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大数据建设工作经验做法

上传人:doc****iu 文档编号:146173895 上传时间:2020-09-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构编制大数据建设工作经验做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构编制大数据建设工作经验做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构编制大数据建设工作经验做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构编制大数据建设工作经验做法一是夯实数据建设基础,提升机构编制“支撑力”。加强线上和线下机构编制数据库建设,线上,实现新版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顺利运行,克服系统测试不顺畅、业务人员操作不熟、数据校验问题多等难题,完成X个机关事业单位和X多名人员的数据迁移,完成机构编制数据系统升级。线下,建立完善县级机构编制台账,将全县机构、编制、人员、设立依据等数据纳入台账管理,实时动态维护,保证机构编制数据准确性,方便业务人员随时调用。二是强化动态数据运用,提升机构编制“承载力”。利用X市履职考评系统,通过日志化的工作记录,量化机构编制资源与工作任务,动态分析机构编制资源,挖掘潜在能力。针对中小学存量

2、大班额和新生扩容需求教师问题,县委编办联合县财政局、县教体局组成调研组,逐个学校调研,分析填报率、审阅率,职责分工和工作量的变化,将数据分析转化为统筹人员编制的依据,成功为县直学校挖掘潜教师X人,提高编制资源的承载能力,有效缓解县级教师缺口和财政压力。三是多方数据推进融合,提升机构编制“协同力”。推进编办业务的数据化、网络化和融合化建设,加快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网络化建设,将X项网络化的业务范围清单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相结合,增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直观性和针对性,实现对事业单位监管全覆盖。加快机关职能运行监管数据化建设,将X项数据化的职责任务清单与履职考评相结合,为探索部门单位监管提供可行性方案,实现对行政机构监管全覆盖。加快融合化建设,将基础数据运用、履职考评监管、事业单位考核、事业单位监管、权责清单建设、规范“属地管理”等数据有机融合,建立编办业务融合协同机制,为巩固机构改革成果、事业单位改革、基层赋权增能减负、优化体制机制等编制重点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和解决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