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随堂练习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615793 上传时间:2017-11-01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随堂练习2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随堂练习2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随堂练习2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随堂练习2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随堂练习2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随堂练习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随堂练习2(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A) 。A、实现其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的转变2. 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大都在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竞争能力,因为(BB、他们有比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正确的思维方式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D ) 。D、一种具有科学形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 大师是指( D ) 。D、有新思想的人 5. 我们研究哲学的性质,目的是(A ) 。A、使人们认识到学习哲学在人生中的意义6. 智慧是( A ) 。A、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度统一7. 世界观是( B ) 。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8. 方法论是(D ) 。D、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9. 反思是( B ) 。B

2、、人们通过对自身实践和认识的结果进行反复思考,形成更深刻思想的过程。10.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D )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1. 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C )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C ) 。C、 世界是物质的13. 火是万物本原的观点是属于( C ) 。C、 自发的或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14. “世界的唯一本原是物质”是( B ) 。B、唯物主义一元论的观点15. 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是(D ) 。2D、可知论的观点 16.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C ) 。C、世界本原问题17. 国语 郑语写道:“

3、先主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这是(B )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18. 哲学上的本体论是指(D ) 。D、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理论 19. 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A) 。A、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20. 当今世界上四大思想家的共同点是:( A ) 。A、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21. 包含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著作是(D ) 。D、 共产党宣言 22. “虽然不再时髦,但我仍看重马克思” ,表示这种态度的是(A ) 。A、吉登斯23. 英美中学联盟列出了 20 本必读书,其中一本就是( A ) 。A、 共产党宣言24. 二十世纪初以来流

4、行美国的、以杜威、詹姆士为代表的一个哲学流派是(B ) 。B、实用主义2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可表述为:( B ) 。B、传播? 运用 ?发展26.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是:( D ) 。D、实践 27.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C ) 。C、对立统一28.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即:( B ) 。B、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29. 邓小平哲学思想的核心是:( C )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30. 邓小平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或思想基础是:(D ) 。D、实事求是 31. 社会主义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A ) 。A、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32. 中国

5、共产党一切活动的最高价值取向和价值评价标准是:( D ) 。D、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3.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 ) 。3A、发展34.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B ) 。B、以人为本35. 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是( C ) 。C、朴素唯物主义36. 把物质等同于原子的观点是(B )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37. 对哲学的物质范畴作了明确规定和深刻阐述的是( C) 。C、列宁38. 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 D ) 。D、客观实在性 39.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或本质是( B ) 。B、物质40.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 ) 。C、可知性41. 物质

6、的根本属性是( A ) 。A、运动42.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D )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43. 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 B ) 。44.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观点是( C )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45. 承认相对静止是( A )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46. 静止是指( B ) 。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447.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其含义是( D ) 。D、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 48. 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在于( A ) 。A、无论何时何地运动无条件存在49.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说的是( B )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50. 形而上学

7、认为静止( B ) 。B、存在运动之中51. 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D ) 。D、形而上学 52.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是(A ) 。A、相对主义和诡辩论5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 A) 。A、运动着的物质的唯一属性54. 主张时间和空间可以脱离物质运动而存在的观点是(A ) 。A、唯心主义55. 认为时间是同物质运动无关的绝对均匀流逝的持续性,空间是和物质运动相脱离的绝对空虚的框框这种观点是( B ) 。56. 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分歧表现在( D ) 。D、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57.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 C ) 。C、它的物

8、质性58. 物质世界是( C ) 。C、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辨证统一59. 世界的物质性是指(A ) 。A、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60. 意识是(A ) 。A、人类独有的特殊现象561. 反应特性是( A) 。A、一切物质都具有的62. 物质从其自身的发展中,产生出意识,是( B ) 。B、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63. 感觉是( B) 。B、高级动物和人所共有的64. 意识产生的历史过程,大体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是( D ) 。D、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动物的刺激反应性;从刺激反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 65. 在意识起源问题上,正确的观点是( B ) 。B、意识是自然

9、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产物66. 意识的本质是( D) 。D、人脑的机能,人脑对物质的反映 67. 科学证明人脑是( C) 。C、意识的加工厂68. 认为正确或错误的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这是(D ) 。D、唯物论的观点 69. 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C )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70. “实事求是”中的“是”指的是(A ) 。A、客观规律性71. “实事求是”中的“实事”指的是( B ) 。B、客观事物72. “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是(A ) 。A、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73.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 A) 。A、实事求是74. “反物质

10、”的发现,证明列宁的物质定义( B ) 。6B、是正确的75.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 )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76. 一切以条件为转移,这是( C ) 。C、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77.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A ) 。A、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的78. 发展的实质是( C )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79.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分歧的焦点是( C ) 。C、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在的矛盾性80.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 ) 。A、对立统一规律81. 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联系是指( D ) 。D、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11、之中 82. 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C ) 。C、形而上学的片面观点83. 事物的质是指( C ) 。C、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定性84. 新生事物是指( A ) 。A、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前进方向的东西85. “任何一个事物都和物质世界的其他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这是( B ) 。B、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86.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B) 。B、事物的内在矛盾性787. 主要矛盾是指( C ) 。C、起主导、决定作用的矛盾88. 矛盾范畴所包含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B ) 。B、同一性和斗争性89. 矛盾是反映( ) 。C、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同

12、一及其关系的基本哲学范畴90.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 D ) 。D、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91.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A ) 。A、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92.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B)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93. 抓中心环节带动其他,用抓重点推动全盘的工作方法是根据(C )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原理94. 有人认为矛盾不过是个命题或判断,它只存在于不正确的思维中,这种观点的实质是否认了矛盾的( B ) 。B、客观性95.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 C) 。C、每一事物内部所包含的矛盾及其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96. 马克思主

13、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哲学基础是(C ) 。C、矛盾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的原理97. “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句话体现了(A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98. 分析形势的好与坏的方法论根据是(C )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899. 事物的量是指(C ) 。C、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100. 事物的度是指( C ) 。C、 事物保持其质的数量界限101. 量变是指( D) 。D、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102. 质变是指( C ) 。C、事物由一种质向另一

14、种质的根本转变103.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B ) 。B、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104. 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C ) 。C、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 “度”的范围105. 质量互变规律( D ) 。D、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 106.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分为自由竞争和垄断两个阶段,符合质量互变规律的(C ) 。C、总的量变过程中阶段性的部分质变原理107. 党的“ 让一部分地区、企业和个人靠勤劳守法先富起来”的政策,符合质量互变规律的( B ) 。B、总的量变过程中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原理108. 质变和量变及其相互转化是( C ) 。C、客观的、普遍的109. 事物的肯定方面是指(

15、 C) 。C、事物内部决定事物当前性质、保持事物存在的方面9110. 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 B ) 。B、事物内部同事物当前性质相反、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111. 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是指在事物发展中(B ) 。B、 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112.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B ) 。B、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113. 肯定与否定的关系是( D ) 。D、 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 114. 下列现象符合辩证否定的是(C ) 。C、 花朵开放时花蕾消失115. 对传统文化的虚无主义态度属于( D) 。D、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116. 唯物辩证法(A ) 。A、回答了世界“ 怎么样”的问题117. 我国汉朝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这是( D ) 。D、形而上学观点 118. 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B )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19. 同质的事物也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的依据是事物的( C) 。C、量120. 对唯心主义哲学的正确态度应该是(B ) 。B、具体分析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21. 整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是孤立地存在的,这是(A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122. 规律是(A ) 。A、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