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山县的经济状况看湖南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的趋势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6218516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龙山县的经济状况看湖南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的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龙山县的经济状况看湖南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的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龙山县的经济状况看湖南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的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从龙山县的经济状况看湖南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的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从龙山县的经济状况看湖南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的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龙山县的经济状况看湖南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的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龙山县的经济状况看湖南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的趋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的面貌才有了一些改观 。 从1 9 8。年到1 98 3 年 , 人主造林累计的保存面积达3 7 . 2万多亩 , 相 当 于建国后三十年造林林保存面积总和 的67 . 8% , 森 林覆盖率已由1 9 78年的3 4%增长 为 4 5 . 4纬 , 木材储积 量已有艺0 0万立方米 。 1 9 83年 , 林业产值已占全县农业产值的1 . 5% 。 中 共 中央 、 国务院 “关于 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 ” 指出 : 贫困地区 “一 切农 、 林 、 牧 、 副土特产品(包括粮食 、 木 、 竹) , 都不再实行统购 、 派购办法 , 改为自由购消 ” , “ 开放竹木 市场 ,

2、 允许自由出售 , 允许加工和以木换粮换物 ” 。 龙山如果根据这个精神 , 结 束仅卖园木的局 面 , 组织 国家 、 集体和个人在不 违背森林法的前提下 , 对木材进 行 加工 制 作 , 每 一个 立方 米 的木 材就会 增值2 00一30 0 元 。 过去五年 , 平均每年向国家交售木材2万多 立 方米 。 假若今后 每年将2万多立 方米木材加工成最终产品 , 全县一年将增收5 0 0万元以上 , 接近于 1 9 8 3年的县财政收入 。 2 、草 场资源 。 龙山成片草场 16 0 多万 亩 , 主要集中在海拔80 0米以上的八面 、 大安 、 洛塔 等大山区 。 这些地方夏凉冬寒

3、, 气候多变 , 一年四季雾罩多 , 光照弱 , 温度大 , 适宜于牧草 生长 。 这些 连 片草场 的现有牧 草载畜量为8万个牛单位 , 对草场稍加 改良 , 即可养牛1 0 万余 头 。 目前 , 全 县仅 有耕牛3万余 头 。 若今后能在稳定发展耕牛的同时 , 将重点放在商品 牛 的 发展上 , 将会改变 龙山人民的粮食绪 构 , 提高健康水平百获得好的经 济效益 。 畜 一收 翻 犷祝 一估 计 , 只要领 导重视 , 五年左右发展母牛5万头是做得到的 , 三年两胎 , 年产仔 牛3 . 3万余头 。 2岁 出栏 , 每 头30 0 元 , 年收入9 9 0万元 。 发展 肉用牛也是一

4、个好办法 。 肉用牛在国内国际市 场上都是热门货 。 如再对牛肉进行加工处理 , 一 头 牛 的价值将会翻几番 。 3 、 水力资源 。 龙山境内 , 大小河流1 7条 , 均在深 山狭谷中穿流 , 下切强 烈 , 落差大 , 发 电能力1 2 . 3万酥 , 现仅 开发1 . 2 5万砒 , 利用率不到1 0 % 。 龙 山如果采取国家 、 集体 、 个人一 齐上 , 财政拨款与群众集资相结合的方针 , 大办小水电 , 在不太长的时间内 , 实现全县电气 化是完全可能的 。 召 、 矿产资源 。 龙山矿种 多 , 分布广 , 容易开采 。 现已探明的有铁 、 锰 、 铜 、 铅 、 锌 、

5、汞 、 紫沙陶 、 石英砂 、 重 晶石 、 黑滑石 等 1 8个矿种 , 遍布全县各地 , 除 民安 、 里耶 两镇外 , 4 6 个 乡镇都有矿 。 其中 , 烟煤储量4 00 0 万吨 , 分布在全县 1 7个乡 , 埋藏很浅 , 有的已露出地 面 , 现已开始开采的才7个乡 , 年产原煤7万吨 , 按此速度 , 要开 采2 0 。多年 。 锌矿储量3 8万 吨 , 分布在全县1 8个乡 , 5 8个矿点 , 现在开采 的只 8个乡 , 年开采量7 50 0 吨 。 龙山这种矿石 品位较 高 , 一般都是3 0 一 4 0% 。 最高的达5 7 . 4% 。 分布特点多为 “鸡窝矿” 、

6、 “藕节矿” , 大 型开采经济价值不 大 , 乡镇企业却大有可为 。 紫沙陶全 国只有三家 , 龙山是其一 , 生产的 紫沙陶器曾一度打入国际市场 。 如此丰富的矿藏 , 本着 “有 水快流 ” 的方针 , 大力发动群众 开矿 , 并对矿产品进行多级 加工 , 致富之路将越走越宽 。 1983年 , 全县农民仅开采氧化锌矿 石一 项 的收入就 是5 0 多万元 。 茨岩塘 、 塔泥等5个乡镇企业将 其中一部分矿石加工成2 60 0 多 吨氧化锌矿粉 , 收入又是7 9 万 多元 。 如果进一步加工提炼成含锌量9 9 . 9% 的氯化锌粉 , 每吨 销售价 180 0 元 , 经济价值更 加可

7、观 。 5 、土 特产资源 。 龙山的油桐 、 乌柏 、 松脂 、 生漆 、 板栗 、 棕片 、 五倍子及其它药材等土特产 品 , 产量颇多 , 畅销国内外 , 久负盛名 。 其中 , 桐油年产2 5 5万斤 , 居全省第一 。 生漆 年 产 8 0 多担 , 产地大安乡曾获周总理 亲笔题词 “黑 色金子林之乡 ” 的奖旗 。 这些上特产品是国内 外的紧俏货 , 有发展潜力 , 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 多年来 , 土特产 的资源开发利 用有停滞甚 至萎缩的趋势 , 究其原 因 , 除政策上的失误以外 , 就是始终停留在 出卖低质量 的原料上 , 影 响 销售 , 限制生产 , 今后如 能组织部

8、分力量 , 进行科学研究 , 以提高原料质量 , 并进行提炼 5 . 0 . 加工 , 前景是可观的 。 此外 , 龙山 的红薯 , 乌铃薯在粮食产量中 , 所 占比例大 , 年产2亿多斤 , 但难于运输和 储藏 , 市 场 销路不好 , 每年烂掉的不下1 00 0 万斤 。 红薯酿酒和生 产配合饲料 , 经济价 值 可 提高7倍 。 ( 三 ) 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反复证明 , 大规模地发展商品生产是迅 速繁荣经济的必 由之路 。 发 展商品经济 , 离不 开自然资源的开发和 利用 。 湖南 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在这一方面具有得天独 厚 的优势 。 但要把这种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 , 必然受薄弱基

9、础 的制约 。 制约龙山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 , 主要有下 列 因素 : 从农业工具原始 , 劳动生产率低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 也是大规模发展商品生产的 基础 。 马克 思曾经说 过 , 从事加 工工业 等等的完全 脱离农 业的工人 数目 , 取决于农业 劳 动者所生产 的超 过自己消费的农产品数量 。 (马克 思 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 卷第2 2页)虽 然在开放型 的经济网络 中 , 不一定每一个县统统都要做 到粮食 自给 , 但龙 山 的地理 位置和 交 通条件 , 决定了它的非农业人口的数量 , 必 须视农业劳动者提供的剩余农产品而定 。 龙山目 前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很低的 。 1

10、 9 8 3年 , 全县粮食产量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 , 达2 . 6 8亿斤 , 但每个农业劳动力平 均产粮仅1 5 5 0斤 , 比全国低6胡斤 。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 , 目前还受着农业 生产工具 的制 约 。 龙山农村的生产 工具 还是古老 的锄头 、 扁担 , 拖拉机很少 , 而这很少的拖拉机 也并未用于田间作业 , 只用来跑运 输 。 用现代农业机械装备龙山农业 , 看来短时期内是不可能的 。 2 、 经 营管理水平低 , 企业经济效益差 。 龙山工业的发展 速度比较快 , 但经济效益很不理 想 。 1 9 84年头五月 , 工业产值比1 983年同期增长11 . 4% ,

11、但产品因质次价高 而大量积 压 。纳 入 县财政预算的1 2家企业 , 9家积压 , 积压 资金 达3D 0万元 , 占整个 流动资金 的8 5% , 其中4家 被迫停产几个月 。 造成企业 经济效益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 是经营管理水平低 。 县玻璃厂的原几位领导 , 都 是踏实肯干 、 工作多年的好同 志 , 但他们既不懂生产技术 , 也不懂经济管 理 , 原料 有 无 来 源 , 产品有无销路 , 职工积极性 如何调动 , 心中无数 , 致使建厂三年 , 亏损3 5万元 , 销价 0 . 1 7 元 的玻璃酒瓶 , 成本竟高达1 . 0 1 元 。 这 次机构改革 , 龙山企业 的领 导机

12、构有所 改善 , 但 真正 比较懂得经营管理的 , 为数仍然很少 。 3 、 财政出现困难 , 资金大大减少 。 1983年以前 , 龙 山 的财政状况是 自治 州最好的 。 每年 财政收入2 0的多万元 , 本县开支1 0的 多万元 , 上缴11 ) 0 0 多万元 。龙 山财政 收入 主要来自于 卷烟厂 。 1洲3年, 烟 、 酒税收划归中央以后 , 龙 山即从 上 缴县 变为 补贴县 , 每年要国家固定 补贴149 . 5万元 。 这一年 , 县财政收入64 3 万元 , 支出1 48 4 万元 , 赤字高达 8 4 1万 元 。 今后很 长一个时期 , 龙山的财政状 况都不会宽裕的 ,

13、 大规模发展商品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只能靠各单 位内部积累 。 4 、 文化科学落后 , 知识分 子奇缺 。 有商品生产 , 就必然有竞争 。 商品竞争 , 实质上是文 化科学技术的竞争 , 人才的竞争 。 龙山在文 化 、 人才 一方 面一直处于落后状 态 。 据调 查 , 龙山 71 1岁 的校外儿童 , 占儿童 总数的27% , 5 0%的小学毕业生 不能进初中 , 初中到 高中的升 学率仅2 5写 。 每万人中的大学毕业生仅1 9人 , 比全国少2 3人 。 全县有文盲 、 半文盲1 2万人 , 占12岁以上人口的3 9 . 97% , 比全国高 5 . 5% 。 其 中上家族集中的;坡脚

14、 、 大安 、 八面 等5个 5 1 人口分布的均衡性 。 周 围盛产煤 、 锌的红岩 , 将 会成为 以煤 、 锌采掘 、 加工为 主要产业的城 镇 。 附近重 晶石储量丰富 、 含硫酸钡高达 9 8 . 2 7%的隆头 , 将会成为 以生产立德粉为主要产 业的城镇 。 方 园数十里树木茂密挺拔 的洗车 , 将会成为以木材加工 为主要产业的城镇 。 以丰 富的农 副产品 、 土特产品为主要后盾 的茨岩塘 、 召市 、 苗市 , 将会成为 以加工 农副产品 、 土 特产品为主要产业的城镇 。 地 处两 省 三县 的里 耶 , 将会承袭历史传统 、 延揽四方 的商贾 , 成 为商业重镇 。 县

15、城民安 , 将会成为以轻 工业为 主要产业的中心城镇 。 大量处于 流动状态 的农 村剩余劳动力 , 将会就近进入城镇 , 从事工 业 、 商业 、 建筑业 、 运输亚和服务行业 。 这样一 来 , 龙山不仅产业 门类比较多 , 而且城镇人口的空 间分布也会比较合理均衡 , 不 至于农村大 量流动的剩余劳动力盲目地拥向大 中小城市 , 或 一窝蜂地向县内一 两个城镇转移 。 4 、 城镇人口将会同周围农村保持密切的杜会 、 经济联系 。 龙山近几年从农村转移到城镇 的人口 , 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 一是流 动性 , 在农村的家庭 和 城镇的工 作场所之 间往返流 动 , 早 出晚 归 , 吃

16、住在乡 , 工作在镇 ; 二是兼业性 , 或者 亦工 亦农 , 亦商亦农 , 或者本人务 工经商 , 家属 照旧务农 ; 三是季节性 , 农忙在家 , 农 闲进城 ; 四是反复性 , 进 入 城镇 , 一 遇 挫折 , 又退回农村 , 然后在认为 有利的时机 , 重入城镇 。 龙 山近几年从农村拷移到城镇的人口 , 有四种类型 : 一 是永 久型 。 这种类型的人口 , 放 弃了农村的责任田 , 在城镇安家落户 , 但在农村有亲友 。 新招的干部 、 职 工和按 政策 规定 “农转非” 的 干部 、 职工家属 , 属于这种类型 , 全 县约20 0 0多人 。 二是双栖型 。 这种类型 的人口 , 本人工作单位 在城镇 , 但家庭在农村 , 经常在城镇和农村两地居 住 。 乡镇企业 . 职 工 , 国营企业 的合同工 、 临 时工 , 固定在城镇务工 经商的来自农村的个体户 , 再加上城镇的 在 枝学 生 , 可归 为这 种类型 , 全县 约3万 多人 。 三是候鸟型 。 这种类型 的人口 , 在农村 都 有 自己的责任田 , 随着季节变化迁移 , 农忙时在家务农 , 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