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多角度立意(用)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194329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作文多角度立意(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材料作文多角度立意(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材料作文多角度立意(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材料作文多角度立意(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材料作文多角度立意(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作文多角度立意(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作文多角度立意(用)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条条大道通罗马,材料作文的多角度立意,古时候有个国王,为了庆祝七十大寿,邀来了不少画师为他画像。这个国王相貌丑陋,瞎了一只眼,瘸了一条腿。第一位画师,将国王画得身高体壮,双目炯炯有神。国王看了愤怒的说:“什么,这画的是我吗?推出去,斩了!”第二个画师战战兢兢的替国王画像,如实地把他的容貌画了下来,国王看了,十分气愤,当即就把他杀掉了。第三个画师认真地将国王看了几眼,思索了一番,很快就画好了一幅。国王看了,连声叫好,并奖赏了画师。画师是怎么画的呢? 原来第三个画师画了一幅国王打猎图,国王一条腿跪着,一条腿弯着;闭着一只眼睛,另一只却炯炯有神,皑皑白雪映衬国王黑色的脸,庄严而威风。,给国王画像,材

2、料作文可以从哪些角度立意?,1、全面理解下面材料,从多个角度给材料立意,要求至少立意两个。 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呀?” 猫头鹰说:“我预备搬到东边去。” 斑鸠问:“为什么呢?” 猫头鹰说:“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因此我想搬到东边去。” 斑鸠说:“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了。要是不能改变叫声,即使搬到东边去,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你。” 立意1: 立意2:,角度一:从多个对象立意 (抓几个主要对象 抓事件的前因后果),对象1斑鸠 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了(果)要是不能改变叫声,即使搬到东边去,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你 立意:1、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2、治标不如治本 3、赢得社会赞同在

3、于完善自我 对象2猫头鹰 我预备搬到东边去(果)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因此我想搬到东边去(因) 立意:1、逃避解决不了问题 2、换个环境又何妨? ,角度二:逆向思维 (从相反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质疑 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猫头鹰鸣叫是本性使然,也是猫头鹰区别于其他鸟类的本质属性,如果猫头鹰不在半夜凄厉地叫,那么它还是猫头鹰吗?既然猫头鹰鸣叫不是它的过错, 仅仅因为“群体都不喜欢”,就一定要让猫头鹰改变他们的本性而一味迁就吗? 逆向思维立意示例:世界因个性不同而丰富多彩;换个环境又何妨?,材料示例2,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

4、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立意分析: 1、顺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 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

5、,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伸。 “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 办企业、做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情况,也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那么就要求我们考虑动机与效益,又要扬长避短,才能生财有道。,材料示例3:阅读下面的文字,从不同的角度提炼中心论点。,一只老鹰从鹫峰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

6、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1、材料的主题是什么? 通过乌鸦自不量力地模仿老鹰抓小羊的故事和牧羊人及其孩子的评论,说明:人要量力而行,不过也要有敢于尝试的精神。 2、材料可分几个部分? 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故事,第二部分是评论。 3、材料中有几个角色(或几个方面)?他们的行为或言论(或这几个方面)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意义和价值取向?,可以从以下不同的角度提炼观点: 从老鹰的角度看:熟练地成

7、功地抓住了小羊。 有力量有技巧就能成功。 从乌鸦的角度看:自不量力或未学到别人本领的实质必然失败。(老鹰是“俯冲”,乌鸦是“哇哇地从树上猛冲”)。 从牧羊人的角度看:认为乌鸦自不量力很可笑。忘乎所以、自不量力是非常可笑的。 从孩子的角度看:尽管乌鸦自不量力,但还有敢于尝试的可爱一面。 从比较老鹰与乌鸦的角度看:有力量有技巧就能成功,反之必然失败;东施效颦是不能成功的。 从比较牧羊人和孩子的角度看:看问题还是全面一点好。,多角度材料作文注意,一、必须读懂并全面理解材料。 既然材料作文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那么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变为审材料。一般来说,材

8、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是什么,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全面理解材料,材料中主要的人和物 材料中的主要事件 (起因、经过、结果) 材料中蕴含的话题 材料的思想、感情倾向,一根纤细的火柴被主人划着了,火苗欢舞着,异常兴奋。远处的风,一口气吹灭了燃烧的火苗。熄灭的火柴被主人扔在地下,火柴抬头对着风说:“风婆婆,你怎么吹灭了我呀?”风回答说:“孩子,我是爱你的,我是不忍心看着你短暂的生命那么快就完结了啊。”火柴听后,望着风,叹息不已。,材料示例4,全面理解材料,材料中主要的人和物 材料中的主要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材料中蕴含的话题 材料的

9、思想、情感倾向,火柴 、风,经过:风解释吹灭火苗的原因是爱护火柴,不忍心看着火柴短暂的生命那么快就完结。,关于生命的价值;,关于真正的爱,对火柴;,对风,起因:火柴被划着了很兴奋,风却吹灭了它的火苗。,结果:火柴只能叹息不已 。,重点:抓住关键的词句,从以下立意中找出切合题意的立意,歌颂风婆婆对火柴短暂生命的爱护; 批评风婆婆对火柴的爱是溺爱,是不理智的爱; 批评风婆婆不懂火柴生命存在的价值; 歌颂火柴要在短暂的生命中把自己生命化为光与热奉献于人类的献身精神; 批评火柴不爱惜自己的生命; 批评火柴欢舞跳跃、异常兴奋的骄傲情绪,赞扬风婆婆制止火柴骄傲情绪的正确作法; 爱他,就让他燃烧。,切合题意

10、,切合题意,切合题意,切合题意,2、最佳立意 “三求三看”原则,求准:全面把握材料,不能脱离材料,不能断章取义,要抓事件的前因后果。 (第一个画师失准了) 求明:立意明确,不要太宽泛,面面俱到。 (第二个画师画得太全面,太泛了) 求新:新颖,不落俗套,有独特见解,富有时代气息,能辩证看问题。 (第三个画师画得不失准确,又能明确突出国王优点,得益于其能突破常规思维),“三看” :看实际情况,看自身感受,看材料储备。 选择立意时须看个人实际,作者对某个观点确有较深的感受,又有充实的论据进行论证。 不论从哪个角度写,都要扣住原材料的主题或部分主题。 如示例2从老鹰的角度写,就必须涉及到主角乌鸦,用乌

11、鸦进行反证,证明自不量力是要失败的。,课堂拓展,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查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从不同的角度提炼中心论点 。,1、由果析因 (有几个“因”,就有几个立意角度 ) (1)幼龟 “侦查兵”:失职责任;个

12、人与群体 (2)幼龟群:盲从拒绝盲从;不轻信经验 (3)游客:好心办错事,善心帮倒忙 (4)老鹰:审时度势;坚持不懈 2、人或物的角度 (材料中涉及几个“人”或“物”,就至少有多少立意角度),3、肯定(或正面)和否定(或反面)的角度 (1)幼龟 “侦查兵”: 肯定冲锋在前真勇敢 否定忘记使命太遗憾 (2)幼龟群: 否定不要盲从 肯定大海(梦想)的召唤 (3)游客: 肯定不知者不怪,施救者善良之心可赞 否定帮助人要了解其实际需求,不能想当然。 (4)老鹰: 审时度势;坚持不懈;塞翁失马,焉知非福,4、类比联想,联系现实 (1)游客对幼龟的爱护爱的方式(父母对子女的爱) 小鹰刚长出翅膀,老鹰便将它

13、赶出巢 病梅馆记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强行改变梅的生长方式,导致“江浙之梅皆病”。 (2)老鹰(危险、困难) 幼龟 (追求者) 沙滩(路径)大海 (理想) 游客(假象、诱惑) 在追梦的过程中,要不被一时的假象迷惑,预防危险,克服困难,才能最终抵达理想之岸。,作文训练,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安泰是众所公认的无敌英雄,地神盖娅是她的母亲。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 从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

14、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1从安泰角度分析,无敌英雄安泰失败是因为离开了大地母亲,忘掉并因此失去了自己力量的来源。据此,可以提炼出这样的论点:个人只有紧紧依靠集体,才能有所作为;只有紧密依靠群众,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时刻不忘祖国母亲的栽培。运用反向求异分析,进行假设推理,假如安泰知道自己离开大地母亲便失去力量,他就不会被对手骗至空中决斗,由此可以提炼出这样的论点:要有自知者明,只有能自知,才能无往而不胜;要扬长避短;要不断完善自己。,2从母亲的角度分析,可以提炼出:适当给予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让“安泰”们早些独立;看起来是爱,其实是害。 3从赫拉克勒斯角度分析,可以提炼出:知已知彼,百战不殆;11出奇才能制胜;12要讲究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