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苏州园林》(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鄂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6172997 上传时间:2020-09-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苏州园林》(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鄂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苏州园林》(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鄂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苏州园林》(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鄂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苏州园林》(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鄂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苏州园林》(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鄂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苏州园林》(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鄂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园林课 题苏州园林课 时第二课时教 师学生姓名学习时间班 级备课组学案设计九年级学习目标 1明确说明方法,把握说明文对象及其特征。2、通过分析词句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及作用3、品味语言,体会景物描写在说明文中的作用,进一步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考点训练词句理解、文意把握知识链说明方法:1)举例子:先介绍一种现象或说明一种道理,然后用具体例子作例证。增加文章可信度。2)作比较:通过与同类及相关的事物作比较,显示彼此异同。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3)打比方:凭借事物间的相似点,把此物比作彼物,从而突出此事物。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4)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通过数字获得对说明对

2、象的准确了解,体现语言的准确性。5)引用:引用文献资料、名人言论、古今诗词、农谚俗语来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6)下定义: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揭示事物的特有属性。便于使读者对说明对象获得清晰的概念。7)作诠释:用概括的语言对事物的某一方面作解释。不是精确的科学定义,有助于说明事物的特征。8)分类别:把说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小类,然后逐类加以介绍。便于将复杂事物说得眉目清楚。9)列图表:是文字说明的一种辅助方法。使说明对象简明清晰。10)摹状貌:如同描写一样的表示说明对象的外部特征。使说明对象形象,明晰。课前导学 一、判断下列语句使用的说明方法.(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

3、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决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2)游览 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3)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4)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 (5)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二、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回答括号里的问题。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是什么意思?)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4、) 3、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吗?) 三、作者在平实具体说明中适当穿插景物描写,引领我们踏进苏州园林如诗如画般的美妙境界,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请你找出相关一句品读,说说它描写了什么?体现了什么特征?表达了什么情感?景物描写句: 品读: (方法归纳: )四、上节课当堂练习的问题讲评(请用红笔修改)我对自己的课前学习情况评价为:(请打“”)优秀、 良好、 一般课 中 导 学(自 主 合 作 )一、从文中(29)段任选一自然段分析;此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体现了说明对象什么特征?

5、 二、【品读语句】(1)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能否去掉?并说明理由。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2)试分析下列句子加点词的作用。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3)试品析下列句子。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当堂独立作业【每日古诗积累】(

6、1) ,重来淮水, 。镜里朱颜都变尽, 。(2) ,因人常热。 ?英雄末路当折磨。城市绿墙宋淑运 中国与外国最大的不同就是围墙。迈出国门,浏览包括某些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城市,哪里都看不到像中国一样的围墙。在国外,一些城市所谓的“围墙”更多的是生机盎然的“绿色围墙”。所谓“绿色围墙”,就是利用植物代替砖、石或钢筋水泥“砌墙”。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城市绿色围墙建筑,首推巴西的“植物墙”。在巴西,绿色围墙是用空心砖砌成的,砖上附有树胶和肥料,再种上草籽,小草便从里面长出来,绿满墙面。这种植物墙,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可以减少噪声和空气污染。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人均绿地近百平方米,雄踞世界第一。巴

7、西利亚是1960年才建立起来的新首都,几乎毫无历史价值可言,1987年却被联合国定为“人类文化遗产”,这除了构思奇巧的三权广场、布局新颖的城市风格外,还因为该城突出绿化,人与环境和谐共存,成了现代化新城的典范。澳大利亚1927年建都堪培拉时,明确规定公私建筑都不许构筑非植物墙。今日堪培拉除了总理府保留一道围墙外,整座城市不见第二道围墙。机关团体为了掩蔽办公场所,便以参天的合欢树、桉树等筑起一道道绿色围墙。各国使馆都引进本国特有花木,精心编织绿色篱墙,让路人感觉如在游览各国植物园。走进新加坡,只见树木葱茏、芳草如茵,根本找不到围墙样的建筑。这个641平方千米的袖珍国家,300万国民就生活在大大小

8、小的花园中。新加坡法律规定,有花园的住宅不允许筑围墙,让花木供路人欣赏,可予减缴房地产税;住宅楼须距马路15米以上,绿地应占65%,建筑面积占35%。为此,新加坡人只建绿篱不建围墙,从1971年开始大种其树,大铺草坪,连天桥、候车棚、电线杆都攀上藤蔓,使城市环抱在绿色之中。非洲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因人口爆满,1979年决定迁都到内陆的阿布贾,迁都伊始,政府就颁布取缔围墙令。今日的阿布贾砖石围墙绝迹,绿树成阴,视野开阔,到处是万紫千红的花草、树墙、藤萝墙。中国筑围墙已有几千年历史,中国围墙更在于它安全、分界的功能。今天,面对开放的世界,我们只有冲破围墙重地,以绿墙代替砖墙,才能与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的

9、主流趋势相符合。(节选自环球城市风行绿墙,有删改)1. 从全文看,对绿色围城的主要功能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经济与实用 B.美化与环保 C.奇巧与和谐 D.安全与分界2.下列对绿色围墙的有关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巴西的绿色围墙是用空心砖砌好后,再种上树和菜籽,从而绿化墙面。B.堪培拉的围墙全部是用参天的合欢树。桉树等筑起的一道道绿色围墙。C.新加坡树木葱茏,芳草如茵,根本找不到围墙样的建筑。D.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1979年迁都是颁布了取缔围墙令,所以至今围墙绝迹。3.结合全文内容,下面对于城市绿化建设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政府对城市绿化建设不要进行干预,让植物自由的生长B. 只有让普通大众都具有了城市绿化的意识。才可能真正实现城市的绿化。C.只有从环保的角度思考城市建设,才能真正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D.建筑城市绿墙是世界城市建设的主流趋势。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