养了那么多的花,还要搬进搬出,是不是自讨苦吃?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个真理是怎么得来的?这个真理又给我们哪些启示? 三、运用类比,理解养花的乐趣。 第五节,启发学生类比联想,列举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事,设身处地体验作者当时的心情。第六节,讨论老舍先生有的是稿费,菊秧被砸,全家都几乎没有笑容,究竟值得不值得?老舍生前特别爱养菊花,经常与友人交换品种,群花放时,常常邀请好友饮酒赏菊,那么他辛勤培植的菊花被砸,心里该是一种什么滋味呢?再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类似的.事情,进行比照,体验作者爱花的情趣。 四、总结全文,全面领略养花的乐趣。

3、 第七节把分析课文与总结课文结合起来,让学生回味养花的乐趣。 养花教学反思2 养花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文中讲述了“我”养花的情形,从中感受到养花既须劳动,又长知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抒发了“我”爱花、爱养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作者开头强调腿病如何严重,接着却讲“我可得感谢它们”,让人悬念骤起:“为什么要感谢它们?与腿病有什么关系?”接下来一气呵成的叙述,让人不难看出,“看”“写一会儿”等词语的反复,表面觉得单调与乏味,实际上,这种机械的劳动“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有益身心,胜于吃药”。同样,下文的“腰酸腿疼,热汗直流”显然

4、不是作者故意渲染劳动的痛苦,而是突出苦中有乐的乐趣。片段最后点明了中心,意味深长。作者本可以说“这就是真理”,却以反问句来收尾,因而使语意更明确,感情更强烈。教师应相机抓住文中一些重点句子适时引导、点拨,反复朗读,使生情感得到升华,让浅显的道理铭刻于学生心中。 在学生的作业中,同音字、形近字混淆使用的情况屡见不鲜,有的甚至十遍八遍地更正仍然不见效。例如养花一课中出现的“既须劳动,又长见识”中的“须”,很多学生就与“需要”的“需”混为一谈。教学中,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不用“需”,而用“须”。通过分析比较,学生们不但明确了两字的异同,而且进一步体会到了老舍用词的准确。更可喜的是,在后来的作业和考试

5、中,同学们都能准确地使用这两个字。 养花教学反思3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我努力追寻着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并力求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别具特色。在养花公开教学时,我采用了别开生面的教学形式,即聘请三位同学做老舍的代理人,而后请下面的同学就课文内容及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向“老舍”发问。但是独领风骚的外在形式并没有使内在的内容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展露。相反,整节课的教学内容显得有点零乱无章,而我声情并茂的解析和总结也没起到力挽狂澜的成效。 新课改滋润着我的课堂教学,并使之充满生机和活力。但由于我过于注重其外在的表现形式,而使养花这篇脍炙人口、耐人寻味的文章并没有得到合理的、预期的教学效果。思来想去,这篇文章朴实无华、

6、于平淡中蕴涵着深刻的意味和道理。教学中更应侧重于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教师应相机抓住文中一些重点句子适时引导、点拨,反复朗读,使生情感得到升华,让浅显的道理铭刻于学生心中。 繁文缛节,新颖的外壳并不是新课改的精髓所趋,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还在于通过一些精心设计的、别出心裁的教学手段来为教学内容服务。毕竟,内容主宰着一切外在形式嘛。 养花教学反思4 养花是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综合复”中的第一篇课文,老舍先生用朴实的语言写了养花过程中的真实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情感。 参考“综合复”的使用说明及练习提示,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

7、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认字、理解词语的方法。 2、检查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的能力。 3、自读自悟,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4、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并能表达其中的乐趣。 在这节课中,我以飞花令引入课题,孩子们在诵读描写花的诗句中开始了学习,接着交流了作者的相关资料,尤其是老舍先生的散文,语言朴实、幽默,生活气息浓厚,蕴含的哲理耐人寻味。课文是个很好例子,引着孩子们去发现和感悟生活中的许多细小的美。 课件使用,音乐的播放,增强了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孩子们在读书中感受到作者对花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这节课中我还使用了结构图来帮助孩子们梳理文章脉络,导图的方式可以延伸到其他章节的学习中,这样,孩子们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的系统,进行归类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