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 创新教案设计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46184799 上传时间:2020-09-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8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原 创新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草原 创新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草原 创新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草原 创新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草原 创新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草原 创新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 创新教案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设计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毯、陈”等 9 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绿毯、 渲染、勾勒、拘束、羞涩、摔跤”等词语。 2.自读感悟,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4.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5.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正

2、确读写 9 个生字,理解“绿毯、渲染、勾勒”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3.品味课文美景,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 课件:歌曲天堂、老舍先生简介、词语解释、草原风景图片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课件 2】教师播放腾格尔的歌曲天堂,请同学们欣赏。 2.播放完毕后谈话导入:这首歌唱出了什么地方的美丽景色?对,是草原。你们一定知道咱 们今天要上哪一课了。(板书课题:草原)学生齐读课题“草原”。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 自己课前了解到的关于草原的资料,谈谈自己对草原的感知。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走进那

3、辽阔的大草原。 2. 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 3】 “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 年 2 月 3 日1966 年 8 月 24 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 族正红旗人,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中华 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曾经产生过较 大的国际影响。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四十多年前,老舍先生到内蒙古草原参观访问,记录了当时在草原上的所见所感。今天, 我们就紧随老舍先生的脚步,走进“草原”,感受大草原无与伦比的美丽风光和淳朴热情的民 族风情。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4、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 4、5】 “(1)翠色欲流:欲流,快要流出来。形容绿色浓润得像要流淌下来似的。 (2)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染画面,使它分出层次,以加强艺术效 果。比喻夸大地形容。 (3)洒脱:(言谈、举止、风格)自然,无拘无束。 (4)迂回:回旋,环绕。 (5)一碧千里:千里,形容宽广。形容十分广阔的一片绿色。 (6)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

5、。 (7)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省。 (8)羞涩:有点难为情的样子。 (9)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10)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草原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 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pxuewangcOm (板书:初见草原-迎客-待客-话别) 四、细读课文,品味美景四、细读课文,品味美景 1.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

6、们仔细阅读文章第一自然段, 想想草原的 景色到底美在哪里,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画出有关句子,并想一想这些语句带给你 怎样的感受。 2.学生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 3.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4.教师根据交流结果归纳:(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 些景物按照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的。后写产生的感想。)作者又是怎样抓 住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 教师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 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把

7、什么比作什么?体会 比喻的生动形象。)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这句话写的是草原的美丽风光给作者留下的深深感慨,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草原的感叹 和赞美。)(板书:风光美) 五、图片展示,欣赏美景五、图片展示,欣赏美景 【出示课件 6】多媒体出示“草原风景图片”,用草原歌曲请到草原来或我和草原有个 约定辽阔的草原等配乐,学生用感官来感受草原的美景。 六、课堂总结,布置背诵六、课堂总结,布置背诵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老舍先生一道欣赏了草原上的美丽风景,我想大多 数同学可能都有一种冲动,就是想马上到大草原去看一看,去呼吸

8、清新的空气,去仰望蔚蓝 的天空。让我们把这一切记在脑海中吧。 2.请同学们课下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探究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增强热爱草原和草原人民的感情。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谈话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领略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 这节课, 我们将继续跟随老舍先生走进蒙古族人民的蒙古包,去感受一下蒙古族人民的热情与友好。 二、二、“初入草原初入草原”,感受,感受“洒脱洒脱”

9、【出示课件 8】“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 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 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重点理解“洒脱”: (1)“洒脱”这个词结合上下文来看可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 (2)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3)教师描述,学生感受:“洒脱”就是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却有 一路翠色欲流,尽收眼底,却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

10、呀! (4)指导朗读,表现“洒脱”:看谁能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大家来比一比,赛一赛。 三、深读感悟,体会热情三、深读感悟,体会热情 1.导入: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 忘。让我们跟老舍先生一道,走近蒙古包,去会会蒙古族同胞。 2.自由读课文 2-5 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 情好客) 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纠正。 4.请同学们试试看,在这些词语的前面加上一些用“情”字组成的词,是不是会让人更深切地 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板书:人情美) 【出示课件 9】 迎接、

11、相见、款待、联欢、话别 (1)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读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把这些词语加在哪个 词的前面最合适。 (2) 学生自由发言填词, 教师点拨指导。 在课件上完成填空, 依次填上: 热情 激情 盛情 尽 情 深情 (3)交流小结: 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板书:热情迎接盛情款待深情话别) 5.我们按照老舍先生访问草原的顺序,来一步一步地感受草原人的深情? (1)热情迎接: 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来得真快,表现了草原人民迎接远方的客人的急切心情。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不仅是因为穿着各色的衣

12、服,更 重要的还是比喻一种热情。 “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想象当时车和马相遇的情景,如果你在场,会有什么 感受? 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民的热情?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激情相见: 你能否想象当时的相见是怎样的情形学生即兴表演, 教师随机采访: 刚才你们说了些 什么?你听得懂蒙古族语吗?如果你听不懂,你认为他们在说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激动、兴奋之情。 (3)盛情款待: 主人们拿出些什么款待远方的来客? 除了吃的、喝的,还不忘以歌助兴,宾主无拘无束,其乐融融。 有感情地朗读。 (4)尽情联欢:(XeaNGcom) 联欢的项目有什么呢? 说明: 这些都是

13、蒙古人最喜爱的传统项目, 是能骑善射、 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力与美的展示。 (5)深情话别: 出示课件:【出示课件 10】“背景为夕阳西下的草原,难舍难分的离别音乐(蒙语演唱的 蒙古人)”响起。 教师导引:夕阳西下,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就要分别了。耳 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 味无穷;脑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强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历历在目。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 地握着,握住不散那可真是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 成语)。 这正是【出示课件 11】“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太阳已经偏西,谁也

14、不肯走。这句话表达了怎么的感情?(这句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 人民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让我们带着依依惜别之情集体朗读这句话。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文具体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 景。 草原的风光美和蒙古族人民迎客待客的人情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草原上的美丽 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 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 民族团结互助是大家共同的 心愿。同学们,让我们为中华民族团结大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2.作业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教学反

15、思: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借助媒体,进入美的意境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化理性为感性,化静止抽象为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特殊功能, 可一下子把“草原风情”草原上的精华景点场面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 感受草原的美。使学生很快陶醉在大自然的景色美和音乐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关注学生独特的感悟与体会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坚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开放性阅读理解,而不是想着怎 样将学生的认识以及对文本的理解统一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之中。 比如在草原人民迎接远客部 分,我问学生:为什么把前来迎接的草原人民比作彩虹

16、,学生的回答就多种多样,只要是合 理的我都予以了肯定,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踊跃发言。接下来的问题是:蒙古族人民见到 原来的客人,为什么不下马交谈,而是立刻拨转马头?学生们同样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 我与学生共同评价, 教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想象, 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 维,学生想象的内容丰富了,语言表达也更切合内心实际了。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 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好。 老师在二至五段的学习中放手不够,使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质疑、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 2.面对学生出色的表现,我不能及时地找出更为合适的评价用语,有时候,明明知道学 生表现很好,但却急于找不到合适的话语进行评价。那些用惯了的“你真棒”“好极了”等,在 我看来一遍足以,如果反复使用则会变的枯燥无味,失去了表扬的意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从指导者的角度出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认真学习 课堂评价语言,争取恰如其分,及时到位地评价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