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最新-编写)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6248845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最新-编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最新-编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最新-编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教学目标:1.了解红楼梦。2.掌握本文的故事情节。3.品味人物形象。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一、导入在中国古典小说乃至于延伸至现当代小说,有一座珠穆朗玛峰,就是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二、作者简介曹雪芹(1715?-1764?),名霑,号雪芹,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红楼梦是他“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今传红楼梦是120回本,其中前80回的绝大部分出于他的手笔,后40回则为他人所续。三、关于红楼梦1.思想内容又名石头记、风月宝鉴等。全书以贾府以及与其关联的王、史、薛家盛衰兴亡的过程,较为客观地揭示

2、了封建社会走向衰败的内在原因和必然规律。又以较多的笔墨叙述了小说主人公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深入细腻地展示了他们之间的感情发展过程及无法抗拒的悲剧命运。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众多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一批不同气质、不同身份地位、不同遭际命运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及他们见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揭示其在物质与精神上面临的种种矛盾危机,从而是人们对封建社会的基本面貌有形象整体的感受。2.艺术成就作品善于把人物安置在矛盾冲突中来表现性格,又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典型意义的细节展示人物的内心,与看似平淡无奇的家务琐事及其矛盾冲突中,产生出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全书结构宏达,描写

3、细腻,语言出神入化,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高成就。3.评价 (1)红楼梦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2)嘉庆间京都竹枝词云:“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晚清徐兆玮报馆杂咏诗自注“都人氏喜谈石头记,谓之红学。新政风行,谈红学者改谈经济;康梁事败,谈经济者又改谈红学” 。 (3)毛泽东称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还 称赞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4) 冯其庸大唱:“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 (5)王蒙说:“红楼梦是一部令人解脱的书, 是一部执着的书”,红楼梦与宇宙相 通 (6)对于同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了易道, 道学家看见了淫,才子看见了缠绵,革命家看见了排满,流

4、言家看见了宫闱秘事。(鲁迅语)四、红楼梦的前五回及本文在红楼梦中的位置(一)前五回第1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第1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第2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第2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第3回 贾雨村夤( yn 巴结奉承)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第3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

5、府环境的线索。第4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第4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宝钗进贾府的情节。第5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lo曲演红楼梦曹雪芹第5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红楼梦只流传下80回,遗失了结尾,因此,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摸出来的。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

6、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二)本文在红楼梦中的位置红楼梦前五回是全书的序曲,从第六回的本文开始,全书的故事情节才正式展开。曹雪芹在精心安排红的艺术结构中,没有让故事平铺直叙,而是选择了一个与贾府地位悬殊极大的村妇刘姥姥,因此,“刘姥姥”是作者向读者介绍贾府的由头,也成了全书结构上的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物。五、课文分析(一)提问:课文以什么为线索结构全文的?本文以刘姥姥的行踪位依据,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5):刘姥姥与女儿、女婿议定去荣国府寻求接济。进荣国府之前。第二部分(6-10段):刘姥姥在荣国府所见所闻。第三部分(11-21段):刘姥姥求见王熙凤的过程情景。第四部分(22段):刘姥姥得

7、到救济离开荣国府。(二)分段讲解第一部分讲解:1、刘姥姥与女儿、女婿议定去荣国府寻求接济。那么刘姥姥与荣国府是什么样的关系? 人物关系图 王成父亲(京官) 连宗 王夫人父亲 王成 王夫岳母刘姥姥 王狗儿(刘氏) 王熙凤 板儿、青儿刘姥姥逼近并非书中主要人物,而且还是“豆芥之微”只是狗儿的岳母,狗儿祖上因为贪图王家的权势,仗着同性,硬是认了宗亲。后来狗儿祖父去世,家道中落,就迁出城外务农,因孩子无人照料就接了岳母同住,帮忙照料孩子,这便是刘姥姥与贾府很牵强的一点关系。2、刘姥姥为什么要进荣国府?生活贫困、衣食无着,而荣国府里的人却过着衣食无忧、奢靡无度的生活,封建社会地主与农民无法调和的矛盾在这

8、里就借着刘姥姥的眼睛展现在了众人的面前,也使我们队封建社会的人剥削人的罪恶有了更深的理解。3、从第一部分中可以看出,刘姥姥性格怎么样?第二段:“乃是个积年的寡妇膝下无儿女,只靠着两亩薄田过日”出身低微且穷困潦倒。“一心一计,帮衬着女儿女婿过活起来”实在、朴素。第三段:劝女婿,强调做人要安分守己的过日子,量入为出,具有平实乐观的生活态度。第五段:对周瑞家是否愿意帮忙的担忧可以看出她也颇之人情冷暖。决定去借钱,明知会遭人厌恶,丢人可耻,但为了女儿、女婿一家的生计,勇敢的去了,勇气十足,有胆量。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完全是经过了精心策划的,她是这一决定的策划者由此可见她对世情的洞察和对人情的了解。分析第二

9、部分1、狗儿与周瑞家的关系狗儿祖上埋下的“因”,在刘姥姥准备进荣国府的时候结下了“果”,因为狗儿的父亲曾经在周瑞家和别人争地的时候出了力,所以这次种因得果,得到了周瑞家的帮忙。周瑞家的原来是王家的仆人,因了主子的关系,狗仗人势,也神奇了起来,家里也用了下人,自己偷偷做起了主子,所以周瑞家的为了显示自己在贾府的地位,也顺水推舟还了当年的人情,这才让刘姥姥得以进到荣国府,见了王熙凤。对贾家的主子而言,周瑞家的不过也是个仆人,然而宰相门前七品官,仗着主子的权势,这些下人们也作威作福,陈霸一方,还用上了丫头,真是奴仆之下还有奴仆,如此层层盘剥,最底层百姓生活的困苦就可想而知了。分析第三部分:刘姥姥进了

10、荣国府见到的主子就是贾家实权派人物,“风丫头”王熙凤,这是王熙凤在“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回之后第二次亮相,那么在这一回里小说又是如何去塑造王熙凤这一形象的?(1)周瑞家的介绍美貌、聪明能干、身份显赫、能力超人、待下人苛刻(2)正面描写与刘姥姥见面的过程第14段寥寥几笔就传神的刻画出一个粉面含春威不露的女当家的神韵,显示出凤姐的威严,穷亲戚面前,凤姐端端正正的坐着,显得那样高贵、矜持、庄重、不苟言笑,让人心生敬畏。王熙凤对一进荣国府的刘姥姥态度冷淡是正常的。这位凤姐能在百忙之中抽空见刘姥姥已是给足了面子,主要是给周瑞家的王夫人的陪房的面子,也是给王夫人面子,对刘姥姥的关照从另一层意思来说,是曲折的

11、表达了王家在贾府不容置疑的地位。“一面说。怎么不早说呢?”一副八面玲珑的做派,表面上客气的很,实际上,她对刘姥姥“连影儿也不知道呢”,为人圆滑、世故,应对自如,自重身份又不盛气凌人,分寸拿捏得十分到位。请示王夫人:处事圆滑、谨慎,不擅自做主。(3)众人的陪衬:周瑞家的仆人都有地、有丫头,主人地位显赫可想而知平儿容貌、打扮、派头,丫头如此主人不言而喻贾蓉借屏风,显示王熙凤身份的显赫众仆人殷勤,显示了王熙凤的威严(烘云托月之法)后面又通过王熙凤给刘姥姥祖孙传饭、向王夫人请示给钱把冷子兴所说的王熙凤“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厚”表现的淋漓尽致。王熙凤是一位出色的演员,他很善于表演,作秀,但是她秀的不露

12、痕迹,出神入化,所以第六回有批者说“此回借刘姥姥,却是写阿凤正传。刘姥姥:未进荣国府之前我们已经对她有了一些了解:村野中人,家境贫寒,长期艰难的生活磨练,一方面具有农妇醇厚善良的本质,另一方面也使她沾染了不少世俗油滑庸俗之气。面对富丽堂皇的荣国府刘姥姥又有什么样的表现呢?课文第六段有精彩的描写:初进贾府,她就被贾府的气势威吓“不敢进去”“掸衣服”“蹭到角门前”一个自卑、胆怯、小心谨慎的农村老太婆的形象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初见凤姐“拜了数拜”能见机行事、说话谨慎,得了赏钱转身就那一块给周瑞家的又展现了她老于世故、知理知趣、随机应变、见风使舵的一面。刘姥姥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

13、物,但在曹雪芹的妙笔之下,却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到底这个野气十足的村妇的魅力何在?在曹雪芹笔下,里姥姥是一个老于世故的老妇还是一个摇尾乞怜的小丑,经过学习,大家对她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不但使贾府认下了这门亲戚,还拿回来二十两银子;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装疯卖傻,逗得贾母欢心,又得了许多银子、衣服之类;第三次进荣国府时,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已死,凤姐病得骨瘦如柴,神 情恍惚,只得把自己的独生女儿托付给她。( 第6回、第39回、第40回、第113回)刘姥姥为什么三进荣国府?1、结构上起贯穿全文的作用。小说用刘姥姥引出故事,推进情节,提示结局,前后一以贯 之。从内里,从近处对贾府进行

14、透视和详察,推动小说情节的开展,便于更深入与细腻地展开贾府内部的生活细节。同时,见证贾府由盛到衰的过程。2、意义上的象征作用。她代表着一种艰难却也自给自足的平民世界,这种生活对贵族之家的浮华奢靡是有新鲜感的。刘姥姥的到来,使贾母感受到一种遥远的真挚的情感,使贵族小姐们感受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乐趣。(三)主题思想故事通过刘姥姥这个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农妇的耳闻目睹及手足无措的感受,对贾府的骄奢淫逸的生活进行了客观地描述,映射出贫富悬殊的鲜明对比。 (四)艺术特色1、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2、叙述视角新颖别致正如作者在开头所说:荣国府三四百人事虽不多,一天也有一二十件竟如乱麻一样无个头绪,从那个人,那件事写起就的讲究技巧了,曹雪芹选择了一个和荣国府有些瓜葛,小小的一个人家,借刘姥姥眼睛、耳朵打量荣国府中的人和事,拉开了荣国府这出大戏的序幕达到了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刘姥姥没见过大世面,荣国府中的一切给他造成了一种新奇的心理效果,令她又迷惑又敬畏,荣国府门前的石狮、仆人、王熙凤的穿着、举止言谈气度、屋内的陈设等都是通过刘姥姥这个独特的人物的视角出发去描写的,给人妙趣横生、轻松幽默的感觉。3、烘云托月的艺术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