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上表现范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6195322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上表现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习上表现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习上表现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习上表现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习上表现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上表现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上表现范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上表现范文 学习上的“粗心”行为不容小觑 浅谈非智因素与智力因素的相辅作用 “粗心”原本不可怕,只能算是个大家都会犯的小毛病。它之所以有时变得可怕,缘于人们对它的轻视。很多人都不会把学习上的“粗心”看作“无知”。因为粗心不是不会啊,既然不是不会,就不能算是大毛病,也不算是大问题,当然也就不太值得让人担忧。况且谁都会难免粗心,在这样的自我解脱的意识中,对“粗心”的放纵和宽容也就不难理解了。笔者根据多年的时间跟踪,学生在学习上表现的粗心,是一种非智行为的表现,他可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侵害学生的智力因素。本人是在教育战线上滚爬了30年的一个有心人,浅谈本人对学生学习上“粗心”的行为作一剖析,供鉴

2、戒。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的虚荣性: 一、粗心学生的贪慕虚荣 通常认为学习上的粗心可以表现为:理科的计算结果抄错了、题目看错了、数学符号用错了、应用题目意思理解有误、判断题答案题号填误了;文科的作文审题失误了、默写生字的笔画多或少了一笔?。其实这些都是对产生学习问题的一种托词,属于一种虚荣心的交代。非智因素的第三层告诉我们:指学生的自制力、顽强性、荣誉感、学习热情、求知欲望和成就动机等等,它们是与学习活动有直接联系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产生具体的影响。这些因素充满活力,对学习的作用十分明显。一个缺少学习动力,没有求知欲望个性的学生,很难将学习作为渴望和追求,也就会出现缺少学习的动力,缺少学习动力的

3、学生,往往在学习中没有我要学好或者我要懂得这样的目标,就会得过且过,就会容易似懂非懂。在没有完全学明白或弄清楚的情况下,结束一次学习过程。久而久之就会积累很多的似懂非懂,就会出现学习结果的题目看错,答案抄错符号用错等系列托词来应付家长和老师的批评。 包达列夫(苏联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一门学科的态度会在他的知觉、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特性上留下痕迹。这个留下的痕迹就是非智因素。他必须与智力因素锁定的学习目标相辅相成,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就会使他的学习潜能得到发展。 学生往往将自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作业或单元考试卷,在让家长签字的时候,总是轻描淡写地将自己的失分归咎于上述结果,因为此时

4、的作业或试卷已经在教师的统一讲解下有了_学习上表现。 正确的解题结果,家长见自己的孩子已经完全订正完了,而且还是都正确的,也就没怎么上心,认为孩子的粗心不是什么大事,今后仔细点是没问题的。 其实,家长忽视了孩子学业上失分的 _。抄错或看错自己计算的结果是有可能的,这样的错,叫做低级粗心。看错题目的要求或者数据,这是高级粗心。看不懂题目描述或不懂怎么计算这叫做学习上知识链的脱节,是最可怕的现象。很多学生为了自己在班上的面子或者说叫自尊心,往往是不懂装懂,一旦考试、测验结束后,在老师的统一讲评下,他能把正确的解题方法记录下来,然后在家长面前轻描淡写地描述自己实际是懂的,因为一些其他原因而看错等理由

5、掩饰自己知识链的脱节,怕的是别人认为或家长认为自己笨绌或迟钝等负面因素有损自尊。因此在此建议家长在关心孩子学业时,要认真地了解粗心的性质,以至及时地纠正虚荣心这个非智力因素的扩散。 二、粗心家长的虚荣炫耀 粗心会演变成习惯,一旦形成就不容易逆转了。由于对“粗心”的忽视,粗心一次次地在学习中出现,慢慢地“粗心”就成了一种惯性,而自己还是不能清醒地认识。可结果又是不尽如人意,,往往会对自己丧失信心,会认为自己再用功,学习成绩也不可能得到提高。那么在这个时候,孩子的自信心会逐渐遭到了打击,对学习就逐渐失去了信心和兴趣。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社会的精英或者学习上的佼佼者。从事业角度来评估,这

6、个愿望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但在学业上却并非如此。有的孩子在学业上不一定能以家长的意志为最终目标,所以家长的虚荣心就成为孩子学习上出现粗心的通病了。例,在期中或期末的家长会上,老师一般会对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孩子在家长会上提出表扬,而受表扬的孩子家长自然就会感到比较欣慰,认为自己的孩子为己争得了面子,在同事、朋友或亲属面前也感到很自豪。如果孩子一旦在某个竞赛中获奖或考上了重点学校或考上理想的名牌大学,内心的良好感觉更是一发不可控制,一定会在某些公众场合炫耀或宣扬。相反,则会对自己的孩子施加压力,不是从孩子的学习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改变目标,没有认识到影响小孩学习成绩的症结,是知识链断裂,一味地认为孩

7、子只是粗心,所以学习成绩才没有理想,只要请好老师加强辅导就能解决问题的。其实,家长如果能够从孩子学习成绩的虚荣心中尽早醒悟出来,从根本上帮助自己认识贪慕虚荣这个非智恶习,也许,孩子的学习成绩能早日得到提高。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你想灌多少,孩子就能接受多少,要承 认孩子学习能力的实际事实,对症下药,不是你的虚荣心有多高,孩子的学习进步就有多快,这些都是几十年教学的深刻案例,请朋友们的不当理念尽早从这个泥坑中拔出来。 三、粗心老师的虚荣业绩 粗心不是缺点,是错误!家长在聊起或批评孩子的时候常常会说:我的孩子最大缺点就是粗心 。由于“缺点”和“错误”常常很相似,人们往往会把它们混淆,经常

8、把“错误”当“缺点”。原因很简单,正是因为思想里对“粗心”的危害认识不足,对“粗心”的属性认识不清,才会造成了我们对“粗心”的忽视,对“粗心”的宽容,甚至对“粗心”的放纵。 计算在整个小学数学阶段的学习中占据了很大比重,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有时只要教师轻轻一指,他就知道怎样订正了,说他不懂吧,倒也不是;说他懂吧,又“屡教不改”,老师只能摇头叹息:“现在的孩子真是太粗心了!”学生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粗心大意”呢?他们出错的原因仅仅是“粗心”吗?我们不妨来看几个典型错例也许能从中得到些启发! 1、符号错误 错例:(1)8210 (2)16151_学习上表现。 (3

9、)1025 (4)8432 弄错运算符号是最常见的现象,尤其在低年级,出现频率更高,这类错误甚至不需讲解,只需提醒学生看清符号再算一遍,一般都能做。要防止这类错误,可以经常提醒他们在平时的练习中边读边写,听到自己读出的算式可以有效防止“你的眼睛欺骗你”。 2、数位错误 错例:(1)346 94 (2)82532 (3)225687 (4)74407 计算时一定要注意数位对齐,但有人将个位与十位对齐,或误将数位对换。平时,可以让学生经常做些对比练习,如: 346 825 2256 3460 8250 22 65 也可以找出典型错例,让全班同学判断讨论,让他们自己发现错误并即使纠正。 3、进退位错

10、误 错例:(1)835736 (2)29+2544 在做进位加,退位减时,由于受口算“从高位算起”的影响,许多学生会忘记进(退)位,防止这类错误有两个办法:(一)是估算。例如(1)中57看作60,83减60得二十几,36与二十几相差甚远,可能有误;(2)中将29看作30,30加25得五十几,与44相差也不少应在算一遍。(二)是验算。减法的验算用加法,加法的验算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用加法。 4、运算顺序错误 错例:(1) 16916 (2)100012581 由于受某些特别数据影响,如“9110 12581000”,学生往往会产生思维定势,自然而然得将这些数据联系在一起,从而造成运算顺序错

11、误。我想,可以让学生在练习时将先算什么用横线划出,如“1691、 10001258”,从而正确的算出每一步的结果。 5、试商错误 错例:(1)244=5?4 (2)173=4?5 (3)529=6?2 “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可是真正做起题目来又容易忽略。因此,要让学生多做做( )里最大能填几这样的练习,如“7( )62、( )320”,并且在试商之后比较一下余数与除数。当然,也要看清被除数减商与除数的积是否够减,如果不够,说明商大了要改小。 6、乘除法混淆 错例:(1)2.40.80.03 (2)80.40.2 在学习小学乘除法的过程中,这样的错误屡见不鲜。做的是除法,可是在写结

12、果时又用了小数的方法。如(1)将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10倍,2483,可是看到其中一共有两位小数,就写成了0.03。(2)同样也是在写商时受到小数点的干扰。为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可以让学生将扩大后的写在旁边,如2.40.83,坚持不懈必将熟能生巧。当然要保证解答的正确性,认真细致才是关键。 这样的错误绝非简单的“粗心”,一旦养成了习惯,就是一种影响学习的具有破坏性的非智因素,教师如果在对个别学生的认识上存在轻视的疏漏,把它界定为一般的”粗心”作为对学生家长交代的一种托词或搪塞的表现。意思你的孩子还是很聪明的,只是一时的“粗心”,我抓紧些就可以了。家长吃了 _,面子有了,老师也认为我孩子是很聪明

13、的,一点小毛病。殊不知就是这点小毛病,为今后的学习埋下了隐患。 四、三位一体控制好虚荣心 人人都有虚荣心,关键是每个人虚荣心的强弱,和对虚荣心的把握不同。只要把虚荣心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它还能帮助我们上进。相反,就会使得我们因为过分的追求虚荣心使我们走向错误的道路。_学习上表现。 教育质量与教师的教学业绩挂钩,这样做主体上是激发了教师注重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教师在教学质量统计上的一些弊端。教师为了提高本班学生的平均学习成绩,有时就会与家长协商,把一些学习成绩上不了班级平均线的学生在考试前夕缺课或请病假,这样就对本班的平均成绩的提高有着绝对优势;有的学生家长为了提高自己孩子

14、的学习成绩,就聘请本班的老师为自己的孩子开小灶补习,有的家长还牺牲休息时间负责接送孩子上补习。由于为孩子补习的教师不是一对一的个案补习,他们把课堂上没有灌完的内容放到补习时继续灌,而需要补习的孩子,他们的基础是参差不齐的,用统一的方案为参差不齐的学生补习不相同的缺陷,结果在以后的考试中,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补习结果,而老师则以学生的“粗心”来对家长搪塞,对家长来说,还在期望下一次的考试出现满意的结果,有的学生直至临近毕业,还弄不清他学到了什么,更没弄清补习到了什么,都是一些他看不懂或听不懂的符号或者是字母。很多学生实际上由于对概念掌握不够清楚,理解不够深入,导致不能正确解决题目,而这实际上就是不会!是学习上的“盲点”,在学习上有多少这样关键的漏洞往往会被“粗心”这个词给掩盖了。在经历了上述的这种情况后,孩子们的反应更多的是无所谓,过去就过去了!也就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把“无知”当“粗心”,想想有多可怕! 虚荣心就好像是枷锁,束缚着个人的行动,也像鞭子,鞭打着每个人向着自己不愿意的方向发展,它改变着一个人单纯的心志,使人们认不清自己,忘记了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年轻的小朋友们,何不放开你紧握的手,不再让那虚荣迷惑了你的心,而真正快乐单纯地活着。也许你会说单纯的人在现今纷繁复杂的社会里已经无法生存,那么我想问你相信真理的存在吗?童话里的孩子永远是纯真和诚实的化身,就像皇帝的新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