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4编号论长征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6234492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7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34编号论长征精神及其时代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734编号论长征精神及其时代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734编号论长征精神及其时代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734编号论长征精神及其时代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734编号论长征精神及其时代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34编号论长征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34编号论长征精神及其时代价值(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征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的研究长征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的研究 摘 要长征锻造了中华民族精神之魂长征精神。 长 征精神的科学内涵包含着五个方面的内容。长征精神的内 涵不仅仅对当时有着深刻的意义,对当今社会也有着巨大 的作用。长征精神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宝 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对于 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长征;长征精神;时代价值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所所领导的工农红军于 20 世纪 30 年代创造的一种举世闻名的精神,是在艰苦险 恶的环境中激发、凝聚而成的。 一、长征精神的形成 1933 年 10 月, 蒋介石调集 100 万军队对革命根

2、据地 进行第五次军事围剿。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 导,红一方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失利,不得不进 行战略转移。1934 年 10 月 10 日,党中央和红军总部率 领红军主力及后方机关 8 万余人从瑞金出发,开始长征。 湘江之战后,蒋介石重新调整部署,向黔阳、洪江地区转 移兵力, 企图围歼红军于北出湘西的路上。 在此危急时刻,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要放弃原定的 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国民党统治力量最薄 弱的贵州前进。12 月 18 日,红军抵达湘黔边时,中共中 央政治局在黎平举行会议,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中 央红军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

3、1935 年 1 月, 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 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问题。确立了以毛泽 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在最危急的情况下挽 救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中国 共产党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红四方面军 1935 年 4 月取得了嘉陵江战役的重大胜利,向西转移。该方面军和 地方武装及苏区机关人员等共 8 万余人, 开始长征。 5 月 9 日红四方面军渡过金沙江,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以后继 续北进。在北进的道路上险渡大渡河, 6 月 12 日中央红军 的先头部队在北进的途中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红一、红四 方面军会师后, 提出了北上

4、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 1936 年 10 月,红二、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 会师,至此,伟大的长征胜利结束。 二、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 (一)崇高理想,坚定信念 二万五千里长征,规模大、历时长、行程远、自然环 境恶劣、敌人力量强大,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一场惊心动魄 的战争,是中国革命传统的一块丰碑。长征途中,红军遇 到过数不清楚的困难,有时甚至陷入绝境。在长征的路途 中战士们没有粮食,甚至连续几天不能进食,但他们仍然 继续作战。许多战士们在长征的的途中受伤,得不到及时 的治疗,死在路上。有不少作战队员为了掩护大部队的转 移,直接献出了自己的性命。爬雪山、过草地,战士们每 天重复着相同

5、的经历。漫漫征途,万水千山,艰难险阻, 是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支持着红军,使他们有必胜的信 心。 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给了红军战胜困难的无穷力量。 红军老战士吴兴回忆说:“我们翻越了一座又一座雪山,我 想我们这些人也许永远翻不完这些山了,没什么希望了。 但我坚信,即使我们真的倒下去,中途失败了,那我们的 下一代也不一定会继续我们为竟的事业,继续前进,革命 终将成功。”1坚定的理想和信念, 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胜利的力量源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红军在长 征中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精神动力。 坚持信念, 坚持到底, 坚持到最后,这些心中的信念都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取 得胜利的精神支柱。 (二

6、)不怕艰险,不怕牺牲 回顾长征,红军面临着人数众多、装备齐全、凶险无 比的敌人,在长征中红军的作战队员发挥了不怕牺牲、不 怕困难、勇于奉献的革命精神。长征途中,红军不畏艰险、 勇往直前。17 名战士在敌人的的枪林弹雨下抢渡大渡河, 22 名战士飞夺泸定桥。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红军以 自己的伟大壮举, 显示了共产主义运动无比顽强的生命力, 表现了共产党人无坚不摧的战斗力。余秋里是红军十八团 的首任政治委员。 在战争中受到敌人的伏击, 为了救队友, 遭到了敌人的射击,射中了他的左臂,他仍然继续作战。 在长征的过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这类英雄事迹,这些英 雄不怕艰难、不怕牺牲,拼搏抗战。而这种不怕

7、艰难、不 怕牺牲的精神不只是存在去长征的战场之上,同时也存在 于敌人的刑场之上。在长征的过程中,有许多红军的指挥 员和红军的主要领导人在被捕后,仍然顽强反抗,不怕敌 人的屠刀,他们有着视死如归的精神。正是这种举世罕见 的牺牲,使长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胜利。 (三)独立自主,实事求是 早在 1930 年 5 月,毛泽东就写下了反对本本主义 一文,就明确地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 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 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2红一方面军在 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的失败和红军长征初期惨重的伤亡, 都是由王明“左”倾错误所造成的。其主要的原因就是不

8、从 中国的实际出发,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绝 对化,机械地照搬照抄苏联的经验。使红军不得不进行战 略额转移,开始长征。在这紧急的关头,1935 年 1 月, 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的批评了 “左”倾冒险主义的军事路线,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 中央的正确领导, 挽救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红军、 中国革命。 遵义会议是一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会议,它将马克思 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来解决中国的问题。遵 义会议是历史的转折点,在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 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正确的道 路。 2006 年 10 月 22 日,胡锦涛在纪念红军

9、长征胜利 7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伟大的红军长征,翻开了马克 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新篇 章。长征途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 合, 正确解决了关乎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三个全局性问题, 即引领红军向哪里去的战略方向问题,使党和红军摆脱被 动局面的军事指挥问题,结束“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 的统治问题,从思想上确保了红军长征胜利。把马克思列 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适合国 情的革命道路,实行符合实际的战略策略,这一我们党在 血的教训和生死存亡考验中认识并确立起来的思想路线及 其取得的

10、重大思想成果,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3 (四)团结统一,顾全大局 在长征途中,面对极其艰险的环境,只单单有不怕牺 牲的气魄、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远远不够的,也需 要革命团结、 顾全大局, 形成团结的集体, 才能去战胜敌人。 党内的团结是长征胜利的基本保证。 一方面,遵义会议上既推选了以毛泽东为领导的新的领导 集体,同时又广泛的团结了犯错误的人。会议上指明了党 内所犯的错误,毛泽东等人迅速解决了这些错误,并且对 犯错误的同志采取帮助、团结的方针,不轻易放弃任何一 个人,将全党人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另一方面,红军内部 的官兵来自四面八方,在长征中大家一起翻山越岭,共同 经历生死。各路的红军战

11、友之间,都如同兄弟,情同手足, 互相帮助,团结作战。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始 终高举团结的旗帜,相互支援,相互配合。坚决拥护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团结统一顾全大局,完成长征的胜利。 (五)为了群众,依靠群众 红军是一只人民的军队,他来自于人民,并未人民服 务。中国共产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颗花生两颗 仁,红军百姓是一家;红军本是老百姓,百姓也就是红军” 这首革命歌谣,生动表现了当年红军与根据地人民群众不 可分割的鱼水关系。4人民群众对红军的支持是长征胜利 坚强的后盾。在长征的途中,战士们遇到过许多凄惨的人 民,他们吃不上饭、穿不暖,生活十分的凄惨,许多红军 将自己的全部干粮给予他们

12、,而不考虑自己以后的生活。 同样,在长征的途中,由于红军治军严明,高度的组织性, 也受到了许多老百姓的爱戴,老百姓们主动将粮食送给他 们,帮他们渡过难关。 三、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长征精神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宝 贵的精神财富 外国的一位学者曾说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腾飞, 往往要付出道德沉沦的代价。5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 仅在生产力的发展上应当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且应 该具有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思想道德水平。我国的经 济发展与道德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应该 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建设。长征精神体现了信仰的力量、道德的

13、力 量,这些都对当代社会人们的信仰缺失、道德沦陷等不好 的社会现象有这巨大的警示作用。近年来,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发展下, 党风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一些以权谋私、 贪污腐败的现象滋生出来。 反腐倡廉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在反腐倡廉中就是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弘扬长征精 神,抵制和克服不健康的东西。长征精神蕴涵着长征时期 红军战士所具有的优良传统,为党风建设提供了依据。长 征途中正是因为人们有着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在极 其险恶的环境中才能取得胜利。在今天加强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也需要人们,特别是共产党员有坚定的信念,要 始终坚持崇高的共产主义的信仰,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建设社会主义

14、经济的同时,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长征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指出:弘扬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精神,这就是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 精神。长征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增 强民族的凝聚力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各民族 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我们进行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与昔日红军长征的任务、 条件大不相同。然而,要在一个充满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 国力较量的国际环境中,在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情 况复杂、发展任务异常艰巨的大国建成社会

15、主义现代化, 缩短和消除两三个世纪至少一个多世纪所造成的差距,跻 身世界发达国家之列,其艰难险阻远甚于当年的长征。当 年的长征红军面临着敌人的凶残,先进的武器,充实的粮 食。 漫漫征途, 万水千山, 红军凭借着不怕牺牲、 不怕艰苦、 顽强拼搏的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在今 天这些无比珍贵的精神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 “新长征”仍然有着强大的支撑作用。因而更需要弘扬为国 家为民族为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共同利益,不畏艰险、不怕 牺牲、顽强拼搏进取的艰苦奋斗精神。 (三)长征精神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有着不可或缺的 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实现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宏伟目

16、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新 时代的长征精神,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需要以大学生为主 体的青年一代奋发有为。 首先,长征精神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核心。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其世 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确立人生价 值取向的最高准则。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人 们行动持久的精神动力。6在长征途中,面对千难万险, 正是因为红军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在 如今这个全球性大的背景下,大学生也应该有坚定的理想 信念,不能被西方腐朽思想所侵蚀,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 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长征精 神的艰苦奋斗是大学生迫切需要学习的。艰苦奋斗是中华 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的我们没有过饥肠辘辘的感觉,大 家都是在家长的细心呵护中成长的,也不知道艰苦奋斗是 什么。要以长征途中鲜活的事例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 神教育。要培养大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和生活习惯。引导 大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强调合理消 费和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高消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