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学习范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6199024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掌握学习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掌握学习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掌握学习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掌握学习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掌握学习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掌握学习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掌握学习范文(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掌握学习范文 原文地址: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作者: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一、布卢姆及其主要理论 布卢姆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的兰斯富。1935年2月和6月先后在宾夕法尼立大学或文学学士和理学硕士。他早期专注于考试、测量和评价方面的研究,70年代后从事学校学习理论的研究。布卢姆的理论探索设计到教育目标、教学过程、教育评价、课程标志、教材教法、教育研究、早期教育、才能发展等领域。构成布卢姆教学论体系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目标分类学、掌握学习理论、教育评价理论和课程开发理论。其中教育目标分类学可以说是该理论体系的基础,掌握学习理论是核心。 下面介绍一下教育目标分类: 布卢

2、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三个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在每个领域中都按层次有简单到复杂地将目标分为不同类型,有可以将每一个类别进一步区分为若干个亚类。 (一)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 (1)知道 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知道是这个领域中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它所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 (2)领会 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可以借助三种形式来表明对知识材料的领会,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如图表、数据等)加以说明或概述;三是推断,即预测发展的趋势。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

3、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3)运用 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它包括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的运用。运用的能力以知道和领会为基础,是较高水平的理解。 (4)分析 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材料分解成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它包括部分的鉴别,分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认识其中的组织原理。例如,能区分因果关系,识别史料中作者的观点或倾向等。分析代表了比运用更高的智力水平,因为它既要理解知识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其结构。 (5)综合 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它包括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拟定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它所强调的是创造能力、形成新的模式或结构的能力。

4、 (6)评价 指对材料(论文、小说、诗歌、研究报告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它包括按材料内在标准或外在标准进行价值判断。例如,判断试验结论是否有充分的数据支持,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因为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并需要基于明确标准的价值判断。 (二)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 (1)接受(注意) 学习者愿意注意某特定的现象或刺激,例如静听讲课、参加班级活动等。 (2)反应 指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反应,表示较高的兴趣。例如,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 (3)价值评价 指学习者用一定的价值标准对特定的现象、行为、或事物进行判断。它包括接受或偏爱某种价值标准,和为某种价值标准做出奉献。例如,欣赏文学作品,在讨论

5、问题中提出自己的观点等。 (4)组织 指学习者在遇到多种价值观念呈现的复杂情境时,将价值观组织成一个体系,对各种价值观加以比较,确定他们的相互关系及它们的相对重要性,接受自己认为重要的价值观,形成个人的价值体系。 (5)有价值或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 指学习者通过对价值体观体系得组织,逐渐形成个人的品性。例如,世界观的形成。 布卢姆等人在编制了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后没有继续编制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后来由辛普森等人提出。 二、掌握学习教学理论 教师在新学期开始常常抱有这样的一种预期:班上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可能会学的很好,三分之一的学生可能会学不好,另外一些学生可能学的尚可。这

6、种预想通过教学个评分制度传给了学生,结果成了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对学生的粉等金鱼原先的预期。 布卢姆认为这种预期把教师和学生的目标都固定下来:好学生永远都是好学生,差生永远都是差生。这是目前教育制度中最有害的一面,因为他既减弱了教师和学生的双方的志趣,又削弱了学生学习的动机,使一大批学生的自我形象遭到摧毁,他们疏远学校,给社会造成弊端。在布卢姆看来,只要恰当注意教学中的主要变量,就有可能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达到掌握水平。 (一)定义 所谓掌握学习,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班级授课制)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

7、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 布卢姆认为只要给与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能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不能决定他能否学习要学的内容和学习的好坏,而只能决定他将要花多少时间才能达到该内容的掌握程度。换句话说学习能力强的学习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对该内容的掌握水平,而学习能力差的学习者则要花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掌握程度。 在掌握学习程序中他将学习任务分成许多小的教学目标,然后将教程分成一系列小的学习单元,后一个单元中的学习材料直接建立在前一个单元的基础上。每个学习单元中都包含一小组课,他们通常需要1至10

8、个小时的学习时间。然后教师编制一些简单的诊断性测验,这些测验提供了学生对单元中的目标掌握情况的详细信息。达到了所要求的掌握水平的学生可以进行下一个单元的学习,若成绩低于所规定的掌握水平就应当重新学习这个单元的部分或全部,然后再测验直到掌握。 (二)核心思想 本世纪70年代初,布卢姆针对美国现行教育制度只注意培养少数尖子学生而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弊端认为,当今教育不能再满足于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充分学会学校所教的东西;也不应有这样的心理定势:1/3的学生能完全掌握教师所教的知识,另1/3的学生成绩一般,再1/3的学生可以不及格。布卢姆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办法在于改变我们对学习者及其学习的看法,实施掌

9、握学习教学。 布卢姆认为,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现代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国的教育都面临着系统的深刻的变革。它已不再满足于选择和培养少数优秀人才,而要求大力普及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大军的科学文化素质。因此,我们必须变革传统的教育观念,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所有学生掌握在复杂社会中求得自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布卢姆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带来的弊端具有清醒的认识。他认为教师在班级授课中虽企图为班内所有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却只对班内1/3弱的学习良好的学生给以更多关注和鼓励。约占班级1/3的被“遗忘”的学生,由于未得到教师的及时帮助、指导(如分配

10、给学生某一材料的时间量不足,教学材料要点和次序安排以及描述、讲解等的程度不适),必然产主学生的学习误差。这样,班内学习的分化现象便出现了。长此以往,就导致了教师使用正态分布曲线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认为学习上的差生的存在符合正态分布规律,从而把对多数学生的教学失败看成是教学过程的必然结果。在布卢姆看来,大多数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正态分布性质而推断他们所教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呈正态分布(良好、中间状态、不及格和勉强及格人数各占1/3),是不可靠的。他认为如果学生的能力倾向呈正态分布,而教学和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间都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特征和需要,那么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这门学科,即大多数学生都能

11、顺利地通过该学科各单元规定的8090的测验题目,达到优良成绩。一般在一个班级中,只有510左右的学生不能达到优良成绩。因为布卢姆的研究证实,能力倾向和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接近于零。他认为,当教学处于最理想状态时,能力不过是学生学习所需要的时间。他经过对学习的长期观察和研究后指出:“正态曲线并不是什么神圣的东西。它不过是最适合于偶然与随机活动的分布而已。”布卢姆认为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如果我们的教学富有成效的话,学生的学习成绩分布应该是与正态分布完全不同的偏态分布。 (三)变量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原理是建立在卡罗尔关于“学校学习模式”的基础上的。卡罗尔认为,学习的程度是学生实际用于某

12、一学习任务上的时间量与掌握该学习任务所需的时间量的函数,即学习程度=(实际用于学习的时间量/需要的时间量)。实际用于学习的时间量是由机会(即允许学习的时间)、毅力和能力倾向三个变量组成的。需要的时间量由教学质量、学生理解教学的能力和能力倾向三个变量组成的。布卢姆接受了上述卡罗尔“学校学习模式”中的五种变量(其中两种能力倾向为一个变量),将其作为掌握学习教学的变量。 允许学习的时间。它是指教师对学生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所明确规定的时限。布卢姆和卡罗尔相同,认为学生要达到掌握水平,关键在于时间量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如果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则绝大多数都能达到掌握水平。为此,他认为教师应做到

13、:()改变某些学生所需的学习时间。如师生有效地利用时间,以大大减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所需时间。()找到为每个学生提供所需时间的途径。当然布卢姆也承认,学生掌握某一学习任务所得的时间,是受其他变量影响的。 毅力。布卢姆同意卡罗尔对毅力的与众不同的解释,认为毅力指学生愿意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布卢姆认为毅力与学生的兴趣、态度有关。如果学生的学习不断获得成功或奖励,那他就乐于在一定的学习任务中花更多的时间;反之,他受到挫折或惩罚,必然会减少用于一定的学习任务的时间。他强调指出,重要的是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来减少学生掌握某一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毅力。因为我们没有什么理由要把学习弄得很难,非要学生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不可

14、。 教学的质量。在布卢姆和卡罗尔看来,教学的质量指教学各要素的呈现、解释和排列程序与学生实际状况相适合的程度。布卢姆认为教学的要素是:向学生提供线索或指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给予强化以吸引学生学习;反馈-矫正系统。由于每个学生在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时,其认知结构各有特点,使他们对教师提供的线索或指导等有不同的需求,故教师应寻找对学生最适合的教学质量。他认为如果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了解该生实际状况的个别辅导者,那么他们大多能掌握该学科。布卢姆指出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是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不是某些学生的学习效果。 理解教学的能力。布卢姆和卡罗尔对理解教学的能力的看法相同,认为它是学生理解某一学

15、习任务的性质和他在学习该任务中所应遵循的程序的能力。布卢姆认为理解教学的能力主要决定于学生的言语能力。目前绝大多数学校采取班级授课制,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如果其中某些学生不善于理解教师讲解和教科书内容,学习就会遇到困难。所以,只有改进教学,如通过小组交流、个别对待、有效地解释教科书、视听方法的运用与学习性游戏等系列教学才能使每一个学生提高言语水平,并发展其理解教学的能力。 、能力倾向。布卢姆和卡罗尔相同,对能力倾向的定义独树一帜:能力倾向是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材料所需要的时间量。因此,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这就是说,能力倾向只是学习速度的预示,而不是学生可能达到

16、的学习水平的预示。布卢姆不相信能力倾向是完全不变的。因为有证据表明,通过提供适当的环境条件和在学校、家庭中的学习经验,改变能力倾向是可能的。 布卢姆认为上述掌握学习教学的五种变量相互作用地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教师的任务是控制好这些变量及其关系,使它们共同对教学发挥积极的影响。 (四)实施过程 分为两个阶段: (一)教学准备阶段掌握学习的先决条件 (1)教师首先给掌握学习下定义,即明确阐述掌握意味着什么,需要掌握什么内容。 (2)教师把课程分解为一系列学习单元,并制订具体教学目标。每个单元大体包含两周的学习内容。 (3)在新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了解学生具备了多少有关学习新课的知识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自信心等情况,以便在新的学习中为学生安排适当的学习任务,实行因材施教。 (4)教师根据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编制该单元简短的形成性测验试题,一般为20分钟左右,目的是评价学生对该单元内容的掌握情况。 (5)教师根据形成性测验试题再确定一些可供选择的学习材料(如辅导材料、练习手册、学术游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