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精讲11归纳概括内容要点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6207384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26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精讲11归纳概括内容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21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精讲11归纳概括内容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21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精讲11归纳概括内容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21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精讲11归纳概括内容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21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精讲11归纳概括内容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精讲11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精讲11归纳概括内容要点(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课时,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知识回顾:如何读懂文本?,题文齐读法,妙用文意理解选项,题文齐读快速准确,达到 “文题最优结合”,收获 “最短作答时间”与“最准题目答案”,理解 “其它题目语境”,瞬间读懂 “文段要点”,分析概括题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进行的翻译、转述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命题者有意识地设置错误干扰,让考生进行判断。,一、考查题型及命题特点,2017年(全国新课标)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

2、财物全不留意。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一)选项内容构成:对传主形象的评价(概括)+具体行为事例(分析),1.人物行为举止特点; 2. 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 3. 人物道德品行和聪明才智; 4. 人物性格和情感。,多个人物及事件

3、,2017年(新课标)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

4、所取。,2016年(新课标 I)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登云不畏权贵,弹劾贵妃之父。他出于对朝廷的忠心,即便对郑承宪这样的国戚,也大胆揭发对方为非作歹,包藏祸心,幸而皇上并未因此发怒。B陈登云敢于直言,检举多名重臣。他在朝既久,发现诸多问题,于是奏告一干大臣,其中有些人因此遭到贬职或罢免,以至朝廷大官们都很畏惧他。C陈登云上疏指出,选才慎于始进。他认为二十年来,刚直者很少被提拔进京,在朝着却背公结党,谄媚权贵,与其误用后罢免,不如进用时慎重。D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

5、措钱款赈济灾民。,2015年(新课标 I)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更变,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B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祟、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前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

6、召去,死于北廷。,(二)多为选择“不正确的一项”;概括常“无错”,分析略“有瑕”,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约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

7、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

8、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A,B,C,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

9、,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D,(三)四个选项的顺序一般与选文各节内容的先后顺序一致,二、解题方法与技巧,1、找出与选项相对应的原文 2、仔细比对,准确辨析,01,03,05,02,04,06,具体字词解释错误,07,08,他人态度表述错误,省略句主语 判断 错误,主人公 观点 表述 极端,事件 结果 概括 失当,人物 形象 概括与解析 矛盾,多个 人物 产生 对象 错乱,情节 判断 失当,常见敏感点,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花云)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

10、,贼缚云。 选项B: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害的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1、比对时间、地点,命题者常把事件发生的时间或地点故意颠倒、搞错。考生作答时,要了解以时间、地点叙写的文言材料的顺序特点,要善于抓住表示时间、地点、官职的词语,注意相关内容顺序。,【原文】天保三年,为冀州刺史、六州大都督,有惠政,得吏民之心。尹思令率众万余人,谋袭盱眙。三军咸惧。韶(指传主段韶)谓诸将曰:“霸先等智小谋大,政令未一,外托同德,内有离心,诸君不足忧,吾揣之熟矣。”乃自将步骑数千人倍道赴泾州。途出盱眙,思令不虞大军卒至,望旗

11、奔北。 选项:段韶擅长统众,面对敌人的侵扰时,善于鼓舞士兵的士气。泾州一战,段韶亲自率领步兵骑兵几千人突袭,尹思令败逃。,1、比对时间、地点,比对选项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地点与原文是否一致,识破“地点错误”陷阱。,2018年全国一卷 原文: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选项: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池,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2、比对人物、事件,比对人物 高考文言文所选的材料大都是记叙性的,除全文记叙的中心人物,还会写到另一些人物。这类命题陷阱往往将“彼”强接在“此”上,张冠李戴。辨析时应抓住“是谁,在何

12、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等信息,尤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2017年全国一卷 原文: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翟、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约微子。,选项: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2、比对人物、事件,比对人物 高考文言文所选的材料大都是记叙性的,除全文记叙的中心人物,还会写到另一些人物。这类命题陷阱往往将“彼”强接在“此”上,张冠李戴。辨析时应抓住“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

13、,做过什么事”等信息,尤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2019年全国卷) 【原文】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史记商君列传),【选项】C.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16,【文段翻译】正在这个时候,太子犯了新法。商鞅说:“新法不能普遍推行,是因为上面的人先犯法。”将依法惩办太子。太子是王位的继承人,不能施加刑罚,于是就处罚了他的师傅公子虔

14、,将他的老师公孙贾处以墨刑。第二天,秦国的百姓都服从新法。 【对比分析】“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错,根据文中“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可知,并未对太子本人施以刑罚。,17,(2016全国卷) 原文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选项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分析:从张冠李戴的角度设误,文意是契丹人在界河捕鱼运盐,官吏们怕生事,曾公亮认为赵滋有勇有谋

15、,并举荐给朝廷。派遣使者下达旨意,应该是皇上派遣赵滋去契丹传达旨意,并非曾公亮“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3、比对关键词语,(2019年江苏卷)公与予约游具区灵岩虎丘诸山川,而不能办三月粮,逡巡中辍。(临川汤先生传) 【选项设置】D.汤显祖与邹迪光相约三月份到江南一带游玩,但没准备好粮食,因而作罢。 【文段翻译】汤公和我约定游览太湖、灵岩、虎丘等山川,却不能准备三个月的粮食,犹犹豫豫, 中途停止了。 【对比分析】“相约三月份到江南一带游玩”错,原文中“而不能办三月粮”意思是不能准备三个月的粮食。,19,原文(2016全国卷)出按河南。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

16、进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 选项D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分析:从曲解文义角度设误,原文中说“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赍 1.怀着:志而殁(m)(志未遂而死去)。2.把东西送给别人。此处的“赍”是“赏赐、给予”的意思, 帑金:钱币。多指国库所藏的钱币。选项说“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把关键词“赍”的意思理解错了,说成“筹措”。故D项与原文内容不符。,3、比对关键词语,3、比对关键词语,(2018年全国卷)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后汉书王涣传) 【选项设置】D.王涣政绩卓著,后任难以比肩。他死于洛阳令任上,皇上下令特选其继任者,均不称职;后来选用任峻,任充分发挥文武属吏才干,仍然忙得无法分身。 【对比分析】“仍然忙得无法分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