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则市拉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6199812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日喀则市拉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西藏日喀则市拉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西藏日喀则市拉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西藏日喀则市拉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西藏日喀则市拉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藏日喀则市拉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日喀则市拉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藏日喀则市拉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 1.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 )A. 红细胞B. 吞噬细胞C. 淋巴细胞D. 血小板【答案】C【解析】【详解】A、红细胞是一种血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A错误;B、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但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不是吞噬细胞,B错误;C、淋巴细胞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细胞,C正确;D、血小板是一种血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D错误。故选C。2.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属于物理信息的是()A.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B. 雄鸟的“求偶炫耀”C.

2、 昆虫的性外激素D. 玫瑰散发的香味【答案】A【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动物的眼、耳、皮肤,植物的叶、芽以及细胞中的特殊物质(光敏色素)等,可以感受到多样化的物理信息。物理信息可以来源于无机环境,也可以来源于生物。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诸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性外激素等,这就是化学信息。科学实验表明,昆虫、鱼类以及哺乳类等生物体中都存在着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信息素。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和异种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即生物的行为特征可以体现为行为信息。动物的行为信息丰富多彩,一些

3、鸟类在求偶时的行为更独特,通常雄鸟会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详解】“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属于物理信息,雄鸟的“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昆虫的性外激素、玫瑰散发的香味属于化学信息,A正确,BCD错误。故选A。3.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 渗透压下降B. 糖尿病C. 酶促反应速率加快D. 细胞代谢紊乱【答案】D【解析】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不一定会引起渗透压下降,A错误;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不一定会引起糖尿病,B错误;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会导致酶促反应速率减慢,但不会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C错误;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

4、时,必然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正确。4.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A.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 皮肤血管舒张C. 汗腺分泌汗液增加D. 用酒精擦拭皮肤【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点,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人体主要依靠调节产热量或者散热量来维持体温相对温度。在炎热环境中,通过增加散热途径调节体温;寒冷环境中,骨骼肌不自主的战栗是一个快速产热途径,增加产热量;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详解】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会增加产热量,不利于人体散热,A符合题意;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以增加散热量,B不符合题意;汗腺分泌汗液增加,则散热量增加,C不符合题意;用酒精擦拭皮肤时酒精的挥发会带走

5、部分热量,可以增加散热量,D不符合题意。故选A。5. 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A. 2,4-D;B. 吲哚乙酸;C. 吲哚丁酸;D. 乙烯。【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是指在植物体内一定部位合成,并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生理作用的微量的化学物质。【详解】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2,4-D不属于植物激素,它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生长素类似物的一种。故选A。6.关于弃耕农田和裸岩上的演替,说法正确的是()A.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B. 裸岩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C. 这两种演替过程完全相同D. 这两种演替过

6、程不完全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弃耕农田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在这种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A错误;裸岩上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也没有土壤条件,在这样的地方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错误;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裸岩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这两种演替过程不完全相同,C错误,D正确。7.下列有关稳态的

7、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B. 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C.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答案】D【解析】【分析】考点是内环境,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和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属于识记水平的考查。【详解】A、稳态需要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全身各系统、器官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A错误.B、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B错误.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变化中,

8、C错误.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D正确。故选D。【点睛】体内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由于外界环境和细胞代谢的影响,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中,在神经-体液-免疫机制的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下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稳态。8.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群落丰富度调查实验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B. 调查森林植被的丰富度可用样方法,需对各个样方取平均值C. 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鼠妇时,应用记名计算法统计其丰富度D. 对于土壤小动物而言,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群落丰富度和某个种

9、群的密度【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蚯蚓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所以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A项错误;用样方法调查森林植被的丰富度时,应该取植物种类的总数,不能取平均值,B项错误;用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而鼠妇只是土壤小动物的一个类群,调查鼠妇应属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不是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不能说丰富度,C项错误;对于土壤小动物而言,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群落丰富度和某个种群的密度,D项正确。9.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正确的选项是()A. 激素不一定都有机分子B. 激素都是信息分子C. 激素直接参与靶细胞的代谢D. 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答案

10、】B【解析】【分析】激素是高度分化内分泌细胞合成并直接分泌入血的化学信息物质,它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为激素。它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详解】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在生命活动中起调节作用,不能直接参与细胞内的生命活动;激素可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能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故选B。10. 下列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用乙烯利促进香蕉、番茄的果实成熟B. 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黄杨、葡萄枝条的生根C. 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来处理黄瓜

11、,可防止落果D. 用赤霉素类处理黄麻,可使植株增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人工合成的与植物激素相类似的生理效应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解:A、乙烯利是乙烯的类似物,能够促进香蕉、番茄的果实成熟,A正确;B、生长素类似物具有和生长素相类似的生理作用,能够促进黄杨、葡萄枝条的生根,B正确;C、脱落酸能够促进落花、落果,C错误;D、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D正确故选C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11.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 温度食物B. 温度光照C. 温度湿度D. 光

12、照食物【答案】D【解析】【分析】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的集合体,群落是指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详解】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需要的光照强度不同,植物的垂直分层决定于光照;植物为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空间,动物的垂直分布决定于食物,D正确,ABC错误。故选D。12. 下列有关负反馈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中普遍存在,但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B. 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加,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C.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13、属于负反馈调节【答案】A【解析】【分析】反馈调节不仅存在于一些动物激素的调节过程中,也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对于生态系统中,它在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都存在。【详解】A、反馈调节不仅存在于一些动物激素的调节过程中,也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对于生态系统中,它在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都存在,A错误;B、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会引起七星瓢虫的数量增加,这样蚜虫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以保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B正确;C、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使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C正确;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反过来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14、的释放,进而使到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当甲状腺含量过少,又反过来可以促进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最终使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 13.某研究所调查发现: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1)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_型曲线;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数量为_。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组成)可能为_。(2)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_时,原因是_。【答案】 (1). S (2). N/2 (3). 增长型 (4). t3 (5). 在t1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t3时捕获该鱼并使捕捞后维持在t1时的数量,

15、获得的量较大且不影响该鱼类资源的再生【解析】【分析】逻辑斯蒂增长是指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方式,其增长曲线很像字母S,又称S形增长曲线。种群的逻辑斯蒂增长总是受到环境容纳量(K)的限制,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详解】(1)在t0t2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S型曲线;t2为K值,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数量为N/2。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组成)可能为增长型。(2)在t1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t3时捕获该鱼并使捕捞后维持在t1时的数量,获得的量较大且不影响该鱼类资源的再生,因此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增长类型及曲线分析,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信息处理及分析能力。14.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1)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草属于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