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可行性报告(参考资料)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233832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8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可行性报告(参考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可行性报告(参考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可行性报告(参考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可行性报告(参考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可行性报告(参考资料)(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圳市正邦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检测站可行性报告(参考资料)汽车检测机构是一个一次性投入较大的为社会提供机动车辆技术数据的服务型机构。该机构的服务对象主要有汽车制造、流通、物流、维修以及质监、公安、交通、工商、环保、政法、保险等行业管理部门。按检测机构的工作性质可分为:为自身服务的内部检测机构,为汽车定型服务的以道路测试为主的检测机构和以室内检测为主的主要服务于在用车辆的检测机构。目前,以室内不解体检测为主的服务于在用车辆的检测机构(即安全检测站)拥有量较多,承担的检测任务较重,服务面较广,该类检测站合理的规划设计是保证更好地服务社会,确保机动车辆安全运行和检测质量的重要前提。一.检测站的规划与布

2、局1.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检测站是利用现代技术,使用不解体的方法,让车辆快速通过检测设备仪器即完成检测、诊断工作,故车辆检测过程是一个快速运转的流水线作业过程。对检测站的规划设计必须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及其发展状况,汽车是经济发达程度的体现,车辆的拥有量及增长状况等因素,是确定检测站的规模的重要依据。2.符合当地城乡发展规划检测站是一个一次性投入大,长期见效的工程,其规划设计时,必须考虑与当地城乡发展规划建设相吻合,符合城乡发展规划思路。交通应安全、方便,由于进出检测站的车辆较多,不宜规划在人口密集区和车辆流量较大道路不畅的地段。3.规划应有利于检测站的可持续发展在检测站的规划时,应充分满足现行的

3、法律、法规和检测技术标准,同时应考虑今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场地、检测车间、设备、设施和控制系统应留有扩展的空间,以保证法律、法规和检测技术标准更新时用较少的投入或不投入就能满足要求,使检测站能持续有效的运行。4.合理利用资源在检测站规划时,应充分根据现有的检测业务和今后能够开展的其他业务,进行设施设备的配置和场地厂房的合理布局,作到功能齐全,组合方便,以最少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汽车检测任务的要求,使一次性投入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二.检测站的规划设计1.科学的总体规划检测站的总体规划设计与其他工业企业一样,在有限的条件下,必须考虑法律、法规、政策及技术标准的因素,必须依据车辆保有量确定检测

4、纲领,根据检测纲领配置检测设备设施和与之相适应的环境条件及工作人员数量,最后,根据总体规划的设计,确定投资规模并进行检测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形成检测站总体规划的可行性报告。检测站的总体规划是检测站的工艺设计和建筑施工设计的重要依据,必须做到科学、合理、先进。2.与检测纲领和检测工艺相适应检测纲领是检测站根据服务的对象、检测项目参数、适应车型等因素,全年能检测的车辆辆次。具体涉及到当地现有车辆数、年度增长数、年度报废数以及车辆管理规定、车辆维修质量检验规定等因素,一般是通过调查、统计、分析、预测和计算而获得的。要达到检测纲领,必须对检测性质、检测项目分类,通过统计分析,制定检测线(检测车间)的具

5、体工艺设计。该设计是检测站总体规划的具体细化,若总体规划不能与检测纲领和检测工艺相适应,检测站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造成投资浪费,并达不到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可能形成恶性循环。3.与国家、行业、地方有关法律、法规相适应检测站在总体规划设计上必须符合国家、行业、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国家、行业、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在具体工艺设计上应重点考虑涉及到有关检测站及机动车管理、检验(检测)、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检验方法的要求。不仅要能满足现行要求,而且还应考虑到标准的更新及与国外检测机构接轨等因素,在规划设计时应留有发展(扩展)的空间。4合理设置汽车检测线、检测车间

6、、计算机控制系统、停车场、试车道路、业务厅等辅助设施。检测站在规划设计时其各种设施应满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常规检验资格许可技术条件(国质检监2006年379号)中的的规定。检测线的设置应在总体规划中根据检测流程进行合理设置,应充分考虑到检测线与业务厅、待检停车场、已检停车场、试车道路、车辆进出、行人及行车安全以及其他配套设施的位置和功能相匹配,没有流转不畅、堵塞和瓶颈现象。在检测线上根据工艺流程保证各检测工位有足够的空间,各工位间应根据所能检测的最大车型的长度确定安全距离,保证既能形成流水作业,又使各工位间不相互干涉。在检测线入(出)口处应有足够长(一般为1.5倍最

7、大车型的长度)的引车道和醒目的交通标志,以保证车辆进出安全。检测线内设有非工作人员行走区域,并有安全防护装置,以保证检测工作的安全进行。同时,还应考虑检测站功能的扩展和发展的需要,应留有相应的位置。检测车间的设计首先应根据检测站承担的检测项目及车辆保有量和执行的技术标准来决定检测线的条数和长度。目前,按安全性能检测线4条线设计,检验机构占地面积:9100 m2 其中:长130米,宽70米。检验场所面积: 2208m2 其中:安全性能检测车间:1632 m2(8 m51 m条线,并排组合)停车场面积: 6460m2 业务大厅面积: 1296m2 其中:底层432平方3层,一层为收费大厅,二层为司

8、机休息室、三层为办公室检验驻车制动坡道长度(有此场所需填写):长100m、宽6m 考虑到车间内的噪音、空气污染及车辆通行高度,合理确定车间高度。车间内的废气污染,在车间布置时应了解当地的风向和风力等气象资料,车间的进口应与风向逆向,对废气排放较重的工位置于进口处,同时在车间两侧增设自然通风装置,这样既减少了车间内的废气污染,保证了空气流通,同时节约了强制通风的动力能源,减少了因采用强制通风带来的噪音污染,使检测车间的卫生指标达到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的要求。根据检测站所处的地理位置合理设计车间的采光面积和保暖面积,满足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和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

9、50034)的要求,以保证检测车间的光照和温湿度,使检测环境条件符合技术标准要求,以延长设备设施的使用寿命。同时,检测车间在检测站所处的位置应略高于其他设施,以保证车间排水畅通。安检机构的场地建筑满足安检现行相关标准(如GB 7258-2004、GA 468-2004)规定的安检项目的实际需要,有用于安检的检验车间、试验车道、驻车坡道,有业务大厅、停车场、站内道路、办公区、微机房或室等设施。试验车道:试验车道应铺设有平坦、硬实、清洁的水泥或沥青路面并设有规范的交通标志标线,路面附着系数应不小于0.7,跑道长度大型车辆检测应不小于100m,小型车辆检测不小于80m,宽度应不小于6m,纵向任意50

10、m长度范围内坡度不大于1%,横向坡度不大于3%。试验车道应设置有相应的助跑道路。驻车坡道:用于在坡道上实测车辆的驻车制动性能。其设计要求,坡度分别为15%和20%各一个,一般设计比例对15%坡道为高1.5m,宽3.5m,长10m;对20%坡道为高2m,宽3.5m,长10m。能采用试验台进行检验时可不要驻车坡道。坡道路面附着系数应不小于0.7。停车场地:停车场地面积应与检测能力相适应,不得占用站外道路停车。停车场地应为水泥、沥青或其他硬地面,能承受车辆的碾压,并在场内划分停车线和车辆行驶通道,保持进出口畅通;要设置足够的消防、安全、照明设备。如检测站内安全性能检测区和尾气排放检测区分开设置,停车

11、场应对应分开设置以避免检测车辆交叉干扰。站内道路:站内道路为水泥路面,并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引导牌。道路视线良好、保持通畅。检测线出入口两端的道路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雨水不流入检测线内;但坡度不应过大,便于车辆进出检测线。道路的转弯半径、长度应能满足各类车辆出入的需要。业务大厅:业务大厅应尽量从便民服务方面考虑:各业务窗口应分工明确,设置标牌;业务窗口设计上,应尽量采用开放式窗口。其数量能满足实际办公的需要。一般各种业务受理窗口每条检测线应不少于2个,每个办公窗口面积不少于6。汽车检测线的控制操作模式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人工手动控制阶段、计算机半自动控制阶段和计算机全自动控制阶段。目前,许

12、多已采用了计算机全自动控制方式,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检测站的核心,是检测站先进性、科学性和可靠性的体现。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计算机控制系统应满足汽车检测站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规范的要求,同时应考虑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信息快捷录入能力;检测线各工位灵活调度能力;工位控制和数据采集的稳定能力;工位检定/校准的方便能力;检测数据信息的储存、查询、输出、复现和数据修改能力;检测财务处理能力;检测标准方法更新的修改能力;计算机控制系统可扩展能力等。在规划设计检测站的停车场地时根据检测工艺流程、检测节拍和日检测数量进行综合考虑。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检测站设置有停车场,停车场面积应与检测能力相适应,不允许与检测场地、试

13、车道路和行车道路等设施共用。停车场地一般分为待检停车区和已检停车区,应有明显的标识加以区分和分开设置。进检车辆、待检车辆和已检车辆的行驶路线应符合检测工艺流程,以保证检测车辆行进有序,安全行驶。综合考虑已检停车区的面积一般为检测线能同时检测车辆(按检测线设计能通过的最大型车辆计算)数量的1.5-2.5倍。待检停车区的面积一般为检测线能同时检测车辆(按检测线设计能通过的最大型车辆计算)数量的3-4倍即可。若检测站通行能力强,且日检测数量较多时,可在已检停车区、待检停车区设置专职人员对车辆进行指挥和调度,以充分保证场内车辆安全、有序,从而确保检测线高效运行。检测用业务大厅的规划设计一般采用与检测车

14、间成“T”形形的设置。业务大厅宽敞、明亮,其面积应根据检测工位数、停车场能容纳的车辆数及试车道的车辆数的总和所带来的客户人数(按2-3人/车计)乘上客户所需活动面积再加上业务大厅内各种设施所需的配套面积来设计。大厅内的业务办理台布局和色调应给客户一种亲近感,充分体现“以客户为关注焦点”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大厅墙上应设置检测站的检测工作程序、员工工作守则、服务质量承诺、检测收费标准以及其他信息资料。同时,在大厅内设置上线车辆检测动态显示装置,增加检测工作的透明度,以充分展示检测的公正性。检测站的辅助设施是为车辆检测提供服务和保障的各种设施的总称。一般包括检测所需的能源供给设施,办公设施,职工休息生

15、活设施以及车辆调修设施等。在规划设计时在充分满足其功能的前提下,应相对分隔,以保证安全生产。虽然,检测站没有高大建筑,但站内强电、弱电分布复杂,而检测站是一个向社会提供公正检测数据的技术服务机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检测数据安全是正常开展检测业务的保障,在规划设计时对各种设施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雷、防静电措施,满足建筑物防雷设施规范(GB50057)的要求。检测站的能源消耗为电能,虽然电能消耗不大,但检测用电设备较多,且为了保证站内美观,各种线路一般都铺设在地下和走暗线,在规划设计时必须满足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由于检测站的控制系统多使用计算机控制,为保证其控制可靠有效,数据

16、信息不会因突然停电而丢失,应配置不间断电源,在条件许可下,应配置发电设备,以保证检测工作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常开展。5消防设施、环境绿化符合相关规定检测站的设备多,机动车辆多,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严格按照国家、行业、地方有关消防条例、法规的规定执行。应设有消防通道、消防栓,根据仪器设备的分类配置足够的灭火器材,根据检测站规模的大小设置专(兼)职安全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和宣传消防知识,保证安全生产。由于检测站的功能在逐步增加,检测站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美化环境,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也是检测站规划设计必须考虑的。美化环境,设置应有的绿化面积应符合当地的规划,满足当地的要求。一般可采取在各工作间区域设置矮小绿化带以示隔离,在检测车间及试车道路周围设置能吸收有害气体的绿色植物,既美化了环境,有降低了污染,使检测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