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诚信与创新之道 2020考前复习精品

上传人:丽*** 文档编号:146247351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研诚信与创新之道 2020考前复习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科研诚信与创新之道 2020考前复习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科研诚信与创新之道 2020考前复习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科研诚信与创新之道 2020考前复习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科研诚信与创新之道 2020考前复习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研诚信与创新之道 2020考前复习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研诚信与创新之道 2020考前复习精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选:1.在评议评价他人贡献时,必须坚持()标准,避免主观随意。(10.0分)A.社会B.个人C.客观D.公平答案:C 答对2.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必须确保收集和保存实验数据的()。(10.0分)A.正确性B.准确性C.完整性D.有效性答案:C 答对3.科学研究事业与人类其他活动一样,均建立在()的基础之上。(10.0分)A.共享B.诚信C.无私D.公平答案:B 答对4.科学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享有较高的(),这一点已为科学的空前繁荣做出了贡献。(10.0分)A.依存关系B.信用水平C.互动性D.流动性答案:B 答对5.科技工作者在进入科学殿堂的第一天起,就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10.

2、0分)A.专利权B.署名权C.自由权D.隐私权答案:B 答对6.科学是追求()的伟大事业。(10.0分)A.客观知识B.自然科学C.技术创新D.论文发表答案:A 答对7.()是良好科研行为的基础。(10.0分)A.科学实验B.善待动物C.科学方法D.科研诚信答案:D 答对8.百度科学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享有较高的(),这一点已为科学的空前繁荣做出了贡献。(10.0分)A.依存关系B.信用水平C.互动性D.流动性文库答案:B 答对9.科学家啊的科研行为的()才能赋予科学以诚信和神圣。(10.0分)A.道德化B.合理化C.正规化D.理想化答案:A 答对多选:1.科研诚信要求科研工作者从事科研活动时必须

3、做到()。(10.0分)A.实事求是B.不弄虚作假C.恪守科学价值和行为规范D.仔细观察答案:ABC 答对2.1942 年,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提出的科学的社会规范包括()。(10.0分)A.有条理的怀疑主义B.普遍主义C.共有主义D.无私利性答案:ABCD答对1.贺建奎进行的“基因编辑婴儿”试验,其技术应用失当的原因在于()。(10.0分)A.严重缺乏对风险的科学评估验证B.违反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关于基因相关研究的系列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C.违反科研伦理规范和程序D.将基因编辑婴儿置于不可预知的健康风险之中答案:ABCD答对2.科学研究事业赖于生存的核心价值主要是()。(10.0分)A.诚实

4、性B.怀疑性或理性质疑C.公正性D.开放性答案:ABCD答对3.科研创新竞胜之道包括()(10.0分)A.坚守科研诚信底线B.确立积极向上的科研动机C.掌握科学研究方法D.梳理不怕犯错的进取态度答案:ABCD答对4.科研成果发表的基本规范是()。A.不得代写论文或成果造假B.部的一稿多投C.部的虚假署名D.不得抄袭或剽窃他人成果答案:ABCD答对2.科研不端行为的主要特征是()。(10.0分) A.违反科学界通用的道德标准,或严重背离相关研究领域的行为规范B.具有主观故意性,明知故犯或肆无忌惮C.诚实的错误或观点分歧D.不重视试验验证答案:ABD 答错(可能是AB)判断题1.科研不端行为包括诚

5、实的错误或观点分歧。(10.0分)答案:错误2.韩春雨提供的实验方法(技术)和结果无法重复,有“不端行为”的嫌疑。(10.0分)答案:正确3.2018 年 7 月 3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强调“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10.0分)答案:正确4.每一个科学家都应该致力于科研诚信或学术诚实并对自己的科研行为负责(10.0分)答案:正确5.查尔斯李普森在诚实做学问从大一到教授一书第1章就强调学术诚实的重要性。(10.0分)答案:正确6.南京大学梁莹涉嫌学术不端的原因在于论文发表数量太多。(10.0分)答案:错误6.引文与参考文献的体制化惯例绝非小事一桩。(10.0分)答案: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