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四节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6199990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四节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四节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四节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四节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四节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四节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四节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 澳大利亚 课标分解: 内容结构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行为程度运用世界政区地图找出说出国家的位置、领土组成、首都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第四节 澳大利亚 运用图片资料和古大陆演化图了解名称由来以及与地理位置特点的关系分析运用图片和资料了解名称由来,说出牧羊业对该国的重要性说出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归纳总结出该国的地形、气候特点运用地形图、气候图科学分析地形、气候对牧羊业的影响运用地形图、气候图等资料目:分析运用地形、气候、牧羊带分布图探讨通过该国探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成功经验了解名称由来及该国的矿产资源特点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运用矿产分布地图说出理解矿产分布对冶金工业的影响运用矿产和工业中心分

2、布图分析 目标与策略:学材与学情:学材:选用丰富的地图、图片和资料。学情: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很多国家,为学习澳大利亚奠定了基础,无论从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方面,还是农业、工业等人文方面都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但是在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教学策略:1.读图分析法:通过图释导学,引导学生阅读地图,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归纳总结其突出特点。提高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2.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学习,掌握归纳因地制宜布局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3. 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探讨,学会合作交流,发展思维。 教学目标:1. 运用地图归纳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图

3、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案例学习,掌握归纳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自然环境对人文环境的影响。3.通过澳大利亚的学习,知道一个国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重点与难点:重点:1、会运用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特点。 2、运用地图说出澳大利亚地形、气候的特点和对农牧业的影响。 3、澳大利亚农牧业、工矿业在世界的地位。难点:分析地形、气候对澳大利亚牧羊带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教学环节一:情景导入 旅游可以放松心情,开拓视野。闻名遐迩的澳大利亚是个独特的地方,那里有许多其它地区见不到的特殊生物,优美的热带自然景观,还有迷人的现代化城市风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澳大利亚旅游! 多媒体展示:欣赏悉

4、尼、堪培拉、袋鼠、考拉、鸸鹋、鸭嘴兽、成群的绵羊等系列图片,让学生对澳大利亚形成初步的美好印象。接着展示其他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图片,并补充澳大利亚生物特点的文字资料,让学生对澳大利亚产生神秘感,引发学习兴趣。 问题引领:1.为什么只有澳大利亚才有这些特殊生物?并且享有“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美誉?2.澳大利亚在哪里? 设计意图:精美图片可以刺激学生的感觉系统,把学生带入到浓郁的澳洲风情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展示澳大利亚代表性的景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反应评价学生是否引起兴趣,是否进入学习状态。同时,通过学生回答,评价学生对澳大利亚的了解程度。 教

5、学环节二: 案例学习 ,读图用图案例学习一: 怎样读图归纳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方法指导:判读世界政区地图,注意特殊经纬线,获取地理信息。 出示世界政区图和澳大利亚版图,提出问题:(1) 找出并描述澳大利亚在世界的位置;(2)找出澳大利亚的主要领土组成;(3) 总结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归纳结论:澳大利亚位于 半球, 线横穿中部;东临 洋,西临 洋,主要有 大陆, 岛等组成,是 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首都 。设计意图:地图是了解国家地理位置的主要工具,通过读图分析、问题引领、归纳总结等环节进行学习和探究,训练学生运用地图提取相关地理信息的能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展示结论

6、,评价学生是否能通过读政区图准确提取信息,并作出判断、分析,正确归纳出澳大利亚的位置、范围。精美图片可以刺激学生的感觉系统,把学生带入到浓郁的澳洲风情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展示澳大利亚代表性的景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反应评价学生是否引起兴趣,是否进入学习状态。同时,通过学生回答,评价学生对澳大利亚的了解程度。教学环节二: 案例学习 ,能力迁移案例学习二: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澳大利亚地理位置跟古老生物有什么关系呢?方法指导:阅读分析古大陆移动路径图,问题引领 (1) 澳大利亚大陆与其他大陆分离的时间; (2) 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的存在于南半球的

7、海洋上,这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3) 长期处于孤立的大陆,不仅仅是澳大利亚,还有南极大陆。为何南极大陆没有那么多的特有生物呢?归纳结论:澳大利亚早在约 年前就已经与其它大陆分开,长期孤立、封闭的环境使生物进化缓慢,形成 物种,而南极大陆气候 ,所以物种较少。由此可见,是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澳大利亚“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美称。设计意图:动画地图形象生动,通过读图分析、问题引领、归纳总结等环节进行学习和探究,训练学生运用地图提取相关地理信息的能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展示结论,评价学生是否通过读图获取了准确信息,并作出判断、分析,正确归纳出澳大利亚的特有物种的形成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密切联系。精

8、美图片可以刺激学生的感觉系统,把学生带入到浓郁的澳洲风情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展示澳大利亚代表性的景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反应评价学生是否引起兴趣,是否进入学习状态。同时,通过学生回答,评价学生对澳大利亚的了解程度。 通过图片承转:展示澳大利亚绵羊图片,在澳大利亚还有一种数量更多的动物绵羊。 案例学习三:指导学生读图探究,澳大利亚适合发展养羊业的有利条件。 方法指导:根据材料分析,澳大利亚有哪些适合发展养羊业的自然条件呢? 地形: ? 气候: ? 河流、水源: ? 问题引领:学生根据澳大利亚地形图和气候图,进行探究活动,(1)阅读澳大利亚地形图

9、,找出主要三大地形区,并分析特点;(2)阅读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找出主要气候类型,分析气候特点;(3)阅读澳大利亚降水分布图,找出降水分布规律;(4)通过降水量分布图和大自流盆地的成因解析图,分析中部地区的水源条件。 探究过程:(1) 阅读澳大利亚地形图,大部分地区以绿色和淡绿色为主,而且颜色变化少,说明澳大利亚地势较低,起伏较小,平原和低高原广阔,仅从地形方面考虑对农业是非常有利的。(2) 通过阅读澳大利亚气候图,发现澳大利亚气候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为主,降水偏少,对种植业不利,但利于畜牧业。(3) 根据降水分布图,东南部、西南部降水较多,利于农牧业,中部虽然降水少,但地下水丰富,适合畜牧业

10、生产。 归纳总结: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地形平坦,适于建大型牧场;气候全年暖热,适合四季放牧;气候较干燥,适合绵羊繁殖;地下水水丰富,适于牲口饮用;缺少大型食肉动物,羊群可以露天放养等等。东南部、西南部沿海,气候暖湿,集中了全国70%的牲畜,人工牧场为主;中部、西部、北部气候干燥,粗放经营,露天放牧,载畜量较少。 澳大利亚根据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成为世界农牧产品出口大国,并且被冠以“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美称。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找出主要的牧羊带,并分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拓展:读图分析,地形、气候对澳大利亚牧羊带的影响。设计意图:通过读图、推测、验证、归纳、分析、总结等环节进行学习和探究,

1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展示结论,评价学生是否能运用地形图和气候图正确归纳出澳大利亚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正确分析出地形、气候、水源对农牧业的影响,明确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重要意义。 方法梳理:第一步:根据地形图和气候图,总结归纳地形和气候的突出特点。第二步:联系生产实际,总结农业生产对地形和气候的要求。第三步:总结归纳澳大利亚地形、气候、水源对农牧业的影响。结论: 澳大利亚是一个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成功发展农牧业的典型,值得很多国家学习。设计意图:以澳大利亚为例,通过引导学生梳理读图归纳澳大利亚地形、气候特征以及影响农牧业生产的步骤,让学生学会分

12、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帮学生建立认知思路,初步形成地理学科思维。教学评价:通过看学生表述,看他头脑中是否有对地形、气候、农业部门的认知结构,是否准确、完整,判断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是否形成。案例学习四:展示澳大利亚大型矿区图片,澳大利亚除了一望无边的牧场以外,还经常看到类似的大型矿区,同学们想知道为什么吗?组织学生读图分析,探究学习:20012008年澳大利亚矿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1)找出澳大利亚主要矿产; (2)说出几个工业中心的名称并指出所处位置;(3) 说说澳大利亚矿产在国内的重要地位。小组各位学生充分利用地图进行活动,然后派代表汇报展示。 总结归纳: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开采的

13、矿石80%以上出口,工矿业成为国家主要产业之一,是世界重要矿产品出口大国。因此又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教学拓展,读图分析工业中心多分布在沿海的原因。 总结归纳:沿海地区矿产丰富,交通便利,劳力充足,开发历史悠久等,既便于发展工业,也利于出口矿产。 由此可见,发展工业也需要因地制宜,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一个地区最大的优势。设计意图:本环节是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的,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探讨,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交往欲。小组成员共同体验成功的欢乐,使学生更加乐于思考。教学评价:根据学生在小组内的表现,评价

14、学生学习态度是否积极,是否善于与同学交流合作。评价学生是否会利用地图和资料解决地理问题,解释地理现象。教学环节三:梳理归纳要求学生自己尝试建立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最后师生在学生建图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见板书设计。设计意图:知识结构图是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学生通过构建知识结构图,既对整节课的知识体系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也能深刻理解一个国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间的密切联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地理思维能力。教学评价:评价学生是否知道学习一个国家应了解的主要内容,并正确归纳出澳大利亚地理位置、农牧业、工矿业特征,认识到自然环境特征对国家工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 板书设计 特有生物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地理位置及对物种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