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附参考答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46241237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56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湛江市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广东省湛江市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广东省湛江市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广东省湛江市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广东省湛江市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湛江市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附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湛江市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附参考答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24 页 月考物理试卷 月考物理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21.0 分) 1. 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40B. 人体的密度约为1/3 C. 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1.5D.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kg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 B. “禁止鸣笛”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闻其声便知其人”判断的依据是人发出声音的响度 D. 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这是在改变声音的音调

2、3. 如图所示是我国“神舟”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它的表面有层 叫做 “烧蚀层” 的物质, 当返回舱返回地球时, 在通过大气层 过程中, “烧蚀层” 可以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 蚀层”能起这种作用,主要是它发生了( ) A. 熔化和液化B. 熔化和凝固C. 熔化和凝华D. 熔化和汽化 4. 小亮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 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 另 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 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 ) 第 2 页,共 24 页 A. B. C. D. 5. 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 B. 放大镜成正立

3、、放大的实像 C.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 D. 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片 6. 固态、 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某物质通过放热、 吸 热在甲、 乙、 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B. 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 C. 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D. 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7. 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如图所示。 则这个玻璃体( ) A. 可以看做两块凹透镜B. 可以看做 一块凸透镜 C. 对图示光束没有任何作用D. 对图示光束具有

4、汇聚作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26.0 分) 8. 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是_min_s;物体的长度是_cm; 第 3 页,共 24 页 9.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甲车的速度是_/;运动速度相同的两小车是_;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 之比是 3:5,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_。 10.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来判断的;戴 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 _,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 ; 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 是指_。 蜜蜂 1min 振翅 2

5、6400 次, 则其翅膀振动频率为_, 人耳_ (能/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11.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 的水蒸气_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 _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_吸热所 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2.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选填“升高“或“不变”);说明海波属 于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3.如图所示, 圆形鱼缸中只有一条鱼, 而小红(眼睛在 A 点)却观察到两 条鱼,从水面上看到的这条鱼与实际的鱼相比位置_(填“变浅 “或“变深”)了;从侧壁看到的鱼与实际

6、的鱼相比,_(填“变 小”“变大”或“不变”)了。 第 4 页,共 24 页 14.小华去森林探险,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圆形光斑,光斑的成像原理 是_(填光学原理)。同时看见树林边溪水中的“蓝天白云”,这是_(填 光学原理)在水中所成的虚像。小华想利用平面镜将太阳光束反射进一个水平山洞( 如图所示),则他应将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_夹角放置。 15.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为_.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随 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由图可知本实验中水的沸

7、点为_。 (3)实验中发现温度计上部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_形成的。 (4)撒去酒精灯后,水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_。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7.0 分) 16.请在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或面镜。 第 5 页,共 24 页 17.如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线 AO 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18.如图所示的仪器是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的一部分, 此时它的示数为34, 请用铅笔在图中把温度计的液柱部分涂黑。 第 6 页,共 24 页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4.0 分) 1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蜡烛的目

8、的是_。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 (3)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玻璃板 10cm 处, 此时蜡烛的像到平 面镜的距离是_.将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 移动, 在白纸上都_(填 “能” 或 “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 像。 (4)将蜡烛远离玻璃板移动一段距离,蜡烛的像的大小将_(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 20.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 ABCD 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 并能沿 ON 折转,ON 垂直于 CD 实验次数123456 入射角60504030200 反射角60504060200 (1)实验时,将光屏_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

9、贴光屏射向镜面上的 O 点, 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图甲: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 不到反射光,如图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 (2)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上表,其中有一组数据测错了,这组数据是第_次实 验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射光线与_的夹角当成反射角。 第 7 页,共 24 页 21.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用竖直悬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兵球会被弹起,这个现 象说明声音是由_产生的,乒乓球被弹起得越高,说明音又发出声音的_ 越大(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此实验通过乒乓球的现象来探究声音 的物理方法是_。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

10、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兵球弹起,这个现 象说明_。 (3)若在月球上做乙实验乒乓球_弹起(选填“会”或“不会”) (4)运用声纳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纳向海底发射 超声波,如果经 4s 接受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海水 中的声速是1500/) 22.雪花落水也有声 一般的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在 3 月份一期的自然杂志 上,几个科学家联名发表文章,宣布了他们的结论。 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 50000 赫到2 105赫之间,高于人 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海豚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 些声响令

11、海豚异常烦躁。然而,请不要想当然,这些声音不是雪花与水面撞击发出 的,而是著名的约翰 霍甫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佩勒提教授是个奇才。 普罗斯佩勒提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他们确实在下雨时发现水中 产生气泡,这些气泡还在不断地收缩、膨胀、振动。下雨时那些噪声的频率和衰减 情况确实与气泡的振动状况协调一致,从而证实他们的理论完全正确。 事情还没有结束, 渔民常抱怨, 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 一开始, 第 8 页,共 24 页 他们也不信,因为雪花中含有90%以上的水,空气不多。但是,他们不是简单否认, 而是要用实验来验证。在一个风雪的夜晚,他们在一个汽车旅馆的游泳池

12、找到了证 据,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振动,从而发出声波。其实,无论 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 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你看,大自然是何等奇妙,而从事科研 的人们在发现真理的时候又是多么幸福。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_(选填“超声”、“次声”)。正常人耳频率的 范围是_Hz (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利用超声波_ 和_等特点; (3)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对人来讲不是噪音,站在海豚的角度看_(是/不是)噪 声。 (4)科学家们发现,不论是雪花落水,还是雨滴落水,都会引起气泡的_,这 个声音能被海豚听到

13、,说明_能传播声音。 (5)在探究雨滴落水产生声音的过程中,科学家们进行了下列的过程,请你把它们 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_(填序号即可) a 归纳分析 b 进行实验 c 提出假设 d 得出结论。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7.0 分) 23.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340 米/秒,在钢铁中传播的速度为 5200 米/秒, 一人用锤子敲击一铁轨,另一人在铁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响,过1.5秒后听到第一 次声响。 (1)这段铁路有多长? (2)大约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听到第二次声响? 第 9 页,共 24 页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5.0 分) 24.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鼓楼

14、广场后,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自行车。路程 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1)骑车的是图中哪一段? (2)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3)小刚从家到鼓楼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5.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牵手太空 2016 年 10 月 17 日 7 时 30 分, 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一运 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7 时 49 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总 指挥张又侠宣布:神舟十一号载人飞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景海鹏、陈冬两位航天员 将展开为 33 天的太空之旅。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航天飞行。10 月 19 日 3 时 31 分,神舟十一

15、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1)宇航员在空间站内可直接对话,但是在空间站外面工作时,必须借助无线电通 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这是因为_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C.空间站外是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2)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时液态的,它是通过既增大压强和又_的方法使气 体液化的。 (3)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 射架, 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 让火焰喷到水池中, 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_, 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先 第 10 页,共 24 页 _后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请你举出一个生活或生产技术中利用 物态变化来调节环境温度的例子_ 身高1.6的航天员站在高 1m 宽0.6的平面镜前 1m 处,关于他在镜中所成像的说 法中正确的是_ A.高度为 1m 的虚像,像在镜后 1m .高度为 1m 的虚像,像在镜后 2m C.高度为1.6的虚像,像在镜后 1m .高度为1.6的虚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